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2011-08-24龚剑萍方宏图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2期
关键词:通心络辛伐他汀硬化

龚剑萍 方宏图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115)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龚剑萍 方宏图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115)

目的 观察口服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CRP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RP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TG、LDL-C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后TC、TG、LDL-C明显下降,治疗后组间比较,除TC和LDL-C下降有显著差异,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降低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血脂及血清CRP的水平。

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 C反应蛋白 血脂 通心络胶囊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也称无痛性心肌缺血,在冠心病患者中非常常见。近年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病因不仅是脂质沉积,炎症因子的参与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调脂、减轻或消除炎症反应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口服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的血脂、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对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农保和干部体检后复诊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82例。均符合文献[1]相关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32例,年龄56~67岁;女性10例,年龄56~68岁;合并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18例。对照组40例,男性33例,年龄55~69岁;女性7例,年龄53~66岁;合并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7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降压和(或)降糖药物。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片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mg,每日1次,晚间顿服。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连服3个月。

1.3 观测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空腹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超敏CRP(免疫浊度法,试剂盒由奥博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用BEKMAN公司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TG、TC、LDL-C (仪器使用贝克 BEKMANDXC800生化仪)的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CRP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

2.2 安全性观察 治疗3个月后全部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5例因胃部不适改为餐后或餐中服药完成疗程。

表 1 两组 TC、TG、LDL-C及CRP水平比较(±s)

表 1 两组 TC、TG、LDL-C及CRP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CRP(mg/L)对照组 治疗前 4.65±0.58 1.46±0.59 3.82±0.67 5.23±2.36(n=40) 治疗后 3.22±0.52*△ 1.33±0.61 1.67±0.21*△ 3.15±2.14*治疗组 治疗前 4.82±0.63 1.51±0.50 3.42±0.59 5.43±2.57(n=42) 治疗后 4.63±0.49 1.22±0.23* 3.12±0.40* 3.04±2.20*

3 讨 论

近年研究认为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主要由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因子、脂质沉着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CRP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标志物,也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有研究认为动脉粥样斑块早期就有大量CRP沉积,它可与LDL-C相互作用损害细胞膜,能与激活的补体一起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向内皮细胞的趋化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促进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动脉血管痉挛、缺血、缺氧,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外CRP也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局部血栓形成。由此可见抑制CRP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和辛伐他汀均具有降低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CRP水平作用,揭示两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降低CRP有关。

血脂代谢异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辛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他汀类调脂药物。本观察发现辛伐他汀具有明显降低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TC、LDL-C的作用。而通心络胶囊亦具有明显降低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TG和LDL-C的作用。

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中医病机可概括为正气亏损,气阴不足,毒损络脉,络脉失养致心肌缺血。扶正通络是其治疗大法。通心络胶囊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选用益气药与虫类通络药相配伍,具有较强的益气通络作用,对络病病因和络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通心络胶囊可降低冠心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的血脂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对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Banai S.Changes in myocardial ischemic threshold during daily activities[J].A M J Cardiol,1990,66(3):1403-1410.

[2]程翔,廖玉华.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 ,32(5):4754.

R541.4

B

1004-745X(2011)12-2007-02

book=2,ebook=85

2011-05-30)

猜你喜欢

通心络辛伐他汀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适行CABG手术患者Fib、MPV水平的影响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分析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