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乞立马扎罗的雪
2011-09-10卡西
□ 文、图/卡西
很多人知道乞力马扎罗多来自于海明威的小说《乞立马扎罗山的雪》。我对这座素有“非洲脊背”之称的非洲最高山脉的神往也是因为这篇小说。《乞立马扎罗山的雪》是海明威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这篇被评论家麦尔克姆·考莱誉为“海明威最高成就之作”的小说,是海明威在飞跃赤道火山之颠雪峰时碰撞出的经典。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当海明威在小说中写下这段文字,“乞力马扎罗的雪”便成了人生命运的一个经典隐喻。谜一样的山峰、谜一样的冰雪,令人神思天外。
从飞机上看,东非大陆就像一块火红炽热的岩石,夹杂着烧焦的灰屑……就在这样的气氛烘染下,我看到了海明威描述的乞力马扎罗巍峨壮观、白雪皑皑的山顶,心的激动是格外的。
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的骄傲,这里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神降临到这座高耸入云的高山,以便在高山之巅俯视和赐福他的子民们。盘踞在山中的妖魔鬼怪为了赶走天神,在山腹内部点起了一把大火,滚烫的熔岩随着熊熊烈火喷涌而出。妖魔的举动激怒了天神,他呼来了雷鸣闪电瓢泼大雨把大火扑灭,又召来了飞雪冰雹把冒着烟的山口填满,这样便形成了赤道雪峰的奇观。
在海岸边人迹罕至的灌木丛林地里拔地而起的乞力马扎罗山,不只是非洲最高峰,还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山峰,从海拔900米,直升至5895米。这座火山丘,大多数登山者要到达火山口的周围,只需借助简单的登山工具:一根手杖、合适的服装和坚定的意志。但是,如果要到达优呼鲁峰,即真正的最高峰,或者火山口上的吉尔曼峰的登山者,则必须获得登山执照。
登顶有很多路线,我们选择了风光最为美丽的“可乐线路”。第一天的行程是从海拔1700米的马兰谷门攀登到2700米的曼达拉营地,一路上我们穿梭于热带雨林之中,踩着那红色的山路,我们才认识到乞力马扎罗山不仅美丽而且很干净。山路多以树根为阶,山涧之间相连的木桥,茂密挺拔的树木,一片片遮天蔽日。四处飘散着雨后清新的味道。晚上曼达拉营地的夜空,让我们沉醉在久违了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梦幻中。惬意,整个人仿佛置身于浩瀚的银河当中,身体随着思绪一起飞舞……或许古时候文人骚客正是在这种意境中才写下一首首经典诗篇的吧。
次日我们丛曼达拉营地向海拔3720米的好伦博营地进发,沿途高耸的松树林与草地让我想起家乡的喀纳斯,只是这里少了那蓝宝石般的湖水。登上好伦博有人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在向导的安排下,在好伦博营地我们经过一整天的休整与适应训练后才开始向海拔4700米的基博挑战。一路上的艰难且不说了,随着萦绕的云雾被我们踩在脚下,眼前出现了另外一种生命形态,由火山灰形成的高山荒漠带。到达4700米的基博营地时,气温已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寒冷和低气压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向导说从这里开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挑战,很多游客都是在这里知难而退的。
我们不能成为“行百里者半九十”者。当晚我们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了能在登顶时看到日出,我们连夜就从基博营地向山顶发起冲锋。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为我们指引方向,能走的只有一条荒凉的小径,路上刮起了狂风。小石子一样的冰块砸在脸上,生疼。不是冰雹,叫粒雪。我机械地跟随登山向导向顶峰攀爬,黑夜隐藏了这最后1000多米将近70度角可怕的垂直山峰。头痛、恶心不断地袭来,打击着我的毅力和信心。上升的路上不断地有人退缩下撤。沿着火山口的山脊继续前行,积雪已经很少,踩在脚下的是几十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终于在黎明前我们登上了基博峰。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这尘封千年的冰川之上,那一缕红色映衬的神秘冰川如同一块玛瑙,而被它影像出的翻滚的云海不断变换着迤逦的色彩,时而如熊熊烈火,时而金光万丈令人目眩神迷。
在体会过一山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感觉,在经历了高达40℃的赤日暴晒和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考验之后,在下山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其实登山的过程就是一次用生命体验与山的交流,一次超越自己的修行。海明威在《乞立马扎罗山的雪》中写道,“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乞力马扎罗之雪是热渴非洲一滴清凉的椰露,流过神秘原始雨林浪漫的刚果河,从雪峰间,静静地发源,流淌……“赤道雪峰”火与雪的交融,在几百年来让乞力马扎罗山充满了神秘,而想要体验大自然的奇迹,就必须接受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