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首问”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1-09-06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221116张逢成

地理教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岩石圈小朵物质

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221116) 张逢成

所谓“首问”,是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者一个教学时间阶段进行教学时,首先提出的问题,或者说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教学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因此,“首问”具有相对性。它可以是一门学科第一课教学时提出的有关学科概念的问题、学科分支划分的问题和所要学习的知识框架构成的问题;它可以是一章、一节、一段、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当然,从教学内容单元的角度来看,“首问”更多的是指前面表述中的后一种情况;从教学时间阶段的角度来看,“首问”更多的是指一节课开始时首先提出的问题。它可以是一节课开始时的第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节课开始后首次呈现的若干个问题。

“首问”具有相对性,不仅体现在以上方面,还体现在它是与“续问”和“追问”相比较而言的。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教学探究因问题而引发。“首问”先行提出,“续问”和“追问”必然紧随其后。如果“首问”与“续问”或“追问”内容相连,意义相关,前后衔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就形成问题串。教学过程中,问题串的使用,有利于教学探究层层递进,步步生成,环环相扣,渐行渐深,使学生的思维逐步逼近学习内容的本质和核心,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变通性等品质大有补益。

如果把一章、一节、一段、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看作一场戏剧,那么,“首问”就是开启这场戏剧序幕的绳索、链条;如果把一章、一节、一段、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看作一首歌曲,那么,“首问”就是演唱这首歌曲定音定调的第一句。因此,“首问”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所谓:问出门道,课堂有效;问得巧妙,课堂高效。

根据其功能和作用的不同,“首问”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明晰对象,构建框架型

这样的“首问”往往出现在一门学科刚一开始教学的时候,或这门学科的分支学科刚一开始教学的时候,或一学期开学的时候,或某一章某一节刚一开始教学的时候。它可以是教师启发学生回答,也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

例如,地理教学的第一节课就可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地理学划分为哪些门类?初中阶段或者高中阶段,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又如,在学习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时,可提问: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我们要学习哪些人文地理知识?……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明晰学习的对象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的框架。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般报纸头版上都有栏目导读,电视报上有电视剧剧情简介,电视连续剧每一集结束后往往会介绍下一集的概要、显示几个动人的镜头等,当我们看过这些“栏目导读”、“剧情简介”、“下一集的概要”、“几个动人的镜头”后,就会产生一种欲知详情的欲望。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结构性认知失调所致。

通过“首问”,让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第一课上就概略性地了解一下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在每一章、每一节学习之前先纲要性了解一下这一章这一节的知识要点,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粗略的思维图。有了粗略的认识,学生就会形成结构性认知失调,产生进一步探究下面详细内容的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型

这类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先创设一个情境,由情境而形成悬念,因悬念而提出问题,从而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热情。这类“首问”在教学中最为常用。

例如,进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内容教学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到美洲用了37天,1493年第二次去,用了21天。两次去同一个地方,为什么用时相差较大?

前面的知识点学习过后,过渡到下面的知识点教学时,也可以采用这种创设情境、制造悬念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昼夜交替和时差”这段内容教学时,在介绍过“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后,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过渡到“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点的教学:

1522年9月的一天,当航海家麦哲伦和他的继承者18名水手用了近3年的时间,历尽艰辛,驾着“维多利亚号”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踏上西班牙的海岸,欢呼雀跃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一件惊人的事情:《航海日记》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归来的这一天是1522年9月6日,而在西班牙的日历上这一天却是1522年9月7日。为什么《航海日记》上记录的日期比西班牙的日历上的时间少一天呢?

三、循题探究,直奔主题型

一章的标题、一节的标题、一段的标题,一般是对这一章、一节、一段内容的高度概括,表明了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标题一般为陈述句。教学时,变标题的陈述为疑问,成为一章、一节、一段内容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可以使教学直奔主题,切中要害,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例如,“全球气候变化”一节内容有“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三个小标题,在介绍三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分别首先提出以下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什么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哪些?”这三个问题,突出了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本节内容教学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由这三个问题可以衍生出其他的问题,但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而不能率性而为,信马由缰,离题万里。

四、探寻“文眼”,开宗明义型

不管是一章的标题、一节的标题,还是一段的小标题,标题中的概念往往是这一章、一节、一段内容的核心概念,即所谓的“文眼”。教学一开始,针对标题中的核心概念提出问题,通过探究,使学生迅速明确标题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直接切入主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有助于教学的深化和拓展,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饶有趣味,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面对问题抓住根本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应首先提出什么是“宇宙”;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应首先提出什么是“循环”,什么是“水循环”;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应首先提出什么是“农业”,什么是“区位”,什么是“农业区位”,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等。

五、搜索信息,及时铺垫型

课堂探究是建立在占有一定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学习新知识是建立在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前提之上的。因此,一节课或一段内容学习之前,应通过“首问”促进学生或复习旧知、或搜索信息,为下面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和准备。

例如,在学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部分内容时,应首先提出以下问题:依照“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观察、想象、推测:哪部分是岩石圈?岩石圈由什么物质组成?分几类?各类各是怎样形成的?

