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能源 趋势前瞻
2011-09-10张绍波
□ 文/本刊记者 张绍波
2011年9月21日,麦肯锡在北京发布的报告称,由于石油及煤炭等传统能源供应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投入巨资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报告指出,早在两年前,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同时预测今后20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麦肯锡的预测很快就被事实印证。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我国将努力建立有竞争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
这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开始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十一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经历了一个规模化快速增长时期和能力迅速形成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在规模和基本产业链条形成的基础上,在质量上实现飞跃,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2015年以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将有很大改善,可再生能源可以具备和其他常规能源同样的价格水平。此外,还将提供更多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平台、基础设施,让整个能源系统比较容易、比较自由、比较情愿地接纳可再生能源,以最终实现我国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国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要达到9.5%以上。
水电方面,将着力推动西部8个千万千瓦级水电基地建设,至2015年底,常规水电利用规模要达到2.6亿千瓦,年发电量要达到9100亿千瓦时,抽水蓄能利用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
风电方面,至2015年末,并网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要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要达到1900亿千瓦时。其中,分布式风电累计装机要达到2500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方面,至2015年底,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900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要达到1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面积要达到4亿平方米。
生物质发电方面,到2015年末,生物质发电装机建成规模要达到1300万千瓦。
同时,我国还首次提出地热能、潮汐能和海洋能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地热能年利用量要达到1500万吨标煤,地热能发电装机要达到10万千瓦;建成1-2个万千瓦级潮汐电站;建成5个万千瓦海洋能发电站。
同时,我国将通过市场竞争的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政策补贴机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与用电户的直接交易,全面落实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及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供气和液体燃料的价格及服务收费标准。
内蒙古风力发电日益普及。涓子/摄
然而,有专家指出,如果现有的电力运行机制不做调整,电网容纳更多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就会遭遇“瓶颈”。
如何突破难点和发展瓶颈?
首先,我国将继续借力国际合作。在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初期,中国主要关注的是获得国外资金支持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当前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应当实现从重资金引进向重治理合作的转变。
同时,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推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将继续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政策设计,特别是配额制、交易制度;大规模风电的并网、管理运行,包括海上风电,太阳能的分布式利用。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再生能源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需要,对能源日益匮乏的全球,也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