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层次教学尝试

2011-08-30黄晓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阅读课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黄晓兰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忽视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但运用语言的能力极弱,这与新时期国家需要大批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现状极不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它是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语言输出(output)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和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基本前提和基础。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与训练他们的阅读技能和其他技能,进而全面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知识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如何做好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成为英语教学的重大课题。本文就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层次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层次教学的含义和实施原则

(一)层次教学的含义

层次教学就是按英语阅读课文对语篇的领悟、语言知识的整合和学习及语言技能的实践和运用等要求所作的阶段性教学,它分为语篇领悟的整体教学,语言知识的精讲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实践和运用教学三个阶段(即三个环节)。

(二)层次教学的实施原则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种教学模式的成败取决于该教学模式与教材的适应性,取决于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实施层次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或《英语教学大纲》,研究教材,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合理地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学习动机,提高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使层次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胜利地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如下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学习过程就是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通过推理和判断悟出真理来,教师的启发实际是“抛砖引意”,而学生的思考、推理和判断到明白真相,自然是“水到渠成”,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增进情感交流。

2.交际性原则。交际是语言的一个属性,学英语就是为了用英语与别人交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语境中训练语言,实现语言交际。

3.实践性原则。语言实践是语言水平提高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相应的语言实践内容和实践时间,争取形式多样,人人参与,提高语言实践的效果。

二、层次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

(一)语篇领悟的整体教学

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和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语篇领悟的整体理解是关键的一步,也是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要求学生把阅读课文当作整体来处理,了解其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强调语言信息的整体输入(input)。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阅读技巧,从整篇文章中获取要解决问题的具体信息。近几年来的《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要做到:(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据此,高考英语试卷在阅读理解方面设计了四种题型:①主旨大意题。②细节理解题。③词义猜测题。④推理判断题。鉴于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和题型的设计,在整体阅读教学中可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略读(skimming reading)。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也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哪些内容。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略读技巧,训练学生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了解阅读材料的大致内容,得到对一篇文章的粗略印象,并判断文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信息,包括:把握文章逻辑结构;抓住主题句或主题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论述详略确定主题等技巧。此外,教师可根据文章中心大意拟设一些问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跳读(scanning reading)。跳读即“搜寻式阅读”。其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信息,如人名、地点、时间、数字、年代等。掌握跳读技巧就能尽快获取所需信息。在考试中,学生如能灵活运用这种技巧查读,就能迅速查出有关的事实、数据和信息,以回答关于个别细节的问题。跳读的方法是:①抓住关键词,做到心中有数。②用目光扫寻全文,快速跳读找到相应或相似的词句。③停下来读并理解这句及其周围的句子,看是不是所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如果是,就可以把答案写下来,跳读任务就算完成了,如果不是,就要继续快速搜寻、查阅、直到找到答案为止。

3.从上下文中猜测词义(guessing unknown words from the contest)。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进行语篇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测生词词义,而不是每遇生词必查词典。猜测词义可以根据下文的释义与所举的例子、语法知识、构词法知识、词语之间的对等或相反关系、因果关系、上下文语境甚至常识及生活经验等方式来进行。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推断(inference)。在阅读材料中有时作者的目的意图和观点态度没有明显地表达出来,需要读者能够从作者在文章中用来叙述的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境的具有褒义或中性或贬义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来判断,从字里行间透过文字信息去推测文章结构中的深层含义,推断出作者意之所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推断能力,使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

(二)语言知识的精讲教学

整体阅读教学只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完成相应的阅读检测练习,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提高综合技能,提高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因此,阅读课教学离不开对文章中语言知识的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句型结构和有关的语法知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丰富语言知识,认识语言规律。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帮助其理解新词语的用法和复杂句型结构及新的语法现象,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做法是:

1.精讲重点词语,分析长句难句,剖析新的语法现象,解决和突破重点难点。如广西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以下例子均来自这套高中英语教材)第三册第16页的阅读课文有这样一个句子:Apart from the cold, thin air and low oxygen levels can cause mountain sickness.講解时,教师以“besides”来解释“apart from”这一短语的意思,学生就会很快明白该句意思了。又如,在讲解分析句子“Living in a country with plenty of space and a good climate, New Zealanders love all kinds of sport and outdoor activities.”(选自高中英语第一册(下)第42页阅读课文)中的“Living”时,教师可把句子“When asked about the secret of his success, Steven Spielberg said that he owes much of his success and happiness to his wife and children.”(选自高中英语第一册(上)第32页阅读课文)中的“asked”与之相比较,解释说明为什么“Living”是“?鄄ing”形式而不是“?鄄ed”形式,而“asked”又为什么是“?鄄ed”形式而不是“?鄄ing”形式,使学生理解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状语的用法及区别。通过这样的分析讲解,学生可学会该项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突破重点和难点。

2.分析写作手法和文章特色,提高写作技能。高中英语的阅读课文题材广泛,涉及故事、环保、航海、探险、教育、卫生、天文、文学、人际关系、广告、求职等;体裁也多种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应用文等,是高考阅读文章的典型。因此,在讲解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题材、体裁文章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特征,帮助他们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语言技能的实践和运用教学

语言技能的实践和运用教学是对前面各环节的复习和检查,重在语言实践和语言运用。具体做法是:

1.加强语言交际训练。一方面,教师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设计讨论话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在学完高中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的阅读课文(REACHING OUT ACROSS THE OCEAN)之后,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的主题“Talking about exploring the world”设计这样的话题“Going to the planet Mars(上火星)”,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Why do people want to go to the Mars? How can people go there?”另一方面,教师可提供词语线索,并要求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复述可以分段复述、整篇复述,也可以复述人物特征或简介事件的全过程。如:在学完高中英语第一册(上)第五单元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和提供引索词复述第一段:Steven Spielberg, whose mother?鄄was born?鄄he started?鄄when?鄄he made?鄄when?鄄He wrote ?鄄and won a prize?鄄when?鄄a few years later?鄄设计引索词要根据阅读材料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参考,也可以動作或事件展开先后顺序为参考,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起要复述的基本内容和运用要求掌握的语言知识。通过复述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是强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体现语言交际性特点。

2.加强笔头训练。教师可根据阅读课文新的语言现象设计和布置相应的练习,如翻译、词汇填空,句型转换和语法填空等;同时,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完成配套的同步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练习或相关内容的命题作文,也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缩写或改写训练,或者是学习心得等书面练习。

三、结束语

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的综合性教学。而层次教学模式就是应阅读课教学的这些特点而提出和产生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启发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认真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学的双边活动,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中学英语典型课示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教育部考试中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M].(1)《英语》第一册(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英语》第一册(下),[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英语》第三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黄晓)

猜你喜欢

阅读课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充分重视独立阅读课文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人们在圣诞节乐善好施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理解题的设计分析
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及其效能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