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

2011-09-18程克群

关键词:企业化产权费用

程克群,陆 彦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061)

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

程克群,陆 彦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061)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指用企业的经营思想或理念去经营农业,其经营的过程主要涉及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他们之间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收益分配问题和经营成本、收益问题,是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核心问题。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视角,通过对产权制度与交易费用、规模经济理论等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建立激励政府人员参与经营的机制、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市场意识以及着力培养农村能人等解决的对策。

农业企业化经营;产权制度;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对策

一、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内涵

1.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企业化经营

最先提出近似于农业企业化经营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戴维斯和其助手戈尔德伯格。1957年,他们在“Policy Implication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和“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中首次提到“Agricultural Integration”的概念[1]。农业企业化就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运用现代企业理念和运行机制,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2]。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效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使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化相结合,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举措,是中国农业最根本性的制度创新。

2.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参与者角色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过程主要涉及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3]。由于掌握不同的资源,各参与者在企业化经营中担当不同的角色,见表1。

表1 农业企业化经营参与者的资源优势分析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它们拥有资本、人才、生产和加工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资源,“逐利”动机会使企业在合适的会计期间和地域范围内采取积极行动,以便对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进行重新整合,以期获得较高的利润,这样企业就理所当然地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担当起了领导者的角色[3]。

农民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主体,也是主要实现方。它们为企业化经营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资源。

政府是制度的制定者,起着整体协调作用,它能通过行政的手段决定或影响生产要素的使用[4]。

二、制度经济学分析

1.产权与产权制度

产权即财产权,是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财产,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支配权等权能。产权制度是指对基于财产关系的各项产权权能按一定方式进行组合、分割、调节等的制度安排。农业企业化经营首先要做的是产权的明确界定。明晰的产权意味着财产所有者对其财产的各个方面具有完全的控制权,从而为其经济行为提供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保证了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效率;模糊产权意味着所有者的控制权缺乏保证,不仅会造成交易对象生产的无效率,也会阻碍交易行为的发生,导致经营规模的缩小,使之无法通过交易行为提高经济效率[5]。

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对产权实施合法的、有效率的保护。具体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政治权利的分配。国家能够运用政治权力,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如利用税收手段既可以支付这种维权费用,又能保证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另一种是通过财产权利的分配。通过扩张或联合的方法更多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克服较高的维权费用,农业企业化经营选择的正是这种方式。

农业企业化经营产权制度是主要参与方凭借其所拥有的权能索取利润分配权的保障,也是对其进行有效激励、约束的机制。从形式上看,农业企业化经营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把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联结起来,其产权的核心问题是收益权的分配。企业作为主体,其产权保护依赖于契约,是明确且清晰的,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但政府和农民这两个参与者产权的特殊性,成为三方之间不能充分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因。

魏昂德(Walder,1995)认为,由于政府的改革措施,在基层政府层面,政府扮演着产权所有者的角色,对当地企业进行管理。实际上产权具有很大的清晰性。但政府却是个抽象概念,由于远离生产的实际过程,所以政府每项政策的制定、执行都是具体到实体上,即具体落实到参与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经营者,他们都平等地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激励约束机制才是最有效的。

然而,政府领导激励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虽然拥有农业企业的部分控制权,但其利益却不与农业企业的利润直接挂钩,这种不对称的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直接导致了政府行为的低效率。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变对政府领导的间接激励为直接激励:即从企业上缴给政府的财政中专门划出一块设置奖励基金,将政府人员的工资、津贴以至职位升迁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挂钩,这样既能对政府人员进行有效激励又避免或减少他们直接向企业索要钱物的事情发生。

农民的特殊性在于他们是参与者中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在利益分配中将处于劣势,享有的剩余索取权在事实上没有和拥有的产权对称。农民实得利益与其应有的剩余索取权不对称:一方面企业在利益博弈中会进一步侵占农民剩余索取权,另一方面会导致农民参与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受挫。因此,必须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高素质的农民群体是农民组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变“要我组织不会搞”为“我要组织信心高”,农民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才具有内在动力。2)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观念和维权意识。政府继续深入办好“村大工程”,加大“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工”培训等力度,只有变“要我学习不愿去”为“我要学习兴趣高”,使得农民掌握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并逐步具备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2.交易费用

罗纳德·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在一个经济体中,产权安排借以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交易[6],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农业企业化经营方式也不例外。张五常把交易成本定义为:“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其中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起草和实施合约的成本、界定和实施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改变制度安排的成本[7]。”根据合作的不同阶段,可把交易费用分为:搜寻和沟通成本、谈判签约成本、履约成本等。

企业“逐利”的特性决定了在搜寻交易对象时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生产前景广阔、投资环境良好、技术力量强大,在资源和能力上互补的单位或个人才是最佳的交易对象。如果寻找成功,双方进行接触,他们必须彼此通报在双方间出现的机会,需要发生成本,但实施农业企业信息化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管理环节,使企业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可以减少搜寻成本。如果交易双方各有几个交易伙伴可供选择,在交易条款确定以前还要发生一些决策成本。交易条款常常只能通过有关各方进行谈判才能达成,这种谈判活动也要产生成本。谈判签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阻碍了产权价格的形成,而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完善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因此这部分交易费用很难降低。即使交易达成之后,也还要发生监督对方以确保其义务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得以履行的成本以及实施协议的成本。

