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及其实践样态浅析
2011-09-07华红莲庄立会钱桂蓉
华红莲,庄立会,钱桂蓉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2.文山学院生化系,云南文山663000)
佛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及其实践样态浅析
华红莲1,庄立会2,钱桂蓉1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2.文山学院生化系,云南文山663000)
佛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的社会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理论分析上看,佛教文化中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于现代道德规范形成、道德精神生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实践方面看,当前佛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已经结合现代特征走向实践,其基本样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佛教办学形式进行的隐性道德教育(仅在台湾地区);以公益营队活动形式进行的非正式道德教育;以佛教文化旅游为载体进行的体验道德教育。
佛教文化;德育资源;实践样态
一、佛教文化界说
佛教作为一种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包括佛教组织、思想文化和仪式三种基本要素,它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文化包括佛教的思想、哲学、典章制度和佛教的文学、艺术等表现形式,以及在佛教影响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及伦理道德、教育、民俗等,还包括大量的特殊文化表现形式,如佛教饮食文化、佛教茶文化、佛教丧葬文化、佛教园林文化、佛教建筑文化、佛教服饰文化、佛教节日文化等等[1]。方立天教授指出佛教文化包含五个层次:信仰、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和风俗、民俗习惯。[2]
二、佛教文化与道德教育
(一)佛教信仰与道德教育
“因果报应”是佛教信仰的核心,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佛教人生观的思想基础。主要内容是宣传人生的命运是自身思想行为的报应,自作善恶,自受苦乐,个人承担思想行为的后果。佛教把因果报应用来说明世界存在和生命的基本理论,是支配人生命运的法则。[3](P55-56)人永远也摆脱不了“三世报应论”的循环轮回。一切恶因注定会变为恶果,一切善因必定会变为善果;若规避恶果,就先要规避恶因;若蕲求善果,就要从当下做起,行善业之道,为利人之功。只有心性本净,多行善事,多做善因,才能使人祛除恶性与贪欲之心,规避苦难之轮回,获得人生解脱之乐,取得坦然无惧泰然处事之功效。[4]一般说来佛教“因果报应”信仰的传播对象以佛教信徒为主,但是佛教信徒与世俗社会不是隔离的,他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会对世俗社会产生影响,有利于世俗社会产生“向善”的自发或自觉。
(二)佛教哲学与道德教育
佛教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人生解脱论,人生问题的解决是与周围环境相关的,因此佛教哲学又论及宇宙问题。同时,还存在主体如何实践以达到解脱的方式问题。因此,佛教哲学可以分为人生论、宇宙论、实践论三个方面。
从人生论来看,佛教追求人生解脱,最终归结为心的转化和超越,所以,最为重视心的作用。佛教对心性的认识论基础是佛性论,佛性即是人的本性,佛在心中。认为惟有持守一颗清静的心方能破除世人执著的种种贪欲、嫉妒、骄狂及其带来的诸如贪、瞋、痴等痛苦。“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惟有从人的本性出发,内求于心,静心静虑,方能使本性觉悟,以致顿悟成佛。[4]佛是佛教中的理想人格,强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提倡“即心即佛”,把成佛说成自我心性、心理、精神的内在转换,把对外在的超越转变为对内在的超越。这对和谐社会中人的内心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就道德教育而言,道德教育不仅是传递社会伦理规范的一个重要形式,而且还肩负着促进人的道德完善的使命,使个人得到发展与自由。而目前道德教育过度关注的是道德规范对社会秩序的作用,一度沦为社会管理的工具,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本体意义,导致人们的道德行为能力下降。佛教人生论中追求心的转化和超越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对道德教育的缺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宇宙论来看,缘起论是佛教阐明宇宙万法的基本原理。所谓缘起,是指一切都是因缘合和而起,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彼此都是互相依存的,“此有故必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揭示出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唇齿相依。另外,佛教中“依正不二”的思想也阐明了这个道理。“依正”即“依报”和“正报”。“正报”指生命主体,“依报”指生命主体所依赖的世界,即生存环境。佛教认为依报和正报是息息相关的,依报败坏了,正报则无法生存。用现代语言表述,也就是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是同一性的,如果生存环境破坏了,生命主体就无法独立存在。“依正不二”的思想中蕴含深刻的生态伦理观点,因此佛教对生存环境怀有崇敬和感恩之心,十分爱护,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和谐共依。佛教宇宙论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观点,可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直接资源。
