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推进农村水电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双重效益

2011-08-30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水能小水电水利厅

李 彦 林

(广西省水利厅水电局,南宁 520023)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农村水电理顺管理职能,规范行业管理,实施项目建设,推进农村水电跨越式发展的五年,现将五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简要回顾,并展望“十二五”农村水电的新发展。

一、“十一五”农村水电回顾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区共完成农村水电投资133.3亿元,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24万千瓦,新增发电量60亿千瓦时。至“十一五”期末,全区水电装机达1490万千瓦,其中地方中小水电装机达490万千瓦,占全区水电装机的33%,占全区电力装机的19%,全区地方中小水电年发电量160亿千瓦时,占全区发电量的16 %,地方中小水电成为我区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行业管理情况

1.全面理顺了水能资源和地方农村水电的行业管理职能。

2004年,自治区编委《关于自治区水利厅增加水能资源及地方电力农村水电管理职能的批复》(桂编〔2004〕103号),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水能资源和中小水电的管理职能。200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水能资源和小水电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桂政办发〔2008〕37号),明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我区水能资源和小水电的主管部门。201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桂政办发〔2010〕158号),进一步明确了自治区水利厅负责水能资源及地方电力农村水电的行业管理,负责组织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建设工作。可以说,“十一五”期间,我区水能资源和地方电力农村水电的行业管理职能得到了全面的理顺和落实。

2.基本实现了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

一是建立了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管理体系。强化了对水能资源开发的源头管理,截至今年底,自治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开发使用权72个,从源头上有效杜绝了无序开发的现象;二是基本建立了水能资源开发的规划体系。按照37号文的要求,完成了《广西中小水电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各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也都开展了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编制工作,基本实现了通过规划指导和保护水能资源的开发,促进水能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

3.规范了中小水电开发建设的管理。

一是明确了中小水电开发建设的基本程序。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37号文的要求,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必须经过规划、项目审批(核准)、初步设计、开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环节和程序。同时,对各部门在水电站建设前期工作的管理职责予以了明确,即:发改部门负责项目核准项目、环保部门负责项目环评、国土部门负责项目土地预审、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工作。

二是规范了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批管理。着力加强对初步设计的审批管理,同时,对设计的资质、规模、投资、效益、环境影响等措施进行严格审查审核,力保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效益性,近年来,自治区一级已审批项目初步设计46个,市、县也按管理权限规范了初步设计审批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水电站项目无设计、无资质设计、违规设计的突出问题。

三是规范了项目施工许可证的审批管理。自治区水利厅重新修订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水电工程施工许可证审批管理的通知》,使施工许可证审批管理形成了规范的工作机制。截止今年底止,自治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发放191个农村水电项目的施工许可证。

四是规范了中小水电项目的验收管理。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组织对农村水电站进行项目下闸蓄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坚持严格按权限组织了验收,严格按规范进行项目验收,确保验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是基本完成了“四无”违规水电站的清理整治。2005年,我区共清查出“四无”违规水电站493座,37号文出台以后,我们把规范水电站开发建设和清理整治违规水电站有效结合起来,使违规水电站的整治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至2009年年底,已基本完成“四无”违规水电站的清理整治,水电站无序开发得到了有效遏制。

4.强化了中小水电的安全监管

一是建立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年检机制。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37号文的精神和水利部的要求,2009年5月,自治区水利厅、经委、安监局、工商局和电监办五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年检暂行办法》,对全区农村水电站实行安全管理年检,至今年底,共有540座水电站通过了安全年检,取得了合格证。通过实施水电站安全管理年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对水电站的安全监管。

二是建立了水电项目建设质量监督机制。自治区水利厅成立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了对农村水电在建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开展随机抽查,实行质量监督鉴定,有效的保障了农村水电站的建设质量,确保了项目的安全保质建设。

三是建立了现场检查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多次的现场检查和抽查,重点对是否按设计建设有否随意更改设计、是否按施工质量标准施工、施工监理是否到位等环节进行检查。同时,还注意抓好项目对已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环境保护方案和防汛度汛预案等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规范安全的开展。

四是建立了农村水电发电业务许可审核机制。2009年5月,广西水利厅水电发展局与南方电监局广西电监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广西水电站申办发电业务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水电发展局作为水电站申办发电业务许可证的管理部门。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行业管理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全区农村水电站发电业务申报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940座水电站取得了发电业务许可证。通过组织开展这一工作,得到了广大水电站业主的大力支持。

(三)项目建设情况

1.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情况。

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范围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743号)批准“十一五”期间在我区的大新等24个范围县只开展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并要求20个县完成电气化建设任务。经四年多的建设,目前,我区大新、鹿寨 、金秀 、全州、苍梧、德保、南丹等21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市、区)已全部通过自治区级达标验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个电气化县的建设任务。

农村电气化会议现场

2.小水电代燃料建设情况。

2009年7月9日,我区全面完成列入国家2006-2008年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建设的资源县、大化县、那坡县、八步区、全州县等5个项目的验收工作。5县(区)共改厨5334个,改厕2724个,改圈4270个,改水2766个,改路37.1km,改电123.6km,实现代燃料户7658户,代燃料人口36184人。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后,农民用上了方便、快捷的清洁能源,放下了手中砍柴的斧头,项目区年减少薪柴消耗量2106万kg,相当于保护森林植被面积92318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8713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9万kg、烟尘排放139万kg。我区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已经取得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项目区群众的广泛拥护,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

入户调研

(四)农村水电有力推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中小水电的迅猛开发,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电力能源供应的保障作用

