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社会图像的再造——关于孙汉桥的艺术

2011-09-08薛保华

中国艺术 2011年3期
关键词:包装盒尺寸水泥

薛保华/文

消费社会图像的再造
——关于孙汉桥的艺术

薛保华/文

About the art of Sun Hanqiao

孙汉桥,男,1954年11月生于武汉。197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 展览概况:1980年《路》油画 北京 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1986 年《内心和平曲》油画系列作品 武汉 部落第一回展;2008年综合材料系列作品《天堂之门》《灵魂的形状》武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2人联展。

孙汉桥作为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1986年“部落·部落”展中的作品已经表现出相当激进的艺术态度。之后孙汉桥再也没有公开参加任何展览,直至2008年开始创作《灵魂的形状》系列,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完成了《天堂之门》系列、《礼品盒》系列、《不可回收》系列艺术作品。作品材料开放,制作亦无玄奥之处,如同信手拈来,却又举重若轻,令人感到一种长时间能量积聚后的大喷发。

孙汉桥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均是基于“无尽的废弃物”的创作,使用的媒介和材料,可能是一台电脑的包装箱、一个废旧的鸡蛋盒、一个丢弃的酒瓶、巧克力包装的外壳,或者只是一张不知来路的纸片,或是被无意中撕破的包装袋……在这些物的背后,隐藏着艺术家作为主体的个人经验。孙汉桥散淡随性,“不喜欢宣扬那些权威的事物”,他认为这些身边常有、积年沉默的东西“很有亲切感,有生命的呼息,是我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这些简单、平淡的生活工作中的“垃圾”,被挪用成为艺术的表现元素,从而提供了全新而陌生的视觉体验。这种熟悉与陌生的转换显示着令人恍然的机敏与智慧。从拼贴、拓片到对消费物品的置换与“再造”,孙汉桥摆弄着人类用后即弃的材料,思考着大众消费时代对我们的影响。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所揭示的那样,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市场经济的一路高歌,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由此也带来了集体环境的破坏:噪音、空气和水污染、风景的破坏、无尽的废弃物。孙汉桥不相信丰盛社会的到来可以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相反它是人类诸多问题和麻烦的制造者。他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当下生存环境、生活质量、自我实现等问题的关注,具有一种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个神话。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消费意味着生存,消费意味着身份。我们每一天在消耗着各种各样的产品,同时也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的包装物、废弃物,它们从另一个层面反映着人类活动的存在,成为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证。如果从人类考古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弃物是具有意义的。当然,它也存在着在艺术系统领域转换与激活的可能性。

在《灵魂的形状》系列作品中,孙汉桥把人们废弃的包装盒拆开,直接在画布上随意摆弄,从抽象构成方式方面,提炼有意味的形式。他先是将硬纸盒泡烂了之后再拼贴还原,作品具有丰富的迹象变化和抽象绘画的视觉效果,但最后,孙汉桥彻底地放弃了画面具有“绘画性”的迹象表现,不再束缚于过往的技法和媒介,选择直接把包装盒展开贴在画布上,以实物直接表达,更远地摆脱了惯有的审美经验,更纯粹,也更有冲击力。

《天堂之门》系列,选择的依然是俯拾皆是的回收包装材料,制作甚至更加简单。他采用拓印的手法,把诸如电子产品的泡沫包装盒,在宣纸上进行水墨拓印,由于力度、墨色的差异,形成了浓淡干湿的空间层次和水墨斑驳的肌理效果。在展出时,作者直接将拓印用的泡沫“原版”堆在展览现场,成为展览的一个部分,似乎有意“揭穿”创作的过程,让作品与观众更为接近,没有技术上的欲盖弥彰,只有平中见奇的智慧——用极简单的材料,极简单的方式,创造了意味丰厚的艺术作品。《天堂之门》系列综合了众多的元素,涉及到许多艺术问题。首先使用宣纸、墨作为载体,水墨的晕化与中国传统相呼应,但在气质上又与传统水墨有着根本的不同。硬边的效果,大量的复制,工业包装物作为媒介使作品指向对工业文明、消费文化的反思。同时,在展览方式上,数以百计的拓印悬挂于墙,铺排在地面上,观众在行走时俯仰观之。这些作品铺天盖地,气场弥漫,沧桑静穆,具有一种宗教仪式般的感染力,对生存的冥想向人们无声地袭来。

