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碰撞 情感的交融
2011-08-30曾灵
曾灵
从事初、高中教学多年来,在心里总有许多感想,却总是很难把它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前段时间偶尔翻阅了一篇作者名为黄明福的文章《人格教育是根本》(2001年10月8日《中国教育报》),提笔欲望是如此强烈。文中他提到:他一位来自菲律宾的朋友直率地评价我们的一些教育问题。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听到一所中学的几位高中毕业班的学生把他们的政治老师评为“江湖骗子”。黄明福先生认为:种种社会现象根源就是我们对人格教育的漠视。因此他主张把人文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掩卷深思,我不禁感慨在大谈创新教学、新研究性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老师应处于怎样的地位,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深地意识到: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注意向学生传授美的意识、美的价值观,充分利用音乐来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感。而具备良好师德、良好审美修养也是一位音乐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因为音乐是维系学生心灵与情感碰撞、交融的纽带。
情感是心灵的窗口,也是音乐的内容和对象;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音乐教师不但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有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和以情感人的人格素质。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学将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充分发展,音乐课才能受到学生欢迎。在具有较高人格品位的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认识与表现能力、人际智能都较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情感资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情感的发展和美好的心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具备良好的师德,注意自身形象美、语言美
人们常常说:“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音乐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文化艺术,进行美育教育的专业人员。音乐在提高人的素质,塑造完美人格,使学生的智力与身心得到协调发展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其职责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修养,启迪智慧,塑造完美人格,促进智力和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要做到这些,音乐教师自身就应该首先具备良好师德。内心美的教师才能真正把美带给学生,使学生在音乐美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同时,音乐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美、语言美。既然音乐教师在课堂中是带给学生美的,我相信:一位不注意仪态、穿着过于随意的教师,在他(她)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就已经把学生对美的向往抹杀了一半。所以,从发型到穿着必须做到整洁、大方、得体,课堂语言也必须要做到简练、正确而富有感情。音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歌唱教学必定“字正腔圆”,用优美的语言帮助学生欣赏音乐,一定能把作品诠释得引人入胜,使学生如身历其境,产生丰富的联想,提高审美情操与音乐鉴赏能力。
二、勇于创新,树立新型师生观,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局限在语数等功课和追求升学率的教学里。在一些中学里,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农村,认为上音乐课无关紧要,听不听无所谓,对音乐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主动性也不够。作为音乐教师不能因此而有太多的不满或埋怨,相反更应该感觉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坚定现代教育观点。即在传授知识技能时,也要考虑到学生主体的接受状况,从情趣鼓励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注意以情感为内在尺度,共同构成知识技术的完整内涵,注意培养学生完美个性。在教学中既有科学的追求,又有豐富温馨的师生情感交流,要适应学生向美求善的需要,让情感在伦理、知识兴趣中创造热情乐观、理想憧憬等方面获得满足。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情感教育。而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可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教师不应该总是好与坏、对与错地评判人,而首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可打破单一的传统座位形式或尝试室外音乐课的教学。此外,教师还要做到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想见,学生必定在音乐教学的节奏、旋律中得到情感上的陶冶。
三、应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和完美的专业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和专业知识结构。一个没有真材实料的教师,上课就不会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学生也不会喜欢他(她)。这时,也许关于老师是骗子的评论又要说起了。早在3000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同样深刻地创立了“缪斯的教化”,即“乐教”这一光辉的思想。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是审美主体,都会以其特有的方式与美结缘,这是审美共性,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也不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不同、年龄不同和社会生活阅历不同,从而产生了审美意识的差异性,这就更说明了具有良好审美修养的音乐教师的重要性。对音乐教师来说,审美修养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缺少地成为其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审美判断还可以由音乐延伸至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其他学科及艺术种类、对人本身的审美观念上,因为美的事物在形式上尽管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音乐教师要善于通过广泛的审美判断,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为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思想认识基础。
音乐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但更是一门人学,因为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正如奥尔夫所说的:“音乐始于人自身”。这句话和《乐记》开宗明义所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学生、学生的心理等。正如美学家叔本华所说的那样:“音乐决不同于其他艺术,其他艺术只是观念的复写,观念不过是意志的对象而已。音乐则是意志本身的复写,这就是音乐为什么能够有力地透入人的心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本学科的特点,努力散发自身独特魅力,在与学生在心灵中碰撞、情感彼此的交融中,体现出音乐独有的教学作用、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与学生一起畅游在音乐美的海洋!
(责任编辑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