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生产管理社会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011-09-05□李强
□李 强
(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烟台 264005)
一、引言:发达国家生产管理的社会化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资本对劳动雇佣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资本对劳动的指挥和协调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基本的特征。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这种资本对劳动的权力表现得最为突出,企业的生产管理,即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完全由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来安排,企业经营管理具有明显的独断性和封闭性,其他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没有参与的权利。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单纯依靠资本家个人的指挥和安排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开始出现明显的社会化趋势。张蕴岭(1983)将这种趋势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个别企业间生产管理的社会协作性和联系空前加强,二是独立的社会性管理专业机构大量出现,三是直接的社会管理和调节深入发展[1]。
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的社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客观历史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是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由福特制向精益生产再向大规模定制方式的转化,企业内部分工更加精细化、复杂化,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这促使生产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不同岗位间重新分配,相当数量的员工重新获得部分生产管理权;二是各种形式的生产外包、生产性服务外包得到充分发展,生产性服务组织成为整个社会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国家对于生产过程的参与和干预继续加强,日益介入到社会生产的所有环节和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形成无所不在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对经济运行过程、状态和结果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本文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与生产管理社会化的协同演化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两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社会化进行了新的概括。
二、生产组织方式与生产管理社会化的协同演进
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经历了由福特制到精益生产模式再到大规模定制方式的转换,每一次转换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的权力结构,使得生产管理权力在企业内部不同管理层次之间进一步分解,并更加注重与外部协作企业之间相互适应,生产管理呈现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社会化特征。
在福特制生产方式之下,生产管理和协调的职能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分散化,单个资本家对于生产过程的直接管理和控制逐渐让位于各个事业部、职能部门对于生产过程的安排和协调。整个生产组织的稳定运行要求各个职能部门以协调的方式共同完成,必须建立跨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来进行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资金管理、对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进行协调等,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十分明显。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的社会化特征初步显现。
丰田生产方式包括消除浪费、多品种均衡生产、持续改善以及等级制外包等特征。与福特制生产方式相比,更加依赖员工的多技能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因此生产管理权力的一部分向一般员工转移,一般员工具有更多的对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的控制权。同时,持续改善则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活动更加具有协调性、开放性和社会性。而等级制外包又把对于生产管理的协调过程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使得企业内部的个别生产管理成为相关企业群体整体生产管理的一部分。丰田生产方式的特征表明,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的社会化以及这种社会化由企业内部向更大社会范围的扩展。
大规模定制方式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一方面,与福特制相比,企业的生产管理权力进行了明显的重新配置,即多技能并具有一定生产决策权的工人替代了福特制下低技能、可互换的劳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行监督、调整作业过程中产品生产的节奏和质量等,提高了基层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些具有一定生产决策权的个人一般被称为“知识工人”,其中包括企业的科研人员、工程人员以及其他技术工人[2]。由于知识工人的工作带有自我控制的特征,要真正发挥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作用,就必须依靠这些工人对于企业生产决策的参与,甚至工人的自主决策,这种管理方式也被称为参与式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相关研究表明,参与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技能,提供高水平的激励,增加企业的产出效率,减少工人对生产变动的抵触情绪[3]。对于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企业的研究也证明,员工参与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4]。
另一方面,制造商与外部供应商之间在产品开发设计、信息交流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与信任关系,双方可以在技术上互补,在资金上相互支持,共同分担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成本等。生产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体现和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之间紧张关系以及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关系,为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真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对生产性服务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了。Greenfield,H.I.于1966年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producer services)这一概念,指的是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的中间性服务,其范围包括法律、会计、金融、保险、经纪、培训等专业服务产业。他认为,服务业与生产之间的不断加强的关联性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生产性服务对于企业内部专业化部门的协调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整合以专业化为特征的工业经济的重要纽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化,它们对于生产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5]。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制造业,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75%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经营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见表1)。从表1中不难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从1980年持续增长,并在20世纪最后10年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而2000年以后则开始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