从实践论来看,佛教的实践更多是与佛教道德伦理相联系,“去恶从善,慈悲平等,自利利他”是佛教的三大伦理原则。[3](P867-876)“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统摄佛教一切义理、戒律与道德观的核心,佛教称之为“七佛通戒偈”。它是佛教建构道德文化的根基。其内涵简洁明了,就是让人止恶扬善、弃恶行善,从心地上做自我改造、自我修养的功夫。对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它“不但具有客观监督的作用,而且更强调人们自己内心的约束,使他律性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性的道德规范”。[4]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平等慈悲”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是指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尊重,慈悲是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关怀。佛教强调所有众生一律平等,无高低之分,一视同仁。另外,男女平等这一思想对道德建设来说,有助于鼓励个人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提高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慈悲即“与乐拔苦”,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其痛苦,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同情、爱。佛教的平等慈悲观就是一种博大之爱。这种博爱不仅限于人类,而是涵盖一切有生之物。[3](P870-871)佛教的平等慈悲观念对人的道德发展而言,有益于鼓励人们扶危济困、严于律己,追求理想的至善境界,对于克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某种现实意义;对社会道德建设而言,则有利于净化社会、弘扬正气,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自然而言,慈悲精神有利于培养对自然的尊重与关爱。
“自利利他”,自利是指为自己的解脱而精进修行,由此产生善果自得其利。利他,是对他人有利,是为救济一切众生致力行善。大乘佛教认为,自己与他人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融合,因此,爱护自己的同时,也应该爱护他人。这种“自利利他”的精神,不仅强调个人积极努力地修养心性,而且还要自我省思,克服个人主义并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有利于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三)佛教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与道德教育
佛教的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戒律上,五戒十善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对五戒的扩展,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婪、不嗔怒、不邪见。从社会功能看,这些戒律有利于诚信、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另外“四摄”和“六度”也是佛教的重要道德规范,是佛教徒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四摄”包括:布施、爱语(即利用佛教教义对众生说法)、利行(指导众生修持)、同事摄(即深入众生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化)。“六度”中的“度”是济度、到彼岸的意思,即通过修养到达彼岸世界有六种途径和方法:一为布施,以度悭贪;二为持戒,以度毁犯;三为忍辱,对治嗔恚;四为精进,以防懈怠;五为禅定、避免散乱;六为智慧,以度愚痴。四摄六度中,除禅定和智慧外,都具有道德规范的意义。
(四)佛教艺术与道德教育
佛教艺术,是相对于世俗艺术而言的,它是在佛教影响或控制之下,以传达佛教观念,宣扬佛教教理,与佛教仪式相结合,为佛教活动或佛教宣传服务的艺术。佛教艺术涉及到包括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戏剧、文学等在内的各个艺术门类。[5]佛教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表达出来的哲理化、伦理化、艺术化等特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因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从而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参与功能。佛教艺术的文化参与功能具体体现在对大自然的参与,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参与,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参与。”佛教的“和合”、“圆融”等思想真谛通过艺术作品可以强有力地表现和传达出来,从而有助于和谐精神的培育,良好人文环境的创造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通过对佛教艺术的欣赏和感受,人们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文化的感染、人文精神的提升。[6]以佛教音乐为例,中国佛教音乐具有“远、虚、淡、静、清”的特征,旋律起伏不大,节奏简单,通过反复的唱颂、唱念,使内心的情感、情绪平静,从而获得一种清静自在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和谐。
(五)民俗、风俗习惯中的佛教文化与道德教育
受佛教文化影响的民俗、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教育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以庙会为例,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式,是从古代乡村的宗庙祭祀和社祭以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然后加入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娱乐形式,自明、清以来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增加了商贸功能,从而成为广大民众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7]。调动和集中社会感情是庙会的基本功能。如果能扬弃传统庙会中迷信的成分,将佛教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规范加以引导,对调动和形成新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
三、佛教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样态
(一)以佛教办学形式进行的隐性道德教育
