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文化软实力指向下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

2011-09-18

关键词:滨海新区滨海文化产业

王 琳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天津 300191)

提升文化软实力指向下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

王 琳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预测研究所,天津 300191)

中共中央要求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策源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滨海新区未来文化产业应当走比较优势、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应将体制机制创新、结构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等作为着力点,在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吸引多元资金、产业集群发展、吸引高端人才、保护知识产权、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突破发展瓶颈;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资源整合、国际接轨”的发展格局;构建“文化+创意+高科技+商业策划”的发展模式;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构建“京津文化产业带”,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在“十二五”时期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新兴文化产业策源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

天津滨海新区是环渤海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肩负着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转换、促进东中西互动、带动天津向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运动中,在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过程中,加快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是“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激烈竞争下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1.当代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态势与滨海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

滨海新区未来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处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背景下。2010—2011年初,世界各国仍将文化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际贸易的手段之一,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仍是文化产业出口大国。美国的芯片、大片、薯片战略使其经济获益匪浅,iphone4和ipad风靡全球,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仅《阿凡达》一片全球票房就超过36亿美元,美国出口中国的24部电影吸金达到了40.4 亿元人民币,占据中国电影票房的 39.7%;[1]在英国,创意设计和艺术表演业依旧快速发展,将以2012年的奥运会为发展的重大契机;“日风”“韩流”电视剧依然未停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脚步,而印度、新加坡、泰国的影视产业也联手冲进中国市场。一切表明,世界文化产业依旧飞速发展,且取得不菲的成就。在中国国内,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此作为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的国家创新战略之一。2010年,国务院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政策支持从政府到银行、再到民间,形成了强劲的体系,使金融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政策支撑。直至2011年初,中国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局面,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文化产业带逐渐成型,西南、西北、中部、东北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正在发力。2009—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突破万亿元大关,电影产量和票房双双创历史新高,突破了百亿元;[2]舞台演出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近六成,网络游戏销售收入增长30%,中国文化产业展现出“朝阳产业”的气象。在国际国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中央在《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要求“建设国家级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整合开发天津市乃至环渤海地区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示范区。”这一切都昭示着:“十二五”时期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处于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下,未来发展必须深入考虑如何定位“新兴文化产业的策源地”以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必须思考如何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

2.“城市即文化”理念下的国际城市文化创新运动对滨海的启示

非常值得深思的是近年来国际各区域发生的城市文化创新运动。在进入21世纪的头10年间,众多传统城市面临转型,他们逐步选择了以文化创新促进城市升级的战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若干模式,对滨海新区有极大的启发,即以创意产业为升级龙头的创新型城市、以保存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多元性的文艺复兴城市、以内容产业和科技产业引领发展的知识型文化城市、以艺术发展带动城市转型的休闲娱乐型城市,以英国的老牌工业城市伦敦和曼彻斯特、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充满浪漫色彩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以及回归祖国后的中国香港等城市为代表。与此同时,诞生了“文化即城市,城市即文化”的思潮与理念。[3]近年来,滨海新区的工业一直快速发展,总量较大,而现代服务业则总量较小,目前必须推动从单纯经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消费型城市转换,继而向文化创新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应当着力避免“二战”之后出现的城市弊病,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因而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滨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抓手?怎样运用“文化即城市,城市即文化”的先进理念自觉更新文化产业结构?采取何种途径创新等问题必须提上滨海议事日程。