一是中小水电是我区电力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成为县域电力供应的主体电源。至2010年底,我区发电总装机容量2515万千瓦(含火电),总发电量980亿千瓦时,其中中小水电装机容量490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的19 %,中小水电发电量160亿千瓦时,占全区总发电量的16%,占全区县域用电量的60%。

二是在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中,在与大电网解裂的情况下,中小水电充分发挥分散分布式就近供电优势。

2.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一是按照2010年我区中小水电发电量168亿千瓦时,每千瓦时电能耗标煤0.45公斤,每燃烧1吨标准煤产生2.5吨二氧化碳计算,则每年中小水电可减少电煤消耗756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90万吨,为我区完成减排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我区通过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有效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大幅减少森林砍伐,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五)“十一五”期间农村水电主要经验和做法

1、水电农村电气化的主要经验

(1)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效益

在”十一五”期间,我区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能资源和小水电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桂政办发〔2008〕37号),强化水利部门对水能资源和农村水电的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水电站建设程序, 构建起农村水电规范管理的新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加快了中小河流的综合规划、治理和开发,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电站建设,从规划、设计、建设、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对电站建设质量进行监控,确保电站建设的百年大计。此外,还加强农村水电的安全监管和规范农村水电运行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年检暂行办法》和《关于广西水电站申办发电业务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境内农村水电站进行了安全管理年检,清理整顿我区“四无”水电站。规范农村水电运行管理,组织电站开展发电业务许可申办工作。进一步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市场,减少资源的无序开发、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水事纠纷、避免电站建设对公共安全和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各市县积极贯彻有关精神,分别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

(2)落实农村水电管理职能、强化管理

按照水利部水电局的要求,广西首先通过广西机构编制委员下文落实水利厅的水能资源及地方电力农村水电管理职能,随后在广西的14个市跟进落实相关职能,目前广西及14个市的水能资源和地方电力农村水电管理职能已基本落实,人员到位,为下一阶段规范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管电职能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政府水能资源管理的缺位和政府农村水电管理职能的虚位,对进一步完善水电站开发、运行、管理、监管提供依据。

(3)出台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区相继出台相关文件,主要有:

一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能资源和小水电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桂政办发〔2008〕37号), 强化水利部门对水能资源和农村水电的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水电站建设程序,构建起农村水电规范管理的新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加强水能资源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农村水电的有序开发。规定明确水能资源归国家所有,水能资源的开发应统筹兼顾,强化监督管理,开发水能资源,必须首先获得开发使用权;水能开发规划是政府行为,应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审批;水能资源实行分级管理,水能资源开发权必须按程序获得等。

二是由自治区水利厅、安监局、经济委、工商局、南方电监局广西电监办联合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年检暂行办法》,对境内农村水电站进行了安全管理年检,清理整顿我区“四无”水电站。

三是由南方电监局广西电监办和自治区水利厅水电发展局联合出台的《关于广西水电站申办发电业务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农村水电运行管理,组织电站开展发电业务许可申办工作。

2、小水电代燃料的经验

一是把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与农网改造相结合。

二是把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工程相结合。如大化县古龙项目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建设村屯道路6.5公里,改水13处,改厩45处,改电3.2公里,改厨172处,兴建沼气池87座,并利用古龙生态水电站施工交通桥,解决了古龙、东扛两村近万名群众行路难、出行难的问题,缩短近2个小时的交通时间。

二、“十二五”农村水电展望

(一)构建科学规范的农村水电行业管理体系,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一是要尽快依法制定出台水能资源的地方性法规,使水能资源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二是要切产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加强水电管理机构和队伍的建高,形成全区上下统一的水电管理系统。

(二)立足三农,服务民生,扎实做好公益性农村水电项目的建设工作。“十二五”计划完成20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及一批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项目,农村小水电代燃料户达5万户,累计新增小水电装机60万千瓦。

(三)深度开发水电,推进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作。通过实施农村水电拉效减排,对原有的农村水电站及其配套电网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能效,增加发电能力,降你网损,增加清洁可再生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完成《广西农村水电站增效减排》规划。至2015年,更新改造300座农村水电站。

(四)构建农村水电公平发展和健康发展的平台。一是切实解决小水电上网难和上网电价偏低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水电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农村水电建设融资平台。

|广西省“十一五”农村水电大事记|

1、2006年2月12日至20日,自治区水利厅水电发展局编制完成了《广西“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广西2006-2008年小水电代燃料规划》,并上报水利部。

2、2006年5月31日,自治区水利厅印发了《关于清理整治“四无”水电站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区493座“四无”水电站中,共完成了305座“四无”水电站的整治销号工作,销号率达47.9%。

3、2008年4月18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08年立法计划〉的通知》(桂人发〔2008〕7号)正式将《广西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草案)》列入自治区人大2008年立法计划。

4、2009年,根据自治区提出的切实解决无电人口通电问题的要求,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年在广西水利系统网区内共解决774台区2.46万户13.1万无电村人口的用电问题。

5、2009年,自治区水利厅水电发展局与广西电监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广西水电站申办发电业务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创了水利系统直接参与发电业务许可管理的先例。

6、2009年, 农村水电站示范性技改工程全面完成。

7、2010年8月17-20日,自治区水利厅和发改委牵头组织对大新县等第一批电气化县进行达标验收。10月10-12日,对全州县、等第二批电气化县进行达标验收。11月30-12月3日,对苍梧等七个县进行达标验收,至此,我区全面完成“十一五”农村水电电气化达标验收工作。

猜你喜欢

水能小水电水利厅
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等
省水利厅科学组织全省秋汛防御工作开展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农村小水电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第三章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水能
水能生火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智能集成式小水电设备的特点及国内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