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犀角地黄汤对严重感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1-08-24陈凤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2期
关键词:犀角黄汤凝血因子

陈凤娟 刘 杰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犀角地黄汤对严重感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陈凤娟 刘 杰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对严重感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西药及犀角地黄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治疗7d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PT及APTT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PT及APTT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西药联合犀角地黄汤可以改善严重感染且中医辨证属血热证患者的凝血功能。

严重感染 凝血 犀角地黄汤

严重感染常伴有高凝状态,最终可因凝血因子的过度消耗而演变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笔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犀角地黄汤对严重感染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2月严重感染患者62例,均为ICU住院病例,均符合严重感染诊断标准:临床上有明确的感染;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存在;伴有器官功能不全、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 (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基础值下降的幅度超过40mmHg,至少1h,或血压依赖输液或药物维持)[1]。中医辨证符合下列表现:发热,面红目赤,烦躁,神昏谵语,口中异味,咳血,皮肤瘀斑,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舌绛起刺,脉洪大而数[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8.20岁。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7.9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1h内有效抗感染;早期液体复苏,达到目标: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 尿量大于 0.5mL/(kg·h),SvO2和 ScvO2大于70%;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治疗的原则为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基础方剂为犀角地黄汤(水牛角 30g,生地黄24g,赤芍12g,牡丹皮9g)。统一由嘉兴中医院药剂室煎制取汁,每日3次分服。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凝血象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表2。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PT变化比较(s,±s)

表1 两组治疗后PT变化比较(s,±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2 26.50±5.90 13.10±3.10*△对照组 30 25.80±6.20 14.90±3.9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PTT水平比较(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PTT水平比较(s,±s)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2 97.50±34.90 33.20±6.20*△对照组 30 95.90±41.40 36.90±7.80*

3 讨 论

严重感染常伴有高凝状态,因为凝血因子的过度消耗,最终会演变为DIC。在革兰阴性(G-)菌严重感染时,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液,引起DIC或加速组织损伤,并引起继发性纤溶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综合征。由于广泛凝血与继发纤溶造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因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犀角地黄汤出自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具有凉血散瘀的功效,是治疗温病血分证的代表方剂,严重感染引起血凝异常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出血为主,属中医学“血热证”范畴。热毒壅滞,痰瘀内生是本病的病机关键。邪毒内壅,郁而化热,热毒累及脏腑经络,导致水津代谢失常,产生痰饮,壅滞血脉,血行不畅会形成瘀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则出血不止;出血又可成瘀,瘀血留着,则热毒更甚。我们认为热毒痰浊互结是始动因素。这与现代医学认为内毒素血症是重度感染引起血凝异常的病理基础相吻合,也是引发临床上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少尿或尿闭及多脏器衰竭的主要原因。

本观察显示,犀角地黄汤可以改善严重感染患者的凝血功能。但对于改善凝血功能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3-4],有待后期研究进一步挖掘。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指南[J].2007,27(1):7-13.

[2]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9.

[3]张保国,等.犀角地黄汤药效研究及临床新用[J].中成药,2009,30(12):1919-1921.

[4]陈利国,屈援,胡小勤,等.犀角地黄汤对肾上腺素与低温处理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3):547.

R631

B

1004-745X(2011)12-2006-01

浙江省嘉兴市科技局基金项目(SA2009AY3048)

2011-05-16)

猜你喜欢

犀角黄汤凝血因子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犀角散加味干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前期临床研究
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的质量对比
犀牛有角久成器
犀角雕刻艺术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