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40例

2011-08-27陈粉扣徐秀华陈海林王全权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9期
关键词:肌筋超短波膜炎

陈粉扣 徐秀华 陈海林 王全权

1江苏省姜堰市中医医院(江苏姜堰225500)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1)

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40例

陈粉扣1徐秀华1陈海林2王全权2

1江苏省姜堰市中医医院(江苏姜堰225500)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结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结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治疗组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扶他林乳胶剂外用对照组;均治疗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改善TXA2、血小板聚集率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结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项背肌筋膜炎 穴位注射疗法 超短波

项背肌筋膜炎是肌肉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慢性疼痛性病症。发病原因与局部外伤、劳损和遭受风寒侵袭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上多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因病程较长,病理改变较复杂,因而许多病例不易根治。笔者应用穴位注射结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门诊病例,符合项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组治疗组 40例,男性 23例,女性 17例;年龄17~71岁,平均(39.60±5.30)岁;病程 1周至 12年。 对照组 40例,男性 25 例,女性 15 例;年龄 15~69 岁,平均(40.10±4.40)岁;病程2周至15年。全部病例经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黏蛋白、血尿酸等检查均未见异常,X线摄片示胸部和脊椎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取阿是穴,病灶相应节段的夹脊穴、肩外俞、肩贞、天宗、秉风等穴及邻近的部位;俯卧位,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灯盏细辛注射液(云南生物制药厂生产),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上述穴位0.5~1寸,如回抽无血便可注射。每次肩、背各取两穴,每穴2mL,隔日1次。超短波治疗采用LDTCD-31型超短波仪,频率40.68MHz,功率200W,波长7.2m,2个20cm×28cm的板状电极于疼痛部位对置,患者取平卧位,电极于皮肤间距离为2~3cm,微-温热量,每次20min。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每日2次,每次300mg;扶他林乳胶剂,适量外用,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效。

1.3 观察方法 均于初诊及疗程结束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采用TYXN-91智能血液凝集仪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TXA2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药盒由苏州医学院血栓和止血研究室提供。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项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复发。好转:项背部活动减轻,活动时稍有不适。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第1疗程两组疗效相近 (P>0.05),第 2 疗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TXA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XA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XA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TXA2(pg/mL)351.50±106.20(n=40) 治疗后 274.70±71.70△ 43.40±7.80△△对照组 治疗前 349.30±104.50 52.40±12.20△(n=40) 治疗后 308.60±68.40 47.80±7.30△△组别治疗组 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50.50±11.40△

3 讨 论

项背肌筋膜炎亦称肌筋膜纤维组织炎、肌纤维综合征,是由于外伤或劳损等所致局部软组织发生粘连及无菌性炎症,产生化学物质刺激,使小血管痉挛、纤维组织增生,日久纤维组织粘连、挛缩,肿胀的肌细胞挤压筋膜,筋膜又反过来挤压肌肉中的血管、神经,使循环受阻,肌细胞乏氧,产生代谢障碍,而粘连,挛缩等又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的收缩,使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瘀滞,局部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疼痛症状[2]。一系列病变使组织释放出大量多肽类及单胺类物质作用于痛觉神经而致痛[3],形成以项背部酸、胀、钝痛为特征的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有研究认为针刺刺激皮下组织可产生压电效应,从而打开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释放一系列止痛、消炎物质,穴位注射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超短波高频电均能及温热效应,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项背部软组织的血运,增加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了治疗效应。

血小板聚集可释放5-羟色胺,5-羟色胺既是致痛物质又是强烈的血管舒缩物质,它可使血管痉挛,也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导致微循环障碍。可以看出项背肌筋膜炎的产生与TXA2、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4-5]。灯盏细辛是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灯盏花素总黄酮,化学名4,5,6-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对组胺及5-羟色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明显的抑制,有较强的止痛作用[6]。本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结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可能其改变患者的TXA2、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有关。

虽然穴位注射结合超短波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疗效满意,但是此病是慢性劳损性疾病,复发机率较高,本治疗观察时间较短,复发率未进行统计,更长期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

[2]程广胜,郑雪梅,王文智.银质针松解术治疗项背肌筋膜炎5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617.

[3]石现,关玲,尹淑英.刺血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J].中国临床康复,2004,(5):919.

[4]夏云,戴闰柱.血5-轻色胺在某些心血管病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1987,67(2):115.

[5]金浩天,王学德.偏头痛病人的血流变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微循环杂志,1995,5(1):31-34.

[6]王永发,赵淑雯,陈林芳,等.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痹症的主要药效学[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0,21(5):36-38.

R686.3

B

1004-745X(2011)09-1528-02

2011-01-30)

猜你喜欢

肌筋超短波膜炎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效果分析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航空超短波通信链路余量分析系统设计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中药烫疗联合冲和软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