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林郭勒盟畜间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措施及效果分析

2011-09-15布特格其刘德宝柳瑞云杨根利杜亚丽娜琳哈达

兽医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锡盟畜间全盟

布特格其,刘德宝,柳瑞云,杨根利,杜亚丽,娜琳,哈达

(锡林郭勒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锡林浩特市0260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与病畜或其污染物直接接触而引起发病,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牲畜感染布病则出现流产和不育。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且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为了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在我盟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兽医部门的努力下,分类管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免疫、监测、检疫、扑杀病畜、消毒灭原、溯源灭点”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努力使布病的危害降到最低危害程度。

一、锡林郭勒盟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边境线总长1 098公里,土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全盟辖九旗二市一县一个管理区。锡盟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产业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100.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畜牧业资源丰富,可利用的优质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锡盟地区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牛、马、羊、驼等草食家畜拥有量位居全国地区级首位,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2010年6月末统计,全盟存栏牛116.4万头(包括奶牛12.2253万头)、羊1 085.6万只、猪7.7367万头、马10.9万匹、驼1.0447万峰。

二、布病流行情况及部分地区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布病流行情况

1.畜间布病流行情况。20世纪90年代初,锡林郭勒盟畜间布病阳性率已控制在0.48%以下。全盟4个旗县达到了稳定控制标准,3个旗达到了控制标准,人的感染率也明显下降,布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2000年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由于市场经济活跃,活畜调运频繁和防控措施的不到位,全盟畜间布病又有所抬头,已经达到稳定控制的4个地区(黄旗、白旗、太旗、多伦县),先后又出现了新的布病疫情;已达到控制标准的3个地区(兰旗、东苏旗、西苏旗)又出现畜间布病疫点,疫情反弹。

据统计2008—2010年全盟12个旗县市区均为疫区,疫点数为518个;流产牛5 716头,流产羊15 506只;2010年比2009年流产牛下降11.3%,流产羊下降56.8%;2010年血清学检测羊29.8179万只,阳性6 588只,阳性率2.20%,血检牛19 094头,阳性232头,阳性率1.22%。

2.人间布病新发病情况。随着畜间布病疫情的反弹,人的感染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后上升明显。2007-2009年全盟人间新发病人分别为2 493、4 836、5 105人。2009年达到最高,为全区各盟市之首。2010年人间新发病人数3 115人,比2009年下降39%。

(二)部分地区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1.由于历史原因,放松了对布病防控的工作,产生松懈麻痹思想。

2.传统的生活方式及个人防护意识差,使人畜交叉感染较为严重。如饮食未煮熟的畜产品,徒手接羔、宰杀牲畜,不带手套、口罩接触污染物,人畜共处等。

3.扑杀经费严重不足。布病流产畜、监测出的阳性畜不能及时扑杀,继续混群放牧,传染源得不到有效根除。

4.个别地区擅自引调牲畜,不执行报批报检制度。

5.传统的饲养方式使疫病传播。如有些地区牲畜走场将病原传播;奶牛养殖小区未能做到封闭式管理,奶牛随意进出、买卖;干奶期到牧区与肉牛混群放牧,都是奶牛布病不能净化的因素。

6.对流产物污染场地和用具处理不当,特别是在接羔期间消毒不严也是造成疫情扩散和人间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锡盟防控畜间布病采取的主要措施

布病的抬头和反弹,引起了国家、自治区和锡盟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锡盟把布病防控工作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重点工作,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召开了《锡林郭勒盟防控畜间布病专项推进工作会议》和《全盟畜间布病防控工作会议》。成立了由行署分管盟长任组长的布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与各旗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落实责任制。下派六个联络组负责指导各地的布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免疫力度,确保免疫质量为了提高免疫效果,从2008年开始每年对易感畜(除奶牛、种公畜外)在配种前全部使用S2苗逐头只灌服免疫。南部旗县于4~5月、北部于5~6月进行免疫工作。2008—2010年共灌服免疫3 209.4674万头只,(其中牛243.8325万头、羊2 965.4349万只,免疫密度达到100%。为遏制布病的流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监测工作

1.大力开展血检工作。对未免疫的5月龄以上羔羊和8个月龄以上犊牛或免疫一年后的育龄羊、牛进行血清学监测,同时进行冬春接羔期间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2008—2010年全盟血检牛19 094头(不包括奶牛),阳性232头,阳性率1.22%;血检羊298 179只,阳性6 588只,阳性率2.20%。

2.开展种公畜监测。从2008年开始,锡盟各地抓住种畜集中管理的有利时机,对所有的种公畜开展了检测工作。2008—2010年共血检种公畜19.0691万头,阳性3 399头,阳性率1.6%;检出的阳性种公畜全部淘汰处理,有效的减少了布病的传播;各地还对流产胎儿、流产母畜阴道分泌物,做了细菌分离监测,羊检菌1 207只,检出菌27株,出菌率2.2%;牛检菌101头,未检出菌株。

3.全面开展奶牛健康普查工作。2008-2010年普查奶牛15.5142万头次。经锡盟动物疫控中心复检布病阳性牛1 815头,阳性率1.17%,已扑杀布病阳性1 388头,全部深埋无害化处理,并及时将扑杀补贴发放到位。认真做好阳性奶牛的后期监管,有效地阻断了传播途径,从根本上消灭传染源。