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要探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生应首先清楚岩石圈的范围和物质组成。岩石圈的范围第一章已学过,因此,设计“哪部分是岩石圈”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教学研究对象,使教学直接切入主题,而且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为同化下面的知识,作好应有的知识准备。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是岩浆、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相互转化的过程。不明白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成因,就难以从根本上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类岩石的成因在前面学过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中有所涉及,但并不系统、明确。依照示意图“观察、想象、推测”,是因为图中具有三类岩石成因的信息。所以,依照示意图“观察、想象、推测”三类岩石“各是怎样形成的”的过程,就是一个收集信息、回忆旧知的过程,一个将示意图上的信息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相联系、相融合,进一步概括、提炼、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一个为解决下面的问题铺路搭桥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锻炼同学们的观测、推理、想象能力的过程。

解决了以上问题,就为解决以下问题做出了应有的铺垫,使下面的问题解决成为可能:根据图中所示箭头的指向,区分岩石圈物质运动和转化途径的不同,说出岩石圈物质循环有几种类型?根据上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途径和类型,归纳概括:什么叫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对人类来讲,岩石圈物质循环有什么意义?在学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解决了哪几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有哪些收获?

六、模拟真实,应用缺乏型

中国有句老话,叫“书到用时方恨少。”“用”就是运用,就是要解决问题;“少”就是缺少、缺乏、缺失;解决问题时,要“用”的知识多,而实际掌握的知识“少”,这就形成认知冲突;“恨”就是在这种“用”与“少”的认知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句话正好给我们指出了一种很好的形成认知冲突、提出“首问”的方法。这就是在学习一段内容之前,先创设类真实事件或者类真实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感到所学的东西不够用,就会萌生出要学习新的知识解决眼前问题的冲动。

例如,在对初一学生进行等高线的教学中,有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小朵同学周末去鸡冠山风景旅游区游玩。在前一天晚上,她想先找一张鸡冠山风景区的地图,在上边画出游览路线。可是她没有找着旅游地图,只找到了一张描绘鸡冠山地形的等高线地形图。于是小朵求助于你,希望你能根据她的要求,在这张等高线地形图上标出游览路线。

小朵对游览路线的要求如下:

清晨,从登山出发点启程至鸡冠山山脚,开始往上爬。由于天气炎热,小朵希望上山的路上有较多树木遮蔽日光,并且选择坡度较大的路线,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到达主峰鸡冠山开始游玩。下午两点左右开始返程。由于午后气温转低,小朵决定选择日光较充足的路线,同时,由于经过了一天的游玩,体力有所下降,因此小朵希望下山的路最好能平缓一些。最后,在傍晚六点左右回到登山出发点。

这样的教学设计,极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等高线知识的热情。

我们在教学中有一种习惯,就是总喜欢把“学”放在前,把“用”放在后。总是要先让学生把一部分知识学完,告一段落,然后再去用。可是这样一种安排,既不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也使我们丧失了一个大好的形成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机会。我们应该尽量想办法把“用”提到前面来,让它早一些和学生见面,让学生早一些进入“用”的氛围中来,让他们先碰碰“钉子”,感到“知”和“学”的缺乏。让他们从“用”的角度来看待要学的东西,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首问”,是开启一场戏剧演出序幕的绳索,是演唱歌曲定音定调的第一句,是牵动机车隆隆向前的火车头,是打开电视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画面的按钮,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首问”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充分准备,深入思考,精心设计;要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因需而举,因时而动,形式多样,富有变化,充满情趣;要让学生因“首问”的奇巧而思学、乐学、好学、善学,因“首问”的高妙而使思维走向深刻、广远、崇高。

猜你喜欢

岩石圈小朵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四章 坚硬的岩石圈
安小朵的尖叫
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相关断裂的岩石圈磁异常分析
麦小朵变成了小猫咪
麦小朵变成了小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