然而,片面地去减少交易费用也是需要成本的,这就涉及到效率的问题,见图1,其中“为节约交易费用所做的努力”有相当部分为企业实施信息化而发生的支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而交易费用则因管理费用的上升和信息不对称的加剧呈上升趋势。如果把采取措施前后的交易费用分别称为“交易费用m”和“交易费用n”,那么交易费用n一定会小于交易费用m。如果“为节约交易费用所做的努力”的成本小于交易费用m和交易费用n的差值,那么这种“努力”是有效率的,否则是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看出,依靠降低交易费用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当前是可行的,但从理论的角度看,交易费用降低的最大程度也只能是无限接近零,因而,依靠科技创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图1 生产成本、交易费用与生产规模

三、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规模经济理论分析

1.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成本

成本是为进行某项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中必要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1)成本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变化制约,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种植、养殖成本。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农产品的产量就高,生产成本就低;反之,农产品的产量低,生产成本就高。(2)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资金占用量大。在农产品的整个过程中,一般种植或养殖周期一般在1~2年或以上。由于常年性投入,使得农产品生产资金占用时间相对较长,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2.规模经济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经济能使企业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而使企业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规模经济。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分散经营和粗放经营状态,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科技利用率低下,有限的农业生产资源没有达到有效的利用。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当代企业规模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组织,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也同样体现出了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特点。利润决定行为,而成本是利润的核心因素。农业企业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必须遵循规模经济这一基本规律。在现实中,农业企业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生产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化、具体化,而分工使得生产者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最终也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具有企业化经营思想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也会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他们想要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在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可以看到擅长种植、养殖技术的农民一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擅长加工农产品的人员一般从事农产品加工活动;而擅长交易的人员则从事农产品的收购或销售活动等等。

(2)经营规模的扩大降低了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产品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指在一定限度内不随产品产量和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固定性质的各项成本。如农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农业机械、仓库,技术人员、业务员以及管理人员工资等。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额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如种子、化肥、农药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衡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单位农产品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由此可知,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即在一定的固定成本约束下,农产品生产规模(产量)的扩大可以降低农产品单位总成本。

在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能够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分担风险的途径很多:1)土地使用权入股。农民以土地形式加入股份,并获取一定的分红,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农民脱离土地,同时又不担心土地的耕种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种子和病虫害等问题。2)资金入股。农民可以利用农业生产所得进行投资,也可以将打工的收入或储蓄进行投资,企业可以吸收更多的投资资金,农民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投资报酬。3)设备入股。在我国农村,有许多农户拥有自己的小型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由于各家各户承包的土地面积有限,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设备投资重复、浪费以及闲置现象很是普遍。农民可以将自己的资产折合成一定数额的股份,凭其股份从企业化经营中获得分红。4)科技入股。允许农民以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投资入股,同时也可以吸收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投资入股。5)农业工人。契约将农民联结至企业,农民就转变为农业工人,他们通过劳动就会有工资收入来源。一方面使得农民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了有效利用,实现了劳动力转移,也使得农业科技有了推广的主体和动机需求,有利于农业吸引大量资金,从而形成规模化经营。

对农业企业化经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要对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与最终经营成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查明企业是否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生产经营成果,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验证这一现代经营模式的科学性、正确性和适时性,从而更好地推动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结 语

通过对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制度经济学研究发现,产权的界定问题是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决定了对交易费用的分析;成本和收益的核算问题,也是农业企业化经营成效的一个显著的标志。研究显示,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办法有:1)农户合作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政策扶持,可以在部分农业大省或工业强省进行试验,尝试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通过专门设置的奖励基金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配的机制,从而激励他们参与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农业企业化经营的进程[3]。2)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各种途径参与到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3)培养出一批农村的“能人”和“农民企业家”,由他们作为带头人,组织农民更广泛、有效地参与是提高农业企业化经营规模、层次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保障。

[1] Davis J H ,Goldberg R A.Policy implication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57(5):300-312.

[2] 孙艳丽,王德勇.农业企业化经营研究回顾与评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6-37.

[3] 程克群.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22.

[4] 罗纳德·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盛 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

[5] Co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6] 艾瑞克,菲吕博顿,鲁道夫.新制度经济学[M].孙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1998.

[7] 张五常.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M].易宪容,译.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Transaction Cost and Scale Economy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zation Management

CHENG Ke-qun,LU 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61,China)

The conception of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zation is applying the business idea or concept of operation to agriculture.And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zation i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operation cost and profit problems among the government,corporations and peasants.According to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property system,transaction cost and the theory about scale economy,this article,based o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roposes some solutions,including setting up systems to encourage government official to participate in management,upgrading peasants'cultural level and marketing consciousness and training able persons in the country.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zation;property system;transaction cost;scale economy;solutions

F306.6

A

1008-4339(2011)02-0125-04

2010-07-1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AHSK09-10D61);安徽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030503049);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科技课题基金资助项目(2007NF54).

程克群 (1969— ),男,副教授.

程克群,chengkequn@126.com.

猜你喜欢

企业化产权费用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