3.国内文化产业的竞争格局与滨海文化产业的区域角色

20世纪末以来,国内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北京与上海均为国内发展的第一梯队。2010年,两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均超千亿,都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动力;从经济特区看,上海浦东和深圳的文化产业已获得长足发展。深圳不仅搭建了“中国国际(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平台,并申办了“国际设计之都”,其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已成为支柱产业;而上海浦东新区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地,浦东新区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8%[5],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落户外高桥,新华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落户陆家嘴金融区。现实表明,两特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雄厚。从地域上看,滨海东临东北亚圈的文化产业强国日本和韩国,西靠国际文化大都市北京,东北背靠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大连,南面早已成为国家级动漫示范园的杭州和实力雄厚的浦东。这都对具有后发优势的滨海新区形成了“包围”之势。因此,“十二五”时期摆在滨海新区文化产业面前的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确定区域发展角色、如何保持优势并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极核”。可以肯定,未来滨海文化产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二、“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未来五年内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遵循发挥比较优势思路,在抢抓机遇、调动市场、优化资源等综合积极因素作用下,走出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先发优势城市的错位发展之路。

1.对当代滨海新区文化产业总体水平、发展阶段的分析

21世纪初,以新媒体发展为推动力、新兴网络服务逐步兴起为标志,滨海文化产业总体规模逐步扩大,初步形成了软件服务、新闻出版、创意设计、动漫游戏、休闲旅游等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截至2010年底,滨海文化产业增速约为35%,文化企业达4 000余家,总资产近900亿元,增加值达22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为4.4%(数据来自于2009—2010年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调研与座谈纪要)。2010年,滨海文物产权交易所开业运营;国家级动漫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天津3D影视创意园落户滨海中新生态城,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落户滨海高新区;在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中,滨海高新区的神界漫画、猛犸科技两公司成功入选。但总体说来,滨海文化产业目前处于粗放型、初期到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政府引导发展”的模式。2010年,滨海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天津市滨海新区争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排头兵的实施方案》,围绕完善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体系,以务实高效创新为宗旨,积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和管理架构,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总指挥的“滨海新区争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排头兵指挥部”,陆续出台了《滨海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意见》、《新区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滨海新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与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并注资1亿元,成立了滨海新区先锋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新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和项目运作;并设立1 000万元专项资金对17个文化项目予以扶持;政府还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举办首届国际工业设计成果展览交易会,完成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了天津海泰数字版权交易服务中心、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为文化企业提供高端优质服务。

但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涌现出一些问题。如规模较小、结构老化、产业链不健康、产出效益小、拉动作用有限、区域辐射力较差、国际化程度欠缺、融资渠道不畅以及人才聚集程度不够等。在“十二五”时期,滨海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要解决:如何在错位发展中更加科学地进行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从而走出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2.对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走发挥优势、特色发展路径的思考

(1)发挥雄厚的经济基础优势。近年来,滨海新区经济在体制创新的同时飞速发展,2010年,滨海新区全年生产总值突破5 000亿元,超过了上海浦东,同比增长25%以上,工业总产值10 603.5亿元,同比增长33.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6.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3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4%;[6]2010年,滨海新区按照“一核双港、九区支撑”的空间发展战略,建立了“指挥部+管委会+平台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构架,形成了统一指挥、高效运转、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在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离岸金融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丰厚的社会财富为滨海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为文化科技研发、文化金融创新提供了基础,并为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对接以及自身的结构升级换代提供了空间。

(2)发挥优越的特殊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大经济带中心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东临亚洲太平洋经济圈,既内承丰厚文化底蕴之传统,又沐浴域外多元文化之风气,既体现原有城市的“大气”与“洋气”,又具有“推陈出新”的文化胸怀。优越的区位既可优先学习国际文化产业经验,还可聚拢和开发海内外文化资源,肩负输出和引进国内国外文化精品重任,并可深度推动滨海文化资源与国际对接,为进一步拓展国际文化贸易提供舞台。

(3)发挥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塘汉大、开保高”为核心的滨海地域聚集着近现代海防军事文化、近代工业文化、现代大工业文化以及海洋文化四大资源体系,拥有大沽口炮台遗址、小站练兵、大沽船坞遗址、版画刻字艺术等国家级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坐落着充满魅力的海河外滩公园与汉沽航母军事主题公园,以及规模宏大的国际邮轮母港,并正在建设着国家海洋馆、北方游艇俱乐部等高端文化娱乐项目,这为滨海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新数字技术、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文化交易、文化金融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发挥特殊政策资源优势。“先行先试”是中央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而赋予滨海新区的特殊政策,近几年,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第三极”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在经济体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土地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政策资源优势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环境,而且成就了滨海先进的大工业体系,以及优美的城市文化环境。这均为未来五年滨海新区科学布局文化产业,走跨越发展、规模发展之路提供了可能性。

