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妇科急性失血性休克术后患者的影响

2011-08-27杨丽娜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9期
关键词:失血性尿量休克

杨丽娜 王 立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参附注射液对妇科急性失血性休克术后患者的影响

杨丽娜 王 立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加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于术后30min、1h、2h、4h分别测定血压、心率及尿量进行比较,术后48h记录患者自觉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排气,等情况及拆线当日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各时点血压、心率、尿量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症状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术后患者能提高疗效,促进转归。

妇科 急性失血性休克 参附注射液

急性失血性休克是妇科常见急症,主要原因为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导致血液动力学和组织代谢发生急剧变化,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出现微循环障碍、酸中毒、多脏器功能受损。在针对病因止血,纠正血容量不足后,患者多有头痛,头晕,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笔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妇科急性失血性休克术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失血性休克行剖腹探查术后患者30例,其中异位妊娠22例,卵巢破裂8例;既往均无贫血、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和代谢性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平均年龄(36.12±8.45)岁;平均体质量(56.80±9.13)kg;术前平均血红蛋白(87.45±4.28)g/L,术前平均失血量(1100.89±154.14)mL,平均总失血量(1350.55±256.60)mL, 平均术中输液 (2500.61±350.04)mL, 平均输血量(550.41±75.65)mL。对照组 15 例,平均年龄(35.57±10.44)岁;平均体质量(55.04±8.71)kg;术前平均血红蛋白(88.31±3.48)g/L,术前平均失血量(1088.07±160.54)mL,平均总失血量(1508.14±355.36)mL, 平均术中输液 (2625.77±378.09)mL, 平均输血量(572.09±55.41)mL。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入监护室24h,继续予以补液纠正贫血治疗的同时,于术归当时即加用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L入液静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两组治疗8d后评效。

1.3 观测项目 于术后入监护室(0min)安静状态下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尿量作为基础值。 于术后30min、1h、2h、4h分别测定并记录以上各项指标。手术后48h记录患者自觉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饮食,排气,排便等情况,记录拆线当日切口愈合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压、心率、尿量变化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各时点血压、心率、尿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2.2 两组术后症状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见表2。治疗组术后头晕、头痛、乏力症状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8h内排气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血压、心率、尿量变化比较 (±s)

表1 两组血压、心率、尿量变化比较 (±s)

与本组0min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P<0.05,△△P<0.01。 下同。

项 目 30min收缩压(mmHg) 治疗组 91.53±14.23*△15 82.08±9.89 96.54±17.03* 104.82±16.32**舒张压(mmHg) 治疗组 15 49.62±9.73 58.92±8.68*△ 62.51±7.25**△ 66.17±9.83**△ 70.15±9.84**对照组 15 48.76±8.31 49.81±7.36 54.35±6.52* 59.32±8.17* 62.57±11.02**心率(次/min) 治疗组 15 121.31±12.41 113.13±17.56* 95.88±10.99**△ 92.47±10.71** 86.54±11.30**对照组 15 125.87±11.69 118.08±13.24 106.20±14.84* 98.40±12.13** 92.84±13.92**尿量(mL) 治疗组 15 0 33.22±7.83 98.71±8.24*△ 235.54±87.64** 463.87±157.86**对照组 15 0 28.50±6.82 63.70±12.80* 319.61±67.65** 572.41±69.32**2h 116.45±16.13**△对照组 84.72±10.82 112.50±13.12**n 15 0min 85.20±12.30 1h 106.80±12.58**△△4h 115.30±11.03**

表2 两组术后症状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参附注射液是根据《妇人良方》中参附汤(人参、附子、生姜、大枣),取红参、附片组方而成,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0.5g/L)和乌头碱(>0.1g/L)。人参皂苷具有双向调节血压、抗应激、抗氧化、抗心肌缺血作用[1-2]。乌头碱对α、β肾上腺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对β肾上腺受体的亲和力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但内在活性较低,具有稳定血压的作用[3]。因此,参附注射液具有强心、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和温和的升压、稳压、调整心率、抗炎、抗寒冷作用,能显著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4]。本观察表明,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抗休克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血压回升更迅速,升幅更理想,休克引起的心动过速也迅速改善,心率较快恢复平稳。可能是使用参附注射液后微循环得到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回心血量增加,以及心功能改善后心输出量得以增加,从而使有效循环增加所致。尿量恢复正常较早,可能与血压回升提前使肾灌注恢复较快有关。药理研究表明,人参、附子均对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5],提示参附注射液可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管张力,协调肠壁运动而缓解或解除肠麻痹症状。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能迅速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微循环及组织代谢,减少中枢系统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1]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6-24.

[2]郑虎昆.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09-110.

[3]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2.

[4]孙许宝,秦渭志.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影响[J].陕西中医 2008,29(2):182-184.

[5]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44,590-596.

R713

B

1004-745X(2011)09-1508-02

2011-03-10)

猜你喜欢

失血性尿量休克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失血性贫血
谨防过敏性休克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