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表达的本体拓展和主题内容的深化——李如油画艺术论要

2011-09-08邓平祥

中国艺术 2011年4期
关键词:布面油画军事

邓平祥/文

语言表达的本体拓展和主题内容的深化
——李如油画艺术论要

邓平祥/文

Expanded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Intensified Theme——Discussion on Ru Li's Oil Paintings

按学术范畴的归类方法,我们可以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将李如归类为写实表现主义的画家;从题材内容我们又可以将李如归类为主题意义的历史画家和军事画家。

或者,从简单的艺术史学观念出发,人们可能得出:写实主义绘画和历史画、军事题材之类作品在进入现当代历史之后,就已经被边缘化了——这是中国当下颇为流行而又时髦的观点。于是中国艺术领域现当代大潮骤起,大有裹胁一切之势……著名美术史家邵大箴在论及李如的艺术时,对此有一段颇具艺术史家眼力的评说:“从艺术创造的角度看,艺术’话语’的中心与边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创造精神含量以及它所包含的意义。在任何时候,历史画和军事画在人们心目中都会占据自己应有的空间。”

以邵先生的话为据,我们不妨就李如的艺术作一番深入的评论。

不朽的狮子 布面油画 100cmx150cm 2007年 李如

笔者认为从中国现当代三十余年的历史看,中国现当代艺术在文化语境和精神史逻辑上存在的重大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资本和体制的双重压力之下,脆弱的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变形和异化毫不奇怪。另一方面,各种试图引导和解读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思想和理论,又大多为山寨版和残缺的话语方式所支配,更有不少“好义之徒”,总是用各种“主义”来吓唬人(中国人称之为“忽悠”)。这样一来,中国的现当代艺术的混乱和荒唐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如是颇为镇定而又清醒的,他没有为时髦和流俗所裹胁,而是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且走得坚定而踏实。为了使李如走得更好、更自信,在这里我想引用西方当代知识界领袖丹尼尔·贝尔自我定位的“三位一体”著名概念,以壮行色,并与之共勉:

“在经济领域我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领域我是自由主义者,在文化领域我是保守主义者。”

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三个看似对峙的存在,如何能够完美地集于一个当代知识领袖之一身,很值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和作为文化从业者的艺术家们深思、深思、再深思——如果想清楚了,则是中国文化和艺术,乃至文化复兴大业的莫大幸事。

以下,谨从三个层面来评议李如的艺术。

(一)

李如是20世纪80年代中叶从西南师大美术系毕业的艺术学子。这个时期从大学走出来的青年,一般都是经历了中国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洗礼的,他们的思想都很活跃开放,在精神上都有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而艺术学科的毕业生则更为新锐。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观念中,对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艺术作品和大师是非常向往和耳熟能详的。毕业分配后李如比较幸运地到了北京,并进入军队系统的军事博物馆工作,虽然开始并不是专业的创作员,但军博的工作性质和军博的传统,还是很自然地使他走上以历史和军事为主题的创作道路。应该说,这条艺术道路和李如的内在精神和艺术学养还是契合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他以后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和艺术探索中,看到了颇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并非简单的一幅又一幅作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幅幅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在精神品质上不断的深化成熟,和在艺术表达语言上的本体意义的不断开掘。

从艺术史和文化史的角度看,历史主题和军事主题作品曾经在古典主义时期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属于“高尚题材”之列,这一点只要稍稍有艺术常识的人都能自然想到与之对应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然而当历史演进到现当代之后,在欧美诸国的艺术史中,这些曾经辉煌而高尚的题材和作品都逐渐被边缘化了。于是乎,昔日伟大的和经典的作品,只能在博物馆和艺术史文本中为人们所珍视。而在现实的精神文化空间中,它们都悄然淡出了现实的历史空间。

上 寂寞清宫 布面油画 100cmx150cm 2008年 李如

当然上面的描述确指的是欧美诸国的事实,对于中国是否可以简单地作如是观呢?这是包括笔者和李如,以及很多有志于历史主题的艺术家所困惑的事情。在这里笔者不想简单地以所谓“国情论”来讨论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军事主题创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我想,从文化的逻辑和精神的意义来讨论现代中国历史主题作品和军事主题作品会更具理论性和说服力一些。

我们不妨以较之欧洲为“后发”的大国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从彼得大帝开始,发动以“欧洲为师”的伟大民族变革图强运动。它始于17世纪末。在这个时期,俄罗斯一跃成为欧洲强国,在文化上更是进入了伟大的复兴时期,一时间群星灿烂,大师林立。按照历史分期,俄罗斯这个历史时期,相当欧洲的“文艺复兴”加“启蒙运动”时期。虽然时间的序列上比欧洲晚了近两个世纪,但俄罗斯大致上是按照历史规律和文化逻辑走过来的。到了19世纪中期,俄罗斯的文化达到了高峰时期。由于文化的自信力,在这个时期俄罗斯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历史画家,如:列宾、苏里柯夫、魏列夏庚、瓦斯列佐夫、盖依、萨维茨基等等。今天他们的作品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民族的“圣经”,一代又一代地激励人民的精神,塑造人民的灵魂。

八里桥激战 布面油画 160cmx600cm 1997年 李如

中国作为一个比俄罗斯更为“后发”的大国,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二百年,历史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出现了很多伟大的人物。面对这些大事件,在新世纪的中国,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文化的逻辑,也应该涌现一批有志于历史画、军事画主题的画家,以“形象史”的方式去表现这些历史风云。不但应该如此,而且应该出现像列宾、苏里柯夫那样伟大的历史画家,用他们“文化圣经”般的作品来激励国人,提升国人的精神,塑造国人的灵魂。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这个时期的历史画主要是政治图解式的作品,没有历史画本体的价值,因此就理所当然地不具备历史性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了。