三、“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必须实行发展模式创新。核心是更新产业发展模式、调整原有结构、突破旧有发展之瓶颈。

1.发展目标与战略创新的路径

(1)要发挥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以及国家大战略的开放性政策平台,积极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重点是滨海文化产业的结构创新和政策创新,在新兴产业选择上鼓励与国际前沿对接,产业结构调整上鼓励与可持续性强、保护文化生态的行业对接,政策创新上与体制机制创新、金融创新对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整合资源,双向互动”发展格局;促使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高质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走生态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同时鼓励跨地区跨行业合作,尤其重视借助北京优势,积极构建“京津新兴文化产业带”,加快培育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2)大力实施科技领先战略、产业集群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重点是发挥滨海新区强大的科技研发优势,衔接国际科技前沿,大力推行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3D化、3G化发展,使之成为科技领先的新兴文化产业策源地。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尤其在创意设计、软件服务、数字内容和动漫游戏、数字新媒体、文化金融服务等新兴行业上鼓励聚集发展,通过聚集效应完善生产链,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大力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滨海与国际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科技,吸引国际文化金融热钱和文化商务人才,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滨海新区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引领区域发展的目标。

(3)实施“三个统筹”战略。第一是搞好统筹规划,抓紧做好文化产业中长期规划,抓紧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文化精品项目和产业基地;第二要搞好统筹建设,按照大文化、大交通、大规划的思路,加快文化项目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第三是做好统筹管理,健全文化法规,出台积极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为新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在“十二五”时期,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要达到35%以上,2015年底要实现占地区生产总值7%的目标,成为滨海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结构优化、科技领先、富有活力、带动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体系,建成与国际接轨、面向环渤海的新兴文化产业策源地和示范区。

2.产业布局与模式创新的路径

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在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上将围绕发挥既有优势、特色发展、与国际接轨、高新高端高质的思路展开,积极构建“滨海开放型特色文化产业带”,在五年内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与新区定位更加匹配的、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在“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两大部类产业,包含创意设计、软件服务、新媒体数字内容和动漫游戏、文化金融服务,以及文化休闲旅游和娱乐业、广告会展在内的7大产业。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要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格局。

在产业战略创新上,“十二五”期间的滨海数字新媒体产业应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媒体企业,率先研发三网融合技术,重点发展互联网信息业,以及移动多媒体、网络媒体、流媒体数据传输等,积极发展电视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媒体,组建“滨海广播电视台”,2015年底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环渤海新媒体研发基地”。

“十二五”时期的滨海创意设计业应走与先进制造业接轨、与工业设计与科技创新对接发展的特色道路,重点支持促使生产性制造业配套更加完善的创意设计;同时服务于滨海地区和环渤海城市创新运动,积极培育城市结构设计、视觉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以及大型文化项目的设计与策划等;大力支持工业科技产品设计、航天和化工以及现代工业上游产品设计,在2015年底形成“滨海现代工业创意设计带”。

“十二五”时期的数字内容和动漫游戏业应重点发展动画、漫画、手机和益智网络游戏的设计、生产、传播和销售,并进军影视动漫,大力发展以电子图书、互联网期刊、手机出版物、移动数字报纸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媒体数字出版。并依据国际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数字应用技术,建立动漫画和影视后期制作设备及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着力构建动漫产品交易平台,到2015年底建设成为“国家级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的软件研发服务业应适应全球软件外包呈爆发性增长需要,充分运用面向日韩、位于环渤海城市圈核心并毗邻北京的“同城效应”等优越区位,构建软件研发设计综合平台,重点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的软件服务外包集群和信息集成系统软件集群,做大做强正在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安全软件集群以及IC设计企业集群;大力推进工业设计软件、科技项目运行软件设计;拓展发展为第三产业服务的文化及文化产业信息管理、政府综合信息管理、新兴金融服务平台等在内的软件设计的生产与服务,到2015年底形成“滨海新区软件设计与服务基地”。

