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对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大鼠脑及胃肠组织c-fos表达的影响
2011-08-22冯淑怡崔海峰周艳华孙明杰
冯淑怡,崔海峰,杨 威,周艳华,黄 颖,孙明杰△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对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大鼠脑及胃肠组织c-fos表达的影响
冯淑怡1,崔海峰1,杨 威2,周艳华1,黄 颖1,孙明杰1△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目的:比较研究左金丸与反左金的作用差异。方法:选用SD大鼠将厚朴、枳实、大黄以3∶3∶2比例制成1g/ml水煎剂,隔日灌胃1次,剂量为10g/kg体重,同时隔日喂饲造成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进行肛门直肠内压力测定,比较组间差异并重点考察了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对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脑及胃肠组织c-fos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反左金丸能明显改善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动物的状态,降低直肠内压力变化值,且能显著降低胃寒证模型动物脑及胃肠组织中c-fos的阳性表达,而左金丸的作用不明;吴茱萸能表现出与反左金丸相似的药理作用,而单味黄连的作用不明显。结论: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对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的作用差异与方剂药物组成的寒热属性有关。
左金丸;反左金丸;功能性胃肠疾病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火方,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君,佐以辛热之吴茱萸,既能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2味药物配合,一寒一热,苦降辛开,其功用为清泻肝火、降逆止呕。后人仿该方以吴茱萸、黄连比例反用,称为反左金丸,两方均常用于治疗各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疗效颇佳。
c-fos是反映细胞活性的一种标志物,近些年随着对其生物学功能认识的逐渐深入,c-fos逐渐用于探索内脏敏感性异常的起源、胃肠伤害性信号传递的神经通路等研究[1]。本实验以高剂量寒性中药灌服建立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脑部及胃肠组织c-fos的表达,探讨疾病病理改变及药物治疗对c-fos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雄性SD大鼠250g±20g,购自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 SCXK(京)2006-0009)。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左金丸组、反左金丸组、黄连组及吴茱萸组共6组,每组10只。
1.2 试验方法
药材由将厚朴、枳实、大黄以3∶3∶2比例制成1g/ml水煎剂,隔日灌胃1次,剂量10g/kg体重,同时隔日喂饲,造模6周。所有造模动物按前述方法造模6周后,每天按下述给药剂量灌喂1次。左金丸治疗:2.1g生药/kg,反左金丸治疗:2.1g生药/kg,吴茱萸治疗组:1.8g生药/kg,黄连治疗组:0.3g生药/kg,各对照组给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前用压力测量管从肛门处插入约6cm,对实验动物进行直肠内压力检测。末次给药后,动物禁食不禁水24h,取静脉血进行所设定指标的检查,同时处死动物,取脑及胃、肠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在20×10倍光镜下统计每张切片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应用 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大体形态及HE病理观察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正常对照组动物毛色顺滑,状态灵活,摄食活动正常。模型组动物状态稍差,偶有拉稀便的现象,且活动量减少。反左金丸及吴茱萸干预组动物整体状况有改善,左金丸及黄连干预组改善不明显。
胃肠组织HE染色观察可见,正常组动物黏膜上皮排列有序,壁细胞丰富;黏膜下结构致密,有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模型组偶见腺体萎缩变短或腺管间隙增宽,黏液细胞增多,各用药组变化介于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之间。
2.2 肛门直肠内压力测定结果
表1显示,各组之间直肠内平均压力未见明显差异。但模型组较正常组相比,压力变化明显增加,而反左金丸及吴茱萸组可显著降低压力变化增加的趋势。
表1 各组直肠内平均压力及压力变化测定
2.3 组织中c-fos表达的检测
表2显示,切片中c-fos蛋白免疫反应物质呈棕黄色颗粒状,染色均匀,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胞浆内也有部分表达,背底呈淡黄或不着色。模型组阳性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反左金丸可显著降低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组织中c-fo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吴茱萸也有相同的功效,但其作用强度不如反左金丸(对脑组织及胃c-fo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对肠道中c-fo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而左金丸及黄连对模型动物组织中c-fos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弱,左金丸对肠道中c-fos的表达作用较强(与模型组比较,P<0.01),对脑组织及胃内c-fos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单味黄连对脑组织中c-fos表达的抑制左右较强(与模型组比较,P<0.01)。
表2 各组织中c-fos表达的光密度值比较
3 讨论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的1组疾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 23.5% ~74%[2、3]。关于其发病的病因,历代医家多认为与饮食不节或饮食偏好有关。如《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因此,本研究主要模拟这一临床因素,以寒性偏盛的药物结合饥饱失常来建立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从大鼠一般状况上观察,模型大鼠出现懒动、饮少、大便稀溏等症状。功能性胃肠疾病多伴随着内脏高敏感性,本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模型直肠内压力变化显著增加,也是其内脏敏感性增加的一种表现。而内脏高敏感的发病与cfos的表达增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实验主要观测了左金丸和反左金两个方剂对于寒性损伤模型动物脑及胃肠组织中c-fos表达的影响。左金丸和反左金是配伍比例相反的2个对药方。其中左金丸是由黄连、吴茱萸按照6∶1的比例组成,出自元《丹溪心法》,主治肝火犯胃、偏胃火甚者。后世得左金丸之启发,颠倒两药的用量比例,即黄连、吴茱萸1∶6,是反左金的方法,用治脘痞嘈杂泛酸,又呕吐清水,畏寒,舌苔白滑,偏于胃寒甚者,因此又称“反左金丸”(简称“反左金”)[4]。可见,两方虽然组方用药相同,且都可用治呕吐、吞酸等胃系病证,但由于对药黄连与吴茱萸的配伍比例不同而引起药性偏重有差别,临床应用于寒热病机、证候不同的病证。本研究通过建立寒性功能性胃肠疾病模型,比较左金丸和反左金丸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左金丸药性偏寒,对寒性损伤的治疗作用较差,而反左金丸性偏温热,对寒性损伤的作用较好,提示两方的寒热属性随配伍用量不同而发生变化,其对应的证候也随之发生改变,为中医辨证施治的宗旨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1]何海玲,邓春发,骆 黎.c-fos与消化系疾病[J].中华全科医学,2011,9(3):430-431.
[2]陈蔚文主编.消化道药理与临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9-10.
[3]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1.
[4]丁光迪主编.中药的配伍运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8.
△通讯作者:孙明杰,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Tel:64014411-3330。
R285.5
B
1006-3250(2011)10-1092-02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ZZ2007013)
2011-05-16
冯淑怡,女,助理研究员,从事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