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历史课堂教学

2011-08-30吴小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吴小丹

高中的历史课堂总让人觉得气氛沉闷,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教材容量大、教学任务重,尤其是面临高考的压力,使得教师在歷史课堂上大都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满堂灌”,课堂形式较为单一,功利性强。严格来说学生并未学到知识,只是复制了教师大脑的信息,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想发展受到限制,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

本来历史内涵丰富,有很多学生课外喜欢看一些历史书籍,也喜欢引用历史典故,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为何历史课堂却缺乏听众?为何那些说起历史典故滔滔不绝的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却提不起精神?为什么他们对历史的兴趣难以转化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呢?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该如何去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活起来呢?本人以教学实践过程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做主课堂

我曾经在教室看到一条标语:“我的课堂,我做主”,由此可见学生多么希望自己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真正自主学习啊。但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这个愿望鲜能实现,大多数教师都以升学压力为理由,不愿意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其实高考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等重要,两者没有必然的冲突,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兼顾好。教师可以结合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把一些课标和考纲要求不高的章节交回给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强,教学效果往往越好。例如我在上必修3第二和第四单元内容时就是这样处理的: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指导学生把握认知的方向和过程。以第二单元第9课《笔墨丹青》一课为例。课标只是要求学生能理解社会背景对各时期画种和流派的影响,以及了解各画种的特点,这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掌握,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丰富他们的艺术修养。这个班是美术班,他们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较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①古代中国曾经使用过哪些绘画工具?②绘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③说说你所知道的画种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何特点?④你熟悉的画家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风格吗?我让每个学生随意挑选问题发表意见,他们从绘画工具到绘画的线条、色彩、画派、画家,自信地谈论着,这让我见到了活跃起来的历史课堂,让我认识到学生只有成为课堂的主人才会动脑筋、动口、动手去感知历史,学生的个性也因此才能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培养,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

二、设计好课堂的导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好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课堂导入生动就能快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我们导入新课时不能简单地问个“好不好”、“是不是”,否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善于利用材料和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烘托气氛,制造悬念,学生的兴趣才会更浓厚,思维才更活跃。如讲授《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课时,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内容:展示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图片和邓小平的经典名句,播放他在1992年南方讲话的片段等,从而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就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要借课程改革的春风让学生更喜欢、更愿意走进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活起来,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师生互动,角色互换

我们经常在历史课堂上看到这样一种情景:讲台上教师讲得非常投入,手舞足蹈,但讲台下学生异常“冷静”。笔者也经常有这样一种经历:千辛万苦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唯恐准备不足讲漏了哪个知识点,可是学生却不领情,师生双方在课堂上没有共鸣,这些都是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所致。传统课堂上教师包办一切,学生被动接受,但新课改却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课堂上师生通过互动来完成学习任务,变一言堂为互动课堂,甚至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学生当老师,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通过这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四、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喜好的一种心理倾向,人对某事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求知,历史教学也一样。只有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用心思考、用心学习。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体会和对历史人物进行直接观察,历史对他们来说显得遥远和陌生,教师借用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历史,比传统历史教学只注重传授教材知识,以史论史,靠学生想象历史强得多。多媒体的直观性、多样性更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课堂容量,更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我们教师就是这门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我们要不懈努力,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只有我们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历史课堂才能被激活,才能更富有魅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金超.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之我谈.

[3]邹树霞.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4]孔少敏.回归生活,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