“十二五”时期的文化金融服务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权交易,成立滨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积极构建文化金融产品体系,鼓励渤海银行等中央和地方金融机构参与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资产的抵押、质押向文化企业进行贷款融资;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投资文化企业,到2015年底,形成“滨海文化金融服务业基地”。

“十二五”时期的文化休闲旅游和娱乐业,应走出一条与现代大工业、娱乐业、艺术演出、体育赛事对接的特色之路,重点发展近代历史文化游、现代大工业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等,建设集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大众参与性于一体的“滨海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其中,要大力发展游艇、高尔夫、酿酒、博彩等高端娱乐业,积极承接国际性会展、艺术商演、体育赛事等;积极发展演艺和高端娱乐产业,打造高雅与通俗相结合、回座率高、大众参与程度高的新兴演艺模式;推动建立“滨海旅游集团”,打造“旅游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底形成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滨海休闲娱乐生态旅游带”。

未来五年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目标及空间布局(见图1)计划是:经过2011—2015年的培育,滨海文化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包括中新生态城、响螺湾中心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区、北部文化旅游休闲区、滨海高新区,形成“五星文化高地”。

图1“十二五”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与布局

四、未来五年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在未来“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所突破。

1.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

(1)积极推进滨海新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产业整合,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战略,推动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掘滨海文化产业的潜在优势,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平台、社会共参与”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并尽快出台《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十二五”时期规划》、《关于深化滨海新区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意见》等文件,支持产业科学发展。同时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旅游合并办公的大部改革机制,促进文化产业管理党政分开、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换;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以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文化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允许民营、外资等多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策允许领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产为纽带,对新区体制下原有广播电视、出版印刷、艺术演出、文化旅游等优势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进行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的资产整合,打造先进的综合“文化产业集团”,可考虑在香港、上海同时上市,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并大力推行以鼓励原创为目的的创作工作室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向的文化项目领衔制;推动原有国营文化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在已经重组的文化企业内进一步推行现代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大改革,深度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创造力。

2.产业结构的升级机制创新

(1)拓展文化产业发展新渠道,以文化创意推进产业升级运动。通过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产业要素,提升产业附加值;重在鼓励文化产业与农业、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商贸旅游业对接,实现文化产业与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2)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创办文化产业园,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滨海文化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重组,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3)积极搭建滨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此为平台,广泛聚集海内外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新兴业态,增强滨海新区的文化集聚与辐射功能,使滨海新区成为国际优秀文化产品的孵化场、展示场、国际文化贸易的集散地和新兴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基地。

(4)努力搭建面向海内外的文化网络交易平台。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交流与交易活动还缺少创新性平台,应力争在文化网络市场的创办上占据总部经济的制高点。第一,要在滨海现有基础上,搭建面向海内外的文化网络互通平台,建设国内文化产品在线交易中心和文化信息集散中心;第二,要建立动漫产业网络交易平台,实现动漫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的对接,使天津成为环渤海地区动漫产品的集散地与交易中心;第三,要建立专业性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文化产品和项目展示、交易与服务的基础上,与国内文化产业供应商建立链接;第四,要构建网上网下文化交易的完整体系,创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完整的文化交易市场体系。

3.文化与金融对接的机制创新

(1)由政府财政注资引导,设立滨海文化产业发展长效基金,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等金融资本依据法律法规有序参与,共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组建滨海文化产业投资集团,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推动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资本在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2)认真执行《关于印发天津市出口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津财建[2006]4号)规定,积极实施旨在扩大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政策,继续制定民营文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采用减免税收、退息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进一步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缓解中小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之难。

