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巴松Vibrato技术

2011-08-31■王

群文天地 2011年17期
关键词:颤音管乐表现力

■王 冬

巴松管又称低音管,称大管,其意大利文Fagotto的原意是一捆柴,是木管乐器中双簧乐器家族的成员,它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十八世纪的时候它就成为管弦乐、协奏曲及室内乐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十九世纪,巴松管演变成现今的形象。巴松管有着独特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并可以演奏出多种多样的音乐特色。巴松管的各个音域都各有特点:低音浑厚,中音甜美,高音具有戏剧性色彩。巴松管里也包括低音巴松管,这是巴松管的一种变形乐器(也称倍低音管,Contrabassoon),比巴松管音域低一个八度。

巴松管的演奏技巧大致分为:舌奏、指法、大跳音程、震音与颤音等。

关于巴松颤音技术,我想分四个方面来说:一、颤音的定义;二、关于颤音的不同看法;三、正确颤音的方法;四、要根据音乐形象正确地使用颤音。

一、颤音的定义

颤音是指在一个固定的音高上,采用一种手段使这个音反复交替、变换音高或者强弱,从而产生一种声音波动。这种波动应该是规律均匀的振动,它能加强音色的修饰,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颤音是属于一个人音乐个性范畴的,因此它是受演奏者控制的,是演奏者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有选择地、谨慎地使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二、关于颤音的不同看法

部分巴松演奏员认为掌握运用颤音演奏技巧,可以加强音色的修饰,丰富音乐的表现力,因此持这种见解而在巴松演奏上使用颤音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另外,也有人认为,由于颤音是变换一个音的高低和强弱使其产生波动的演奏方法,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音准和管乐演奏的平稳性,是不主张使用这个技巧的。澳大利亚演奏家乔治·德费斯就是持这个意见。当然世界上不少管乐演奏家,特别是一些铜管和黑管的演奏者,是不采用颤音手法的。但作为一名演奏者,我们应该借鉴一定的声乐演唱艺术,提倡在巴松演奏中使用颤音技巧来加强音乐中歌唱性旋律的表现。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在演奏中不使用颤音就缺乏表现力,或者缺少歌唱性。管乐器不像弦乐器,许多演奏者不用颤音,同样能表现管乐器的色彩感和音色美,它的那种朴实美更富于表现力,就像黑管所演奏的乐曲,我们绝不会因为它不使用颤音而感到它缺少表现力。因此,在对待巴松使用颤音这个问题上应该不带任何偏见为宜,一切应从音乐内容考虑,应从表现效果去看。

比如照片,最早只有黑白色彩,后来发明了彩色照片,丰富的色彩所表现的真实美,博得了大家的喜欢,但是我们也不能就可以说黑白照片从此就被淘汰了,许多艺术照片不都还在使用黑白色调去表现它吗?黑白色更富于艺术性的表现,我们的国画创做出了那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不都是采用黑白色调表现的吗?我们说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油画和国画都可以创作出非常好的艺术作品,只是表现手法不同罢了,我们在演奏中使用颤音和不使用颤音,也和这个道理一样。

三、正确颤音的方法和训练

巴松演奏中使用颤音有三个办法:唇部、喉部、腹部。

捷克大管演奏家科莫罗斯本人是用唇部颤音的,他认为用唇部颤动能更好地控制频率,但他比较开明,在他的教学中并不制止学生用别的方法产生颤音,也从不主张学生一定要学他的方法,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感受去学习适合自己的方法。

从物理原理来看,颤音用唇颤动在簧片上造成压、放的交替,实际上是上下的运动,是用嘴唇在簧片上一压一放产生的波动。我们都知道包括巴松在内的任何乐器都是反对过多地增加嘴的压力,而且这种压、放的交替是最容易破坏口型的稳定性。同时,这种方法是用音的高低的交替而产生波动,对音准有不好的影响,所以说这种用嘴唇颤动发出的颤音,有不足之处,我在演奏和教学中是不提倡学生用这个办法的。

另一种办法是用喉头颤动制造颤音,用喉头颤动频率容易过快,难于控制,表现力单一。过快的颤动频率,经常给人一种演奏者过度紧张的哆嗦效果,用喉头发颤音会造成喉头紧张,任何管乐演奏都是反对喉头有紧张状况出现的,因为喉头紧张是决不会产生优美的音色,所以说这种方法更有不足之处。

最后一个产生颤音的办法是用腹部,我们通常叫气颤。这种方法是由腹部控制气流,使其产生强弱的交替,当然多少也有一些音高低的交替,但它主要是强弱的交替,这种方法能使音量加大,表现近似人声,富于歌唱性。因此,我认为巴松演奏上采用这种方法是比较完善的。

颤音的训练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颤音是一种个性很强的东西,因而是不可能完全通过教学来掌握的,像小提琴演奏家海菲兹就说过:“我总坚信揉音是属于一个人音乐个性范畴的,不管是热情豪放的还是冷漠压抑的揉音都表现一个人的音乐气质,看多少是属于天生的,是自然形成的。”对于这种见解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当一个人内心有了一种强烈表现音乐内容的愿望,而且他对待音乐又是非常敏感,那么当他受到其他表演艺术的影响时,特别是声乐艺术影响,他就会自觉和不自觉的形成自己的颤音表现手法,这也就是海菲兹所说的“音乐个性”,因此在日常授课中,应当把任何演奏技巧包括颤音技巧都看作是一种手段,而重点应该放在启发演奏者的音乐理解力和表达音乐形象上去。只要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些有才能而且善于表达音乐内容的学生,他们通常比只是集中于机械的掌握乐器技巧的学生更快的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掌握一些表演手法,因此对待颤音技巧更应当强调自然形成。我个人在教学中就从不主动教授颤音,但不少学生到了高年级后,随着理解力的日渐加强和表现力的日益丰富,都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颤音技术,其中不少人还运用地非常不错。

