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水土保持生态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研究
2011-09-12王具元
王具元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甘肃天水 741020)
高职水土保持生态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研究
王具元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甘肃天水 741020)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对水土保持生产实践的调研,目前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表现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土保持工作岗位所需的主要技术为调查技术、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水土流失治理。总结出人才培养需要掌握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知识,从而为开发高职水土保持专业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项目来源]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校水土保持重点专业建设资助项目
水土保持学科涉及生物、生态、自然地理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科学,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生产第一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水土保持专业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发展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土保持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与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1 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从现有水土保持专业教学模式来看,由于受教育经费的限制,学校教育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即:重视教学,轻视第二课堂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以及个性的发挥;注重理论学习和知识传授,轻视素质和技能培养。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教学中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较少有关:一是表现为实验场所小,仪器设备不足,致使学生动手机会较少;二是实践基地较少,运行费用高,不能根据专业的需求安排足量的外业实践,致使整个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2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教育的根本保证是师资队伍,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满足对合格人才的培养需求。水土保持教育涉及的知识面广,对师资的要求较高,如何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水土保持教育和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甘肃省能够培养水土保持人才的学校有 3所,共有专任教师 34人,其中:教授占17.6%,副教授(高级讲师)占 32.4%,讲师占 17.6%;具有博士学位的占 14.7%,硕士学位的占 26.5%,本科学位的占58.8%;博士生导师占 11.7%,硕士生导师占 32.3%,双师型教师占 30.3%。从甘肃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教师数量偏少,双师型的青年教师比例偏低,师资队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3 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仍然存在着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理工轻人文的问题[3]。在各学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考虑到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但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对课程之间的衔接考虑不全面、不系统,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是简单的累加,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融会贯通。从水土保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上看,包括工程概预算在内的工程学内容偏少或缺失,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系统等内容训练不足等,都将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
1.4 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不合理
从甘肃省的现状看,水土保持教育除了整体上比较薄弱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存在着重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轻视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水土保持专业停招或转型,目前只有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办水土保持专业,不能满足行业对水土保持人才的需求。
1.5 人才培养与就业脱节
首先,水土保持教育从教学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表现出了人才培养与行业对人才需求的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导致了学生的就业困难和行业的人才缺乏。其次,在教材体系建设上,虽然在本科教育层次上出版了一些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但教材不够全面和系统;而针对专科和职业教育的教材就更少,影响了该层次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导致了人才培养与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错位。再次,在人才培养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属于艰苦行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注重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缺少在教书过程中育人、让学生树立专业信念和吃苦耐劳奉献精神方面的内容。
2 水土保持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我们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于 2008年 7—8月深入水土保持行政管理部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一线、水土保持基层单位等27个单位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对水土保持专业 2000级至2004级的毕业生进行了电话调查和信函调查,共发出信函 236份,回函 132份。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聘请甘肃省水土保持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甘肃省治沙站、天水市水土保持局、定西市安定区水利水保局等 6个单位的 6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对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结论见表 1。
表 1 水土保持专业社会调查分析的主要结论
3 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3.1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水土保持生态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它是一种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既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生态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静态需求,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因此水土保持生态类专业高职人才培养都应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满足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一线需要的高层次的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水土保持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工作作风,主要侧重于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与监测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需对水利工程、生态农业建设、环境保护领域知识和一般技能有所掌握,以拓宽就业适应范围;主要从事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与监测、水土保持方案制定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林业生态建设、水文观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以此为依据,开发高职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相应的课程体系。
3.2 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如果人才培养不具体化为人才培养规格,就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本研究在分析水土保持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和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基础上,面向水土保持行业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典型岗位技术和岗位工作流程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岗位技术需求分析,确定水土保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确定水土保持调查技术、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水土保持规划技术、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 4个岗位群。水土保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分析见表 2。
表 2 水土保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不是相互并列而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发展的整体结构,全面反映高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本质与特征。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分析,为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确定了方向。
[1]程洪,刘佳丽.高职高专水土保持生态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2):37-39.
[2]王青兰.高职水土保持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150-151.
[3]张德喜,张志远.高职水土保持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技能培养[J].中国水土保持,2003(9):42-43.
S 157
A
1000-0941(2011)06-0064-03
王具元(1977—),男,甘肃天水市人,讲师,硕士,从事水土保持教学及管理工作。
2010-12-15
(责任编辑 赵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