(3)利用滨海新区的金融创新成果,进一步创新、拓展文化资产抵押政策,对于文化新兴行业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开展对文化生产的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如演艺展览租赁、动漫画与网络益智游戏设计、广播影视生产链上的制作和传输以及集成、文化内容产品的存储与制作、印刷复制与出版物行业的物流等;对具有深厚市场潜力的文化企业,可将融资业务扩展到仓单、账款质押;并积极、稳妥地支持滨海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拓展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开展滨海文化产业项目资产证券化试点,积极引导保险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等进入文化产业投资领域,探索社会投资文化新兴业态的新途径;积极推广滨海高新区海泰担保公司的“担保期权定价模式”;推动文化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之路。

(4)积极构建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以此作为制度保障的补充机制,为金融机构和社会财富投资文化项目、为企业拓展文化市场、为民间资本安全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供保障。

4.人才吸引政策的机制创新

滨海要尽快建立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人力资源吸纳与培养机制:一是要凝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物,即以特殊政策为先导,着力做好文化创意、文化经营、文化经纪人等高级人才的引进,为有特殊才能的文化人才来滨海发展提供特殊通道,做到引人、引智、引项目、引企业的相互结合;二是要在高校增设与文化产业对接的新型专业,即加强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设置“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项目策划”、“文化政策法律”等相关专业,以适应时代发展和产业更新的需要;三是建立“文化创意实训基地”,即对从事文化产业的有关人员,按不同类别进行系统性专业研习和实际训练,使之成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目前天津市教委和科委已在滨海高新区组建大学软件园,推行文化创意和设计教学模式创新。

5.综合配套政策的机制创新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二是创新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即学习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经验,将创意设计、城市设计、咨询策划、网络媒体等新兴行业纳入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增大国民经济贡献份额;三是全方位创新滨海文化主题节会活动,以扩大滨海文化影响力,全面提升软实力。

[1]倪自放.2011中国电影市场:100亿之后的困惑[N].齐鲁晚报,2011-02-20(8).

[2] 张 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2010-08-05(1).

[3] 王 琳.新趋势:文化城市的确立及其发展模式[J].南方论丛,2005(2):42-48.

[4]姚林青.繁荣与威胁:日本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J].艺术生活,2007(5):16-20.

[5]浦东新区课题组.关于促进浦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EB/OL].http://www.pdzx.gov.cn,2010-12-20.

[6]定 军.超越浦东: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总量将超过浦东新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10-27(4).

Innovative Strategic Study on Binhai New Area Cultural Industry Directed by Advancing Cultural Industry Soft Power

WANG Lin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Fareast,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ianjin 300191,China)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mands that Binhai New Area builds itself as an original place of new cultural industry,a state-class demonstrator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a centre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ircum-Bohaiarea.The future cultural industry in Binhai New Area should characterize itself by comparatire supremacy,distinctive development and stagyered development.Depending on innovations in mechanism,structure,model,science and technology,finance,and manage,the industry should break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in optimizing resources,adjusting structure,attracting muti-channel capital,cultivating mature enterprises,developing industry groups,attracting talented people,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aking part i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rade.It should gradually form a development pattern that characterizes by government leading,multi-main body,resources reorganizing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Its new model should be constructed with“culture+originality+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erce plan”.Relying on its special position surrounding by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rince,serving for circum-Bohai area,facing Northeast Asia,the future cultural industry in Binhai New Area will be a pillar industry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by constructing“Beijing,Tianjin cultural industry zone”and strengthening its radiate force and comprehensive force.

original of new cultural industry place;state-class demonstrator of cultural industry;cultural industry;cultural soft power

G03

A

1008-4339(2011)04-0358-06

2011-02-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BSH043);天津社科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B08034).

王 琳(1952— ),女,研究员.

王 琳 ,tjskwl@126.com.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滨海文化产业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滨海白首乌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滨海顶层公寓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