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分析
2011-03-20赵云龙赵建新
赵云龙,赵建新
(1.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092;2.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平民化趋向,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年龄和社会等因素影响外,对本民族成员、本民族文化产生的“认同”以及不同民族学生互相交往而产生的文化冲突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也存在问题,需要给予关注。
一、自信与自卑交替
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环境恶劣、地域阻隔和交通不便的边疆地区,与汉族居住的沿海和中原地区相比,存在谋生发展条件差、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短缺等劣势。因此,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存在民族和地域的差异。1995年李秋洪先生对广西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居住县的民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占本民族被调查者人数比例分别为:壮族12.1%,苗族1.5%,瑶族3.2%,侗族0.8%,[1](P32)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较少。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考取大学将带来强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由此推测,强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如李玉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显示:新生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最低,且在躯体化、敌对、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与其他年级存在显著差异。[2]
与自信同样显著的是自卑心理的普遍存在,并且往往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比同龄汉族大学生有更多的焦虑、抑郁、封闭等负性情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这一时期是继青春期之后对“自我”关注很强烈的又一时期。由于人际交往的扩大,大学生容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比较而对自己的能力、性格等形成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及基础教育状况等方面都与汉族大学生存在客观差距,这一系列的差距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体验,由此产生自卑心理。韩有忠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提高,大学学费标准逐年趋升,来自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3]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原有的对本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后续发展起来的对其他群体的认同感发生冲突,会给个体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自信与自卑的交替会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长期的“理想我”与“现实我”的不协调诱发个体启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来逃避焦虑,而不成熟防御方式的运用与心理健康程度呈负相关。
二、封闭与开放并存
首先,不同文化价值取向间的冲突是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封闭的主要原因。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逐水草而居,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互通往来相对较少,在这样松散的社会群体中成长起来的个体更倾向独立自主,不愿遵从群体的压力。相对而言,汉族的居住则比较稳定,多户人家聚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意识较强,比较注重代际往来和人际关系。因此,长期以来形成强烈独立意识和淡薄依从观念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相比,更难以适应大学这个新环境。当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民族差异时,往往把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他民族的“排斥”当作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焦虑和痛苦,因此,容易形成自卑和封闭的民族自我意识。王沛等关于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在解释心理健康的变异量时达到26%,说明导致心理健康发生问题的原因中,民族认同占了26%。[4]另外,早期经历中形成的“民族认同”会在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因文化冲突而得到“加强”或“减弱”,这种不协调或者是消极的“民族认同”与失范感、社会孤立感和文化分离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5]韩丽霞也认为,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心理调适过程。[6]
其次,角色易位产生的心理落差和抑郁情绪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封闭的又一原因。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认知,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学往往是尖子生,是学校和家庭的核心,可以充分体验到优越感、自豪感和价值感,而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却发现核心地位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孤独感、失落感和自卑感,进而开始怀疑自己,贬斥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容易形成抑郁型人格。研究表明,大学生抑郁水平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抑郁程度要比汉族大学生要重。[7]抑郁情绪给他们带来生活无意义感和自我无价值感,逃避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因比较而产生的焦虑和痛苦。而逃避、封闭会加重抑郁程度,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可能会自杀。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恋爱观上。大学生处于青年发展的中期,即恋爱阶段,其身心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性机能和性心理走向成熟。社会与心理成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而他们有了与自己倾慕的异性谈恋爱的心理需要,并常付之于行动。近年来,民族间政治、经济上的交往,教育的普及,交通的改善,现代传媒的普及以及外出求学、打工者的示范,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婚姻恋爱观念是一个民族总体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分析,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婚恋观上深受汉族影响。研究发现,在择偶标准和情感态度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已经非常相似。[8]
当然,少数民族大学生谈恋爱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受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而恋爱的自由度要小得多。另外,少数民族学生比较认同“老乡恋”。
三、人际交往技巧的普遍缺乏,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尽管大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交往和参与愿望,但这方面经验和技巧的普遍缺乏,常会产生少数的社交活跃分子和大多数人交往相对狭窄的状况。从发生频率的角度以及影响程度来看,影响大学生心理的生活事件中,受人误解或偏见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五位,说明人际关系的困惑和交往障碍是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调查得出:有12.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其中有部分同学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得分很高(超过20分),说明这些同学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出现较为明显的人际关系障碍。相关研究也表明,由于偏远闭塞且长期受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影响,形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血缘和乡土意识浓厚,本族认同感强,从而趋向封闭保守的心理。在这样封闭而单纯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会产生社会视野较为狭窄,交往较为被动,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不善人际交往等负性问题。[9]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汉语不过关。尹桂丽等老师的调查显示,在新疆八所高等院校的被调查的民族学生中,在说汉语时有49.1%的学生“常常会紧张不安,害怕出错”,14.9%的学生“不知道怎么说”,只有35.3%的学生“尽量多说,不怕说错”,其中前两项合计达64%;对学生自觉利用目的语环境的积极性的调查数据显示:16.4%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利用目的语环境,82.3%的学生选择了“不会主动和说汉语的人交流”。[10]二是早期生活环境与教养方式的影响。从教养方式上看,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且远离村镇,再加上家庭结构的影响,少数民族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因此,也就很难通过同伴交往,在同伴群体中养成遵从规则、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谅解他人、宽容他人的个性。三是民族同一性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都是不发达地区,进入大学他们体验到的将是更为明显的陌生感和两种生活环境之间的强烈反差,于是自卑感和封闭的民族意识就随之产生,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会表现出多疑、固执、紧张、焦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对于维护一个民族的团结和繁荣无疑是有益的,但对于个体的文化适应的心理过程所起的往往是阻碍作用。
四、其他人格特征
大学生人格特征存在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民族学生本身的生活环境也使其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内外向(E)维度得分和掩饰性(L)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神经质(N)维度和精神病性(P)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11]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师范生16PF比较可以看出,男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乐群性高于常模,女性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紧张性等个性因素与常模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乐群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世故性、实验性方面与师范大学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在聪慧性、有恒性、幻想性、世故性、紧张性方面与师范大学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12]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E量表、L量表和N量表的平均分高于新疆汉族大学生平均分水平;而P量表的平均分则低于新疆汉族大学生平均分水平。[13]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特殊的年龄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最为关键的时期,许多人生和生活问题都要在这一时期出现,因而引发了相关的心理问题;二是社会转型。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阵痛会对年轻的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三是民族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民族会对本民族的成员、物质和精神文化产生认同,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具有双重的民族认同,即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所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的放矢。
[1]李洪秋.广西民族交往心理[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李玉雄.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广西高校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6):167-170.
[3]韩有忠.新时期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2009,(6):50 -52.
[4]王沛等.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8 -41.
[5]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1):83 -88.
[6]韩丽霞.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3):96 -98.
[7]马锦卫.略论高校民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增刊):201-203.
[8]何雪娜,何克.当代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跨文化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2):59-62.
[9]李燕辉,李辉.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8,(3):20-22
[10]尹桂丽.影响新疆高校汉语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因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118-119.
[11]迟希新.东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查报告[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84 -187.
[12]张有平,等.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2):27-29.
[13]朱强,等.某大学维吾尔族学生个性研究[J].中国校医,2005,(9):2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