表1 部分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按照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比重将不断增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表现了这一点。同时,服务业的内部构成比例也是不断变动的,呈现出生产性服务业比例不断增长的趋势。一般来说,服务业发展的初期,商业旅馆饭店等消费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其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消费性服务业比重可能由上升转为下降,而运输仓储邮电业、金融保险不动产和工商服务业的比重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当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以后,服务业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由金融保险不动产、工商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来拉动。以美国为例(见表2和表3),从1950年到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1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和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同期呈持续下降的状态。同时,在服务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其增加值变动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面向个人提供的消费性服务比重有所下降,社会性服务的增加值比重相对稳定,而生产性服务比重增长较快,由1950年的26.6%增加到2005年的41.2%,并且在20世纪最后20年时间增长最为迅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不断增长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增加是同步进行的,成为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器和社会的稳定器。表3显示,从1950年到200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了33个百分点,达到81.9%,而同期农业和工业领域就业人数比重则大幅度下降。在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也在进行调整,其中消费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增加,而社会性服务业就业比例在1970年以后基本保持稳定。
表2 1950—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及服务业内部增加值构成(%)
表3 1950—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及服务业内部就业构成(%)
总之,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在产业结构不断演变过程中,服务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和持续的增长。因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和内在本质的研究就不能不成为理论关注的重点。
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因及服务组织的社会化本质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保险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以及技术与商务服务业等方面(见表4),而这些服务部门的成长都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基础上。
筹集资本和规避风险的双重需要刺激了金融保险业的不断扩张。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各个企业的存款和社会个人的闲散资金,并根据收益和风险相平衡的原则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重新分配资金,客观上打破了部门间、地区间以及经济单位间资金流动的界限,形成了对企业生产和经营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自发协调的机制。金融服务业的价格发现功能、流动性满足功能和风险分散功能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相应的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已经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社会调解组织。
从技术上来说,信息产业建立在各种科技创新基础上,如电传机、电视、多媒体计算机以及通讯卫星等现代通讯工具等,但科技创新只是提供了信息产业发展的物质可能性,促使其作为一个经济部门高速成长的现实原因还在于社会分工不断深化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管理上更多的社会协作和联系的需要。换言之,当现代通讯工具、大型电子计算机、数据储存与加工系统等新兴技术用于企业生产管理的社会协调和联系时,科技才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信息产业才真正发展起来。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生产管理社会化发展的催化剂,使得企业之间、企业与独立化专业机构之间生产管理的协调和联系有了可靠的物质和信息基础。建立在科技革命基础上的信息产业与生产管理的社会化发展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和互动的关系。
房地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极高的社会服务性产业。房地产业不仅是满足人们“住”的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企业中间服务投入的重要构成部分,生产、办公地点的建设或租赁是企业顺利运转的必要前提。专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包括土地、资金、设计、建设以及营销等),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房地产产品。与生产企业自主开发相比,具有专业化、规模化和低成本的优势。房地产业作为一种以社会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产业,其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险业以及各种技术和商务服务机构的支持,因而就其本身来说,也是生产管理社会化的产物。
各种独立的技术和商务服务机构,如管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技术研发公司等,是现代技术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过程中生产管理日益复杂化的结果。在现代技术和分工条件下,企业生产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除了直接的生产过程以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结构配置和调整、市场情报收集和分析、市场营销、产品战略、法律事务、公共关系以及职工的培训等,而这些职能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密集和规模经济的特征决定了这些职能最好由独立的专业机构来承担。单个企业难以承担其高昂的初始投入,即使部分企业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职能,也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适应企业生产管理复杂化和节省费用的双重需要,这些多专业化的生产管理职能不断从个别生产管理过程中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专业化技术和商务服务机构。这些专门机构虽然在形式上作为一种独立的个别社会职能机构而存在,但它们所提供的服务却是众多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在客观上成为生产管理的社会协调组织。
总结起来,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和协作程度的不断提高催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而这些服务组织内在的社会化本质则满足了资本主义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对于生产管理协调的需要。
五、结语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推动生产管理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本质上,分工形式、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及劳动方式都属于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属性的中间范畴,是生产力作用于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连接体。因此,生产管理社会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不仅仅促进了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权力的重新分配,而且由于企业间分工协作的高度发展,产生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生产管理协调的需要。企业生产外包网络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企业之间生产管理相互协调的产物。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使企业生产管理中越来越多的职能转由这些社会性机构来完成,则是在生产外包发展基础上生产管理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1]张蕴岭.战后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社会化的新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5).
[2]Daniel Lee Kleinman,StevenP.Vallas.Science,Capitalism,and the Rise of the“Knowledge Worker”[J].Theory and Society,30:451-492,2001.
[3]Jean T.Turner.Participative Management:Determining Employee Readiness[J].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in Mental Health,Vol.18,No.5,May 1991.
[4]S.G.Redding and S.Richardson.Participative Management and Its Varying Relevanc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3 No.2 January 1986.
[5]Greenfield,H.I..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M].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6]Katouzian,M.A..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Sector:A New Approach[C].OxfordEconomicPapers, 22,362-83,1970.
[7]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机制[J].财经论丛,2008,(3).
[8]陈凯.美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软科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