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血糖调节受损患者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效果分析
2011-09-1006605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罗建平熊立君徐金哲000北京军区卫生部张莉
06605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 罗建平熊立君徐金哲 000 北京军区卫生部 张莉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28人,女6人;年龄44~66岁,平均(48.6±8.2)岁。均在原单位体检时发现空腹和/或餐后2 h血糖偏高而来我院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病程3个月~2.5年,平均(1.2±0.4)年。其中,单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5人,单纯餐后血糖调节受损19人,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调节受损10人。3组患者入院后血糖检查结果(表1)。
表1 3组患者入院后血糖检查结果
1.2 主要检查内容与诊断标准 患者入院后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测评和生活方式调查,并做以下检查:血、尿常规,空腹与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心电图检查,胸部透视,腹部与颈动脉超声,眼底检查。血糖调节受损的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专家委员会1999年修订的“糖尿病诊断分型”方案[1]。
1.3 疗养内容与方法 糖尿病专病疗养以团队的组织形式进行集体疗养活动,疗程20~25 d。疗养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病情监测指导、自然疗养因子疗法等。①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讲授糖尿病的概念、流行病学情况、发病机制、诊断与分型及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法。②饮食治疗:根据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工作性质与劳动强度,计算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每日三餐依据控制总热量的膳食平衡原则进行合理分配。教会病人使用食品交换份方法,自我管理与工作人员随餐检查指导相结合。③运动治疗:组织集体运动,采用早、晚餐后1 h快步行走30~40 min的方法进行运动治疗。运动强度以运动结束时感到身热、微汗、心率120次/min左右、无明显疲劳感为原则。肥胖者适当增强运动量。④糖尿病病情监测指导:在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教会病人懂得空腹与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血脂、血压等的正常值与临床意义,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要求病人把所学的糖尿病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医疗保健当中,定期做检查并做好记录,定期接受医生的指导。⑤自然疗养因子疗法:结合北戴河地域特点采取自然疗养因子疗法。每天上午10:00至11:00集体组织森林浴与阳光浴,或组织海边散步,接受大自然物理因子疗法。⑥生活方式指导与心理疏导:通过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帮助、指导糖尿病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按时作息等。教导患者正确认识与对待糖尿病,保持平和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参加治疗。
1.4 治疗用药 根据入院后的检查结果,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高者给予辛伐他汀40 mg/d口服;合并高血压者给予卡托普利12.5 mg、尼群地平10 mg,2~3次/d口服,血压控制在135/85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为达标。常规口服阿斯匹林75~100 mg/d。
1.5 数据统计学分析 临床数据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34例血糖调节受损患者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前后的主要指标对照(表2)
表2 糖尿病专病疗养前后主要指标对照
2.2 1年后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参加我院组织的糖尿病专病疗养1年后,对他们进行随访。其中,见面随访14人,信函随访20人(3名未回复)。随访内容主要是了解他们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后1年来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检验结果和饮食管理、餐后运动及病情监测的情况。我们了解到,所有随访人员均能利用在糖尿病专病疗养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较好地坚持饮食管理、餐后运动,并定期(2~3个月)前往所在医院做相关化验检查。糖尿病专病疗养1年后的主要化验结果、血压、体重指数与出院时对照(表3)。
表3 血糖调节受损患者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1年后主要化验结果对照※
3 讨论
血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与餐后血糖调节受损,二者均是糖尿病的前期临床表现,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多数患者最终将发展到临床糖尿病阶段。杨明功[2]对餐后血糖调节受损患者经过6年的随访观察发现,有49.2%的患者转变成为临床糖尿病。陈宇红等[3]等观察了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的动脉硬化发生情况,发现血糖调节受损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目前认为,血糖调节受损是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对血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是糖尿病一、二级预防措施的重要环节[4]。
对血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干预治疗,重点在于让他们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综合调理体内已经存在的代谢异常,达到控制血糖调节受损向临床糖尿病发展的目的。我院建立糖尿病专病疗养的模式,成功地将糖尿病综合防治的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病情监测指导应用到疗养当中,并结合北戴河的地域特点,开展自然疗养因子疗法,使血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异常代谢指标全面达标。34名血糖调节受损患者通过参加糖尿病专病疗养,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压的控制方面,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疗养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体重指数的对比上虽然没有显示有意义的差异,但是可以看出,疗养前后对照仍然有变化。分析可能因为疗养时间短,体重指数尚未降至有意义的水平。1年后随访,体重指数有了明显的改善,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们开展糖尿病专病疗养的目的,主要是要教给他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并教会他们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基本方法。在出院后,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糖尿病知识和综合防治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达到长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与体质量等代谢指标,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的目的。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我们发现,31位血糖调节受损患者均能利用在糖尿病专病疗养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较好地坚持饮食管理、餐后运动,定期(2~3个月)前往所在医院做相关化验检查,监测病情的变化。1年后的血糖、血脂与血压与出院时比较无变化(P>0.05)。而体重指数明显下降,前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期坚持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对于减轻体质量、控制糖尿病的进展是有效的。
[1]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798.
[2]杨明功.糖尿病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疾病控制杂志,2000,4(3):193-196.
[3]陈宇红,张翼飞,詹维伟,等.早期动脉硬化与不同糖耐量状态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353-356.
[4]潘长玉.葡萄糖耐量减低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