以佛教办学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样态集中于台湾地区。这里所说的佛教办学,是指广义的佛教教育,广义的佛教教育是因应佛教的道德教化与入世的终极关怀,并兼及考虑宗教永续性发展之所需,将教育的外延扩展到信仰者以及非信仰者的社会教育。[8]通俗来讲,佛教办学就是佛教团体兴办的学校,是正式的教育机构,从形式上看属于社会教育而非宗教教育,只是以宗教精神来实践教育之理想,除了传播知识外,注重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强调人心的教化与启迪。[8]虽然在学校中不宣教,但是佛教文化以一种“潜在课程”的形式贯穿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学环节中,对学生人格道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台湾地区很多佛教团体创办了众多的正规教育,比如佛光山、法鼓山、台湾佛教会、慈济基金会等。以慈济基金会为例,慈济基金会兴办的正规社会教育囊括大学、技术学院、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完全化。慈济基金会的宗旨是推动净化人心,慈济教育以“慈悲喜舍”为校训,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为目标,充分体现了佛教的人文关怀。这类正规教育机构是佛教积极参与社会的表现,其化世导俗的功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仅慈济大学就有学生2200多人,华梵大学也有学生3800多人,佛光大学有2100多人。佛教办学,不仅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对于广大社会公众的“布施行善”也起到教育的作用,比如南华大学和佛光大学的创办,是佛光山教团向社会发起“百万人兴学”活动,劝募社会善心人每人每月捐助一百元,为期三年以筹集办学之资。这不仅劝人向善,净化人心,而且形成了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对社会的道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以公益营队活动形式进行的非正式道德教育
以营队活动为特征的非正式道德教育是目前佛教文化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无论在台湾还是大陆,这种方式都极为普遍。这些营队活动主要由佛教教团组织,属于公益性活动,多数不收取费用,通常目标明确,主题鲜明,面向各种社会群体,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参与性高,一改传统学校道德教育说教、灌输的方式,以体验为基础,将道德教育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强调环境或设置情景对道德体验的诱发作用。无论从教育理念还是教育形式上看都是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积极补充,对完善社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以佛教文化旅游为载体进行的体验式道德教育
佛教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虽然关于佛教文化旅游的界定尚未取得共识,但是佛教文化旅游中个体对佛教精神内涵的体验以及个体对自身精神提升、人格完善的追求已毋庸置疑。现在,佛教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现在的佛教文化旅游存在鱼龙混杂、真伪参半的局面,但是,以佛教文化旅游为依托,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旅游者起到间接道德教育的作用。例如北京慈航远洋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的“三宝缘”心之旅佛陀圣地巡礼,是以参学旅游的形式在国内外佛教圣地展开,对象主要是企业家、企事业单位领导,全程聘请僧众引导答疑解惑,目的是透过各处名山古迹外境的触动和圣贤崇高伟大人格魅力的影响,让参学者融入自然,洗涤心灵,获得智慧,消除烦恼,彼此尊重,构建和谐。
表1 大陆地区2009年部分佛教夏令营概况
[1] 祁祁.佛法、佛教、佛教文化概念界定[EB/OL].http:// www.bolg.sina.com.cn
[2] 方立天.佛教文化的内涵与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7-58.
[3]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4] 唐爱民.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30-33.
[5] 夏博宁.论佛教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积极意义[J].文化殿堂,2009,(12):67-69.
[6] 夏博宁.试论佛教艺术的文化参与功能[J].大舞台,2009,(6):33-34.
[7] 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55-60.
[8] 施乃瑜.宗教传播与化世的新范式——佛教在当代中国具办高等教育之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Buddhism Culture and Its Practice Modus
HUA Hong-lian1,ZHUNG Li-hu2,QIAN Gui-rong1
(1.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 Scienc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 2.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663000,China)
The Buddhism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ocial moral education.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Buddhism culture and those resources are instructive for developing the modern moral norms and moral spirit.From the practice aspect,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Buddhism culture have already used in practice and the practice modus include three aspects:recessiv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Buddhism schooling(only in Taiwan area),unofficia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the public camp action and the experienc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Buddhism culture traveling.
Buddhism culture;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practice modus
book=49,ebook=24
B948
A
1674-9200(2011)05-0049-05
(责任编辑 杨永福)
2011-05-02
云南省教育厅基金“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与佛教文化景观设计关系研究”(09Y0134)。
华红莲(1978-),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