中山地区中药昆布使用状况调查与含量测定
2011-09-19曾惠芬
曾惠芬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广东 中山528415)
昆布是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均载入2010版《中国药典》。昆布首载于《名医别录》,异名海带、纶布、海昆布、裙带菜等,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等功效。在广东,昆布被称为“黑昆布”,海带则不作配方用,仅作为日常食用。广东习用的昆布为石莼科植物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或石莼(Ulva lactuca L.)的干燥叶状体,前者称为“绿昆布”,后者称为“青昆布”,或统称“广昆布”,闽浙一带和广西习称“海白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从中山地区医药公司、二甲以上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等取中药昆布样品共10个,样品取样具体来源见表1。
1.2 实验方法
1.2.1 性状鉴别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昆布[性状]、[鉴别]项下鉴别。由广东药学院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教研室刘基柱教授鉴别。
1.2.2 含量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昆布[含量测定]项下测定。由中山市中智制药有限公司检验部测定。
2 结果
除去供应商及批号相同样品,经鉴别1号、2号、3号、4号、6号样品均为石莼科植物石莼,5号样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样品图片见图1。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昆布“含量测定”项下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碘不得少于0.20%,检验结果1号、2号、3号、4号、6号样品未检出,不符合规定,5号样品含碘量0.20%,符合规定。
表1 样品来源
3 讨论
广东长期习惯使用的同名异物的中药混乱品种约有百种之多,其道地药材素有“南药”之称,有些道地药材已收入《中国药典》2010版,有些与其他地区使用的药材同名异物,《药典》则以不同名称分别收载,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广东仍有不少长期习惯使用的地方品种,一些常用地方品种因《药典》未收载而无法规范。在广东,石莼科植物孔石莼或石莼长期作为昆布的代用品使用,本文取样结果显示符合广东地区昆布的使用现状,中山地区医药公司、二甲以上医疗机构、区域性连锁药店均使用石莼作为昆布的代用品,仅一家全国性连锁药店使用正品昆布。
朱立俏[1]、曾祥丽[2]、孔立靖[3]等曾分别对昆布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昆布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如碘,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作为昆布的代用品,1号、2号、3号、4号、6号样品均未检出碘,5号样品是唯一正品 昆布,含碘量0.20%,符合规定。药典记载昆布性味咸,寒,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4]的治疗。《中国海洋药物辞典》和《中国药用海洋生物》等现代专著记述石莼味咸性寒,有降低胆固醇和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降压的功效。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用石莼与其他药用植物配伍治疗中暑、颈淋巴结肿、甲状腺肿、疮疥、急慢性胃肠炎、高血压、水肿和小便不利、喉炎及咳嗽等。正品昆布和代用品广昆布的科属来源不同,性味功效也不完全相同,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比较研究。
图1 1-6号干湿样品
[1]朱立俏,何伟,袁万瑞.昆布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6,8(3):9-12.
[2]曾祥丽,丁安伟.昆布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07,6(4):63-66.
[3]孙立靖,王彦,台杰,等.昆布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业,2009,18(2):59-60.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