不可回收系列-1 水泥、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2009年 孙汉桥

不可回收系列-2 水泥、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09年 孙汉桥

在《礼品盒》系列和《不可回收》系列作品中,孙汉桥对包装材料的挪用从平面走向三维还原,以废弃的包装物,包括月饼盒、酒瓶为模具,用水泥“再造”了一系列的“伪产品”。 在消费时代,商品的符号价值、象征价值日趋凸显,非物质形态的文化消费,也就是符号消费、形象消费、情感消费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在消费行为中自我确认、自我肯定、自我陶醉。喧嚣的广告、华丽的包装、时尚的符号,培育、引导和操控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趣味,使人们对于豪华的包装产生了幻觉和眩晕感乃至于迷恋。对此,孙汉桥以一种戏谑和反讽的方式表达了自我的幽默。他用水泥“再造”了许多“月饼”、“洋酒”,重新放回华美的包装盒中,并郑重地码放在铺着天鹅绒的展台上,还原现场,重归情境,但语义已然转换。各式各样奢华诱人的包装与粗糙的、冷硬的水泥“伪产品”形成视觉上、价值上的尖锐冲突。

《不可回收》系列作品,继续使用废弃的商品包装盒进行水泥翻模,再造“商品”。有趣的是,作者没有固定作品的组合形式和尺寸,而是根据展出场地进行随机应变的布局,平铺、垒叠,或各种形式的构成,或许无意于审美性的追求,但作者对形式的职业敏感使作品富于耐人寻味的形式意味。而在形式意味的背后仍然保持着对环境、对消费问题的关注。这种“再造”是艺术家运用语言传达观念的自然的释放,建立在差异性上的形式创造给观众的感官带来新颖的震撼,在给人趣味的同时通过“伪产品”内在的暗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将艺术转向了对社会和文化的隐喻,在艺术之外、在观者与物之间构置了一个具有时空联结性的艺术世界。

水泥翻模,是一个单调、重复的劳作,但艺术家“劳作”的着眼点不同,正如艺术家所说“像是在用垃圾、废弃物做一个游戏。”经历不断重复的时间片段,思考和意义就在过程中沉淀,并以某种痕迹最终显现在作品中。譬如一个树叶状的电子产品的包装盒,在不断用水泥制作作品的过程中,随着包装盒这一模具的损耗,作品越来越不光滑,日趋粗粝,恰似时光留下的印迹,显示了一个时间的维度。具体的物品包装、卑微的水泥材料经艺术家手工制成大量消费物的标本,直接铺陈并置,重复而又微妙变化。水泥冷灰的质感,犹如化石一般,在一种几何阵式的排列中,默默地陈述着物质消费的盛宴与狂欢。孙汉桥的这些作品没有温度,冰冷坚硬,迫使我们直面社会和人类的无限的消费活动。不断重复的展示陈列方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场,让每一个观者必须面对,必须思索,必须接受。

上 礼品盒系列-1 尺寸可变 水泥、沙、包装盒 2009年 孙汉桥

下 礼品盒系列-2 尺寸可变 水泥、沙、包装盒 2009年 孙汉桥

上 礼品盒系列-3 尺寸可变 水泥、沙、包装盒 2009年 孙汉桥

下 礼品盒系列-4 尺寸可变 水泥、沙、包装盒 2009年 孙汉桥

上 天堂之门 展览现场 布面拼贴、手工纸、水墨拓印 尺寸可变 2008年 孙汉桥

下 灵魂的形状系列-1三联画 木板纸面、拼贴、综合材料 200cmX540cm 2008年 孙汉桥

在消费时代,消费文化的内在观念和外在表象对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产生着影响,以直接或者间接、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作用于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表达方式中,形成了更多的创作资源。身处这种生存语境中的艺术家并不是熟视无睹的,孙汉桥的独特与睿智在于他并没有像很多艺术家那样选取琳琅满目的、不断激发着人的欲望的消费品或工业品加以描绘,而是直接从包装物上寻找自己的语言。从这些简单的、平常的物品之中看到了它的形式、它的意味、它的象征性。艺术家不是把目光放在西方现代艺术上,也不是直接挪用西方现代艺术的现成样式,而是更关注当下中国的现实和个人化的经验,在语言的实验上、媒介的应用上,追求一种自我的表达方式。

可以这样说,一个观念艺术家如果不通过对文化史、思想史、艺术史的总体把握和推进去提出喻世、警世的新观念,他就必须从当下生存语境中去发现新观念,这有赖于作者的知觉与灵性以及艺术的素养。孙汉桥的作品很自然地实现了观念、媒介实验、图像叠合,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构建了反思中国消费文化的另一个参照坐标。

图1 三角形的构成 水泥、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09年 孙汉桥

图2 矩形的构成-2 水泥、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09年 孙汉桥

图3 圆形的构成 水泥、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09年 孙汉桥

猜你喜欢

包装盒尺寸水泥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一个快递盒的旅行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包装趣事
零食包装盒的百变大咖秀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存放水泥
D90:全尺寸硬派SUV
佳石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