4.全力开展溯源灭点工作。2011年1月以近三年新发病人和畜间流产户为线索,对其所养的羊全部进行血检,此次行动共检测羊血清20.2062万份,检出阳性7 518份,阳性率3.7%,疫点1 059个,扑杀阳性畜6 097只。疫点全部实施两次免疫(间隔一个月),疫苗使用剂量加倍。

(四)加大流行病学普查力度加大了布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力度。2008—2010年出动兽医工作人员3 535人次,走访牧户13 442户,调查牲畜563 752头只,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有效依据。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的防控意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一是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全民动员防控布病》主题宣传活动。二是用蒙汉两种文字编印布病防治明白纸11万余份,发放到农村牧区。三是利用兽医人员入户搞免疫,给农牧民讲解在接羔保育时,如何注意饮食卫生、搞好消毒、加强自我保护等知识,提高农牧民的防控意识。

(六)适时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制定消毒制度和措施,对饲养场所和交易场所、屠宰场所、运载工具等开展预防性消毒,特别是做好接羔期间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消毒工作;2008-2010年拨出专款购买消毒药品60.5吨下发到农牧民手中,有效地消灭了病原,保护了人畜安全。

(七)加强检疫监管加强引调活畜的报批报检制度,严格把好检疫关。各地派检疫员到产地进行严格检疫把关,防止疫源传入。

(八)全面开展布病溯源灭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布病疫情管理、追溯性调查和消灭疫源疫点工作。从2011年开始,对全盟新发病人所饲养畜群疫点和近三年的布病疫点进行了溯源、拔除。

(九)加大资金投入为保证布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2010年,盟本级落实动物防疫经费共90万元,旗县市(区)落实经费774.0231万元;国家下拨的示范项目专项经费170万元,盟里配套的100万元已全部下拨各项目旗县,旗县配套共投入170万元;2010年底下拨自治区畜间布病溯源灭点行动经费1 600余万元。落实2008-2010年奶牛扑杀补贴581.84万元。

(十)进一步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明确防疫员职责,落实防疫员待遇。锡盟共聘用基层防疫员1 635人,考核合格后工资、补贴等待遇全部落实。加大了基层防疫员的培训力度,两年培训防疫员1 626人。极大的增强了基层防疫队伍的能力。

四、防治效果及分析

锡林郭勒盟通过几年的综合性防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畜间发病率和人间新发病人明显下降。

(一)畜间发病率下降

1.疫点数和流产数明显下降。从表1看2009年疫点数245个,2010年176个,减少了69个;流产数2009年牛2 985头、羊9 347只,2010年牛2 649头、羊4 033只,分别下降了11.3%、56.8%。

表1 2008—2010年疫点及流产数

2.血清学监测阳性率无明显上升。从表2看2010年不仅加大了监测数量,而且是针对流产较严重的畜群,但阳性率却无明显上升。2010年与2009年相比羊的阳性率上升为0,牛上升了0.9%。

表2 2008-2010年全盟布病监测情况表

3.种公畜监测阳性率下降。2009年监测种公畜 60 155头只,阳性率2.6%,2010年监测79 312头只,阳性率2.1%,下降0.5%。(见表3)

表3 2008—2010年种公畜监测情况表

(二)人间发病率明显下降2009年人间新发病人数为5105,2010年人间新发病人数3115,2010年人间新发病人数比2009年下降38.98%。(见表4)

表4 2009-2010年锡盟人间布病新发病人情况表

(三)下降的主要原因

1.锡盟近几年领导高度重视,兽医部门积极努力,开展以“免疫、监测、检疫、消毒、监管、扑杀、溯源灭点”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流产畜明显减少,人感染的机率降低。

2.近三年在全盟范围内连续开展大规模的灌服免疫,成效显著。

3.流产畜及时淘汰处理,流产的胎儿等流产物深埋,无害化处理。奶牛健康普查检出的布病阳性奶牛及时扑杀处理,及时消灭布病传染源。

4.加强消毒工作,特别是接羔期间做好消毒。

5.做好宣传工作,对农牧民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使他们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消灭布病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而使人间布病感染率明显下降。

五、体会

通过连续几年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锡盟畜间布病高发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1.加强政府组织领导是做好布病防控的关键。布病防治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加强政府领导是关键。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把布病防控工作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中,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免疫责任制,充分调动群众防治布病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群防群治。

2.加大防治经费投入是搞好布病防控的保障。搞好布病防治工作,必须采取“免疫、监测、检疫、消毒、扑杀病畜”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确保相应的经费支撑,才能保障各项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

3.加强宣传教育群防群控是做好布病防控的基础。由各级政府牵头,各级畜牧、卫生部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普及布病防控知识,提高布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增强屠宰场(点)的业主、屠宰加工人员、畜产品收购、贩运人员等饲养,生产单位和个人以及农牧民防护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布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业务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4.加大免疫力度,提高免疫质量是做好布病防控的根本所在。免疫是畜间布病防控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必须加大免疫力度,实施逐头只灌服免疫,提高免疫质量。同时,加强疫情监测,科学指导防控,才能有效防控布病的发生和蔓延。

5.消毒工作是净化环境、消灭病原,切断传染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加强消毒灭源工作,以新老疫点为主,重点对接羔点、牛羊圈舍、移民村环境定期规范消毒,特别是对污染的场地,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同时果断扑杀、淘汰阳性畜,从源头消灭传染源,从而达到控制消灭布病的目标。

猜你喜欢

锡盟畜间全盟
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部署
锡林郭勒盟重点民生指标对比分析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2018年锡林郭勒盟草地生产力大幅提升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观摩考察感受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glish reading
太阳能提水设备在锡盟地区的推广应用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