在教学中也有另一种看法,比如大提琴家莫里斯·艾森伯格主张:“当学生一有学习揉音的要求时就应当教给他们,我们不应该使他们失望”。但是我认为弦乐器和管乐还有不同之处,世界上没有一个提琴家是不用颤音的,但管乐就可以不用颤音,以优美多变的音色来表现音乐,而且更重要的是管乐在发音上要比其他任何乐器更复杂更难掌握,没有很好地掌握口型、呼吸、运指等技巧而过早地练习颤音,往往容易在其他方面造成一些技术上的错误,因此管乐学生应该用相当长的时间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把修饰音色放在首位。在巴松教学中,不少学生会本能地找到自己颤音的方法,也有些学生由于音色和音准上存在问题而企图使用颤音掩饰,从而形成了一种与音乐表现格格不入的恶习,教师就应该教授他们迅速改变这种不好的习惯,但不应该制止那些有掌握能力学生的要求,应该教授他们正确地学好这门技术。正如艾森伯格所说的:“不应该使学生失望”。

要正确掌握颤音技术,教师的重要工作应该是启发学生形成一种均匀摆动的概念,科莫罗斯专家就曾经训练过学生这种练习,他也是加强一种均匀的摆动,先是用气息很慢速度的颤动,中间有停顿的摆动,类似像用气打拍子,第二步取消音之间的休息使其连接起来,第三步是加快速度练习,每秒打一拍,每拍摇动二次,再变三次,再加快到四次、六次,经过这样的训练,就可以均匀地掌握颤音的基本方法,但要把它和表现音乐联系起来,还要有不少东西要研究,因此我接下来再讲讲颤音的正确使用。

四、要根据音乐形象正确地使用颤音

在使用颤音上,一些人自然地掌握了表现音乐的方法,但也有一些人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他们不从音乐内容出发,而是片面地认为不停地使用颤音就可以使音乐很有“感情”,为了使“感情”丰富,从而加快颤音的摆动使其产生一种紧张的哆嗦效果,这并不是音乐。

音阶、练习曲的训练(音乐或旋律练习曲除外),重奏及乐队和声效果的表现中颤音是应该禁止使用的,否则会产生一种音准差、和弦极不平稳的效果。使用颤音应该非常谨慎,要把每一个使用颤音的音,调整到表现音乐所需要的最恰当的程度,不多也不少,颤音的程度应当与这个音在整个作品中所应有的紧张度相一致,这是一种很细微的技巧,颤音应当有多种色彩和细微的变化。下面举例谈谈一些使用的方法:

1、一般在感情强烈的乐句中,或者一个渐强的长音,应当采用摆动较快或最大强度的颤音,而在渐弱到弱的句子中完全不用颤音是非常有效果的。例:《达维德小协奏曲》。

2、在慢乐章中,不要使用过快的颤音,当遇到一个长音,应首先奏出本音,然后逐渐加上颤音,用渐强或渐弱持续这个音,会更富于表现力。例:《韦柏协奏曲第二乐章》。

3、当音乐需要一种轻柔、飘渺的效果或不祥的色彩时,消去颤音,将会有更好的效果。例:保尔《协奏曲》第二乐章。

4、表现牧歌或田园风格的乐曲时,更要谨慎使用颤音,多数不宜使用,在稍有渐强乐句中,用一种波动大速度慢的颤音,会给人一种似有非有的感觉,更能表现内容。例:《沙汉昆的牧歌》。

5、在音符较多的乐句中,为了使旋律更清晰地表现出来,一般不使用颤音效果好,但在表情所需要的情况下,加上强的颤音,会加强表现力。例:柴可夫斯基《浪漫曲》。

6、号角形象的乐句或肯定有力的乐句,不使用颤音,形象更加好。如韦柏《协奏曲》第一乐章。

总之,颤音不是在每一个音上都用,即使在使用的音上也应当区别不同的紧张度。我们在表现音乐的时候,不但要分析哪些地方应当使用颤音,同时更应当研究哪些地方应当省去颤音。因为不用颤音的音,也就是说“没生气”的音,也同样有它的重要意义,它会使后面的音由于强烈的对比而更加突出。

最后,我认为,我们每一个巴松演奏者都必须牢记颤音只是我们演奏中的一个表现手段,它不能代替巴松的全部技巧,也不是巴松演奏的主要技术。它能帮助我们表现音乐,同时也能掩盖我们在发音及音准等问题上存在的技术错误或不足之处,因而也会影响我们全面提高其他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不管你使用哪种颤音方法,它总和我们所需要的放松和稳定的口型这些基本功训练有违背的地方。因此,过多追求和使用颤音,将会影响一个人完整全面地掌握乐器,阻碍其技术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颤音管乐表现力
孤岛自鸣:流连与放逐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
2022第二十届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举行
春天的证词(外二首)
一千零一个愿望
解读钢琴作品《筝箫吟》
乐师
纤变墨画
中国行进管乐的发展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