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2011-08-28王雨桐
☆夏 晓 王雨桐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山东日照 276800)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创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经验性、综合性、方法性知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正体现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纲(征求意见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2]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破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综合的知识为背景知识,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通过主题探讨的形式,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面向生活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克服了传统课程与学生生活脱离的问题,努力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靠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探究的主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主题进行探讨,最终得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倡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它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从实践活动中选择主题及相应的内容,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形式,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要求以小组活动为主,辅以班级活动和个人活动。在教学方法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像学科课程那样以讲授和练习为主,而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成果展示为主。学生依据选定的主题,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社会和自然中深入了解、探究自己所研究的主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研究的主题内容,最终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设计,它的设计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确定探究主题
确定探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要环节。一个好的主题应该兼顾兴趣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3]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社会体验和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选题的范围。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阐述各自的体验及对本主题的看法。为保证所探究主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教师需要随时对学生做出引导,最终确定探究主题。
2.制定探究计划
在明确了探究的主题后,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详细的探究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分组依据、探究的目的、意义、范围、方法、时间进程和预期结果等。该探究计划是学生以后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的依据。
3.开展实际探究
这一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学生需要根据探究计划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一阶段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生活场景和现场中去观察、感受和体验要探究的主题,真正地实现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习,并记录自己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向其他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
4.进行总结交流
在探究活动完成之后,学生需要将自己或小组在探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交流。包括在探究活动中所记录的第一手资料,对整个探究活动的体验总结等等,这是深化对探究内容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移动学习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网络享受更加便利的信息服务。运用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通讯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这一环境下,移动学习应运而生。让学习者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交流,并能将自己的最新发现及时传递给其他学习者。
(一)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目前,关于移动学习还没有统一、确切的定义。维基百科给出了移动学习比较宽泛的定义,移动学习是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或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发生的学习。[4]它突出了移动学习的移动性和情境性,一方面移动学习可以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移动学习的移动性,学习者可以融入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并随时记录有用的资料。另外,移动学习依赖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所说,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无线与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进行学习。[5]
(二)移动学习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情境性、灵活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广阔的生活背景为依托,需要学习者融入社会、自然中探究,需要学习者随时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移动学习以移动通信设备和移动通信网络为技术支持,满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移动学习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具有以下优势。
1.移动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习者从生活的经验中获得知识,这就要求学习者要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传统的课堂教授无法满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这一特点,而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带着问题融入到生活中,寻找与所探究主题有关的场景,利用手持的移动设备开展探究活动。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学习者的实践空间被扩大了,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或教师提前创设的情境,而是学习者自己从生活中寻找情境,并自觉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这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习者回归生活的特点。
2.移动设备能够随时记录情境资料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探究阶段,要求学习者从现实情境中探究所要研究的主题,并向其他学习者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移动设备克服了现实情境不易储存、复制的缺陷,它能够让学习者随时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录下学习者探究问题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比实验情境、假设情境更有说服力,能够让学习者更好地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
3.移动通讯能够及时共享信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要求学习者自己去探究生活中的问题,记录自己的探究成果,还需要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学习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只有在和他人的交流、探讨中才能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产生智慧的火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协作学习的作用,现代的移动通讯技术的及时交互功能让学习者能够及时发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他们通过移动设备记录的情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交流、探讨变得更加便捷、实效,一个学习者提供的情境、问题,可以给其他学习者提供思路,大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使主题走向深入。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及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让移动学习在这门课程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不是纯粹的将学习内容转移到移动设备上,而应着重理解人们如何利用移动设备捕捉生活中的情境,并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学习。移动设备必须在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者个人与其所在的社群环境及与其所在的物质环境的联系中介的工具。[6]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运用移动设备开展移动学习活动能够很好地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和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理论,本文给出了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案例。
(一)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在开展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首先应该让学习者熟悉移动学习,然后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主题融入移动学习活动,让学习者到校外应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包括需求分析、聚焦学习者、学习场景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约束条件分析和学习支持服务设计六个基本环节。[7]需求分析需要确定移动学习活动开展的形式,活动的范围;聚焦学习者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以及对移动设备的掌握情况;学习场景设计指对完成任务的现实生活场景的选择;技术环境指对学习者开展移动学习的移动设备的考虑;约束条件分析指对可能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学习支持服务设计指对移动学习实施过程中各类问题提供的一种帮助、支持服务。基于移动学习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应该包含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模型如图1。
图1 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模型
1.确定探究主题
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最终确定出适合开展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选择的主题应该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行发挥创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考虑学习者的生活和知识背景,还要考虑学习者对移动设备的掌握情况。
2.制定探究计划
教师介绍主题探究的内容,讲解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移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和主题相关的移动学习生活场景,开拓学习者的思路。最后给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划分阶段和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生活情境中完成探究任务。
3.现实情境获取
学习者带着任务进入现实生活,从生活中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情境,从而获取第一手经验资料,并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拍照、做笔记,记录自己在生活情境中发现的问题,移动设备的便捷记录功能可以随时帮助学习者记录有用的情境和即时产生的想法,避免了情境的不可复制性和学习者由于时间过长而遗忘当时的想法。
4.相互交流共享
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和主题相关的情境,通过移动设备将现场情境记录下来并传送给其他学习者,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学习者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认识主题,并返回到生活情境中继续探究,最终将学习者在情境中搜集到的资料融合起来,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移动设备提供了即时、便捷的通讯方式,学习者在活动现场即可与他人交流共享。
5.提供引导、支持
学习者在现实情境中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教师每个阶段都通过移动设备向学习者发送本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习者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还可以通过回答学习者的疑问,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相关主题。
6.形成探究报告
在学习者的探究活动结束后,每个学习者都要整理自己在探究活动中记录的资料和自己的观点,形成一份探究报告。并将探究报告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彼此的观点。
7.评价反馈
教师根据学习者在探究活动的表现和探究报告的陈述,对学习者的探究活动作出整体的评价,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提供建议。
(二)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案例
下面以“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吗?”这一主题为例,介绍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教师以“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这一广告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征求学生对广告的评价,引出探究的主题 “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吗?——广告对生活的影响”。制定探究计划确定探究主题在三周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对身边的广告做一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广告出现的地方,人们对广告的态度,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现实情境获取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广告,把自己感兴趣的广告通过移动设备记录下来,并对广告作出简短的评价。每人至少收集10条广告。可以通过录音设备记录人们对这些广告的看法。相互交流共享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广告信息及时地传送给其他学习者,并彼此交流看法,找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分歧。教师的引导、支持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移动设备及时掌握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对学生搜集广告的类型、广告地点、广告对象予以指导,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各个类型的广告,而不至于思路过于狭窄。结束探究活动后,学生需要对自己收集的广告进行整理分类,并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包括自己收集到的广告的类型,人们对这些广告的评价以及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评价反馈 教师首先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然后回归主题,总结广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探究报告
四、小结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满足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情境性的需求,切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在运用移动设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把移动设备作为捕捉生活情境,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学习的工具。本文在分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和移动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移动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模型,此模型只是给出了通过移动设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简要流程,具体的设计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9):6-8.
[2]钟启泉,安桂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66-69.
[3]张华,仲建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框架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2):21-26.
[4]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李玉顺.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0,(3):1-7.
[5]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22):76-78.
[6]黄龙翔,陈文莉,吕赐杰,张宝辉.移动学习活动的属性分析:探讨学习活动设计的两个个案[J].中国电化教育,2010,(2):7-15.
[7]黄荣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型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