有鉴如斯,我坚定地认为李如的艺术和事业是很有意义和很有价值的。

如谓不信,请以作品和历史为证。

(二)

中国的现当代艺术(时间形态的),从20世纪40年代初,一直到70年末,体制性的主流艺术一直是被绑在政治和阶级的斗争之上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造就了“新时期”的文化艺术运动。这个文化艺术运动是以“批判艺术从属于政治”、“艺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前提而展开的,于是这个时期的艺术主题普遍的倾向就是疏离政治和逃离政治,出现了“物极必反”的现象,政治的主题和表达似乎成为了艺术的畏途了。这个现象的出现看似当然和正常,但却在深层意识上反映了中国此时在精神文化上的普遍问题——理性精神在结构层上的缺失,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精神意识和文化理念普遍简单、幼稚,永远达不到成熟和整合的状态,只能在两极之间折腾。整个20世纪,中国就是在这个文化精神非理性的现状中走过来的。

上 雷声远去 布面油画110cmx200cm 2006年 李如

下 走出泽地 布面油画180cmx150cm 2004年 李如

哈尼女孩 布面油画 100cmx80cm 2008年 李如

鲁迅先生 布面油画 195cmx165cm 2008年 李如

20世纪的早晨——邓小平 布面油画 100cmx80cm 2008年 李如

上 马克思和马克思的一次约会 布面油画 200cmx200cm 2008年 李如

其实按照艺术史的史实看,人类的艺术大致就是两个方向的诉求,一是审美的人生态度,一是广义的政治学。对于审美的人生态度方式的艺术,中国的文人写意画堪称典范,而广义的政治学诉求的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史中可以借鉴的资源则是少之又少。事实上,这方面的资源主要的来路是俄罗斯、前苏联和法兰西。对于广义政治学,或者是直接表达政治主题的艺术,欧洲的大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马尔库塞有经典的论断:

“只有成为了自律的艺术后,艺术才能和政治发生关系。”

什么是自律的艺术和艺术的自律?马氏的意思很清楚,即合乎艺术形式法则和艺术规律的艺术和出自艺术自由立场和真实态度的艺术。

所以说,马氏经典理论是将政治主题的艺术(历史学范畴)评价标准和价值标准都说清楚了。

李如多年来对历史画和军事画主题作品的创作和探索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综观李如近二十年的历史画和军事主题画的创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艺术创作是以主题不断深化和表达语言的本体性拓进的特征而发展的。李如首先是从精神意识的层面上对历史主题画和军事主题画发生兴趣的。李如曾说:“应该关注群体的人,广义的人,于是我开始关注战争和战争中的人。”这实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战争观——通过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精神来观照战争,思考战争。李如关于战争主题的思考比较集中地反映在《新世纪·无云的天空》这幅作品中。战争的正义性,一直是他的军事主题作品中的主导思想,虽然属于理想主义的范畴,但却是他必须坚守的人性和道德底线。这幅作品十分成功地体现出铸剑成犁,或者战争和刀剑的奖品翎羽让位于镰刀和犁铧的荣誉理想,这是战争的崇高目的。

在主题性作品(历史主题和军事主题)的创作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艺术作品与李如精神的某种契合,同时我们在作品中也感觉到了画家的精神的升华和人格的确立。

(三)

2006年至2010年,是李如在历史题材和军事题材创作迈入新的境界的阶段。他的作品《鲁迅先生》、《第二次国共合作》、《马克思和马克思的一次约会》、《雷声远去》等作品,不仅表征他的艺术思想的超越和成熟,同时也表征着他的艺术进入了当代精神的范畴。这是在美学思想和表达语言上的同步拓进。通过这几幅引人注意的作品,李如当之无愧地进入历史主题和军事主题表达的前沿。可以这样认为,他的这几幅作品不仅是对自己的突破和超越,同时也是具有时代高度的作品。这一批作品使李如的创作完全进入了“自律”的境地,从而使主题和表达语言、题材内容和绘画内容实现了整合。

下 亚丁湾护航 布面油画 200cmx400cm 2010年 李如

在《鲁迅先生》这幅作品中,李如将鲁迅形象的塑造推到了一个新的深度,表现出了鲁迅形象在精神性格上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他将鲁迅形象作为符号性人格的表达,很有层次感和深度感,而在语言上则既自由而又洒脱,在不经意的笔法中,达到了精神的把握程度。《马克思和马克思的一次约会》同样是一件具有思想高度的作品。在这幅作品中,李如的思想把握是超越“经史”范畴的,这是一个艺术家对思想伟人从自由立场出发的刻画。可以这样认为,李如的这幅作品是“马克思”形象新的诠释,从中我们可以读出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历史信息。《第二次国共合作》也是和《马克思和马克思的一次约会》异曲同工的作品,李如以超越的精神态度将毛泽东和蒋介石并列在一起,给予人的历史性的深思和感慨也是极其丰富而又深刻的,并且很有历史的悲剧情韵。

作为一个关注当代历史主题和军事主题的论者,我希望李如的创作不仅仅要稳定在这样的高度上,同时还要创作出更多具有这样水准的作品,从而构筑出自己足够大的艺术作品平台。

生命 布面油画 200cmx200cm 2008年 李如

猜你喜欢

布面油画军事
一张油画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詹克兢布面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张方白艺术作品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