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电泳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2011-08-20陈芳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电泳蛋白尿微量

廖 群,陈芳华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 400014)

肾脏是糖尿病侵袭的靶器官之一。蛋白尿是慢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指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脏损伤的标志;而尿蛋白电泳可以区分尿蛋白的来源。本文将对其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中的意义进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患者组:75例病人均来之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35--82岁,男性32名,女性43名。对照组: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

1.2 仪器法国SEBIA HYDRAS全自动电泳仪,法国Lisa500特种蛋白分析仪,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300尿液分析仪。

1.3 试剂HYDRAS全自动电泳仪配套试剂;尿微量蛋白检测试剂为北京莱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尿微量白蛋白世纪由英国朗道实验室有限公司提供;肌酐试剂由Sysmex公司提供。尿蛋白定性试纸由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4 方法对所有标本同时在法国Lisa500特种蛋白分析仪用Microprotein比色法检测尿液微量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微量白蛋白,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检测尿肌酐。法国SEBIA HYDRAS全自动电泳仪用HYDRAS全自动电泳仪配套试剂进行尿蛋白电泳。试纸法尿蛋白定性。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阴性对照组共计40人,其中男性25名,女性15名,平均年龄37岁,糖尿病组共计75人,其中男性32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65岁。两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糖尿病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1-5年)组尿蛋白增高不明显,微量白蛋白及Malb/Ccr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5年以上)组各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糖尿病(1-5年)组与糖尿病(5年以上)组相比,各组分间有显著性差异

2.2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尿蛋白电泳结果比较

阴性对照组共计40人,其中男性25名,女性15名,平均年龄37岁,糖尿病组共计75人,其中男性32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65岁。在SDS电泳中,尿蛋白被按分子量分离。以白蛋白分子量70 kDa为基准将尿蛋白分为<70 kDa(小分子蛋白尿);=70 kDa(白蛋白尿);>70 kDa(大分子蛋白尿);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尿蛋白电泳结果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糖尿病(1-5年)组与糖尿病(5年以上)组相比各组分间有显著性差异。阴性对照仅有3例出现白蛋白区。

3 讨论

DM发病率在我国从70年代中期的1%上升至近来的近3%,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合并症,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硬化。在Ⅰ型糖尿病及Ⅱ型糖尿病发病率中分别为30%-40%与15%-20%左右[1]DN是一个进展性的疾病,患DN几年后可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蛋白尿的程度与肾病进展期相平行。临床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不可遏止的进行性下降。微蛋白尿是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表现之一。

尿微量ALB测定是目前诊断DN的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它有助于预测DN,也可了解微血管、大血管等并发症。在正常时绝大多数蛋白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病理条件下,由于滤过膜的损伤尿微量ALB排出增加导致尿中微量ALB增高,尿微量ALB的出现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本文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初期在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部分病例即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且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幅度与病人的病程成正比,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由表1中可以看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Ccr)这一指标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幅度一致。由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须留24小时尿比较繁琐,而随机尿又由于影响因素较多而不准确,但经肌酐校准后结果较稳定。国内外文献中Umalb的报告方式以肌酐校准应用最多[2],有文献显示Umalb/Ccr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高度相关[5,6]而采用随机尿,大大方便了病人,因此建议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来代替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蛋白尿是肾脏病变地一个重要指针,蛋白尿来源的区分对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均有重要参考意义。无论是蛋白定性还是定量检测,均无法判断尿蛋白的来源。SDS尿蛋白电泳是将SDS与尿中的蛋白结合形成SDS-蛋白复合物,并按不同的迁移率在高筛网孔凝胶内分离,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排列。分子量=70 kDa为中分子蛋白(白蛋白),分子量<70 kDa为小分子蛋白,主要包含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轻链等,分子量>70 kDa为大分子蛋白,主要有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根据尿中出现的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可以判断出肾脏不同的受损位置。因滤过膜的损伤导致通透性的改变,大、中分子均能通过滤过膜而在尿中出现大、中分子蛋白为肾小球蛋白尿。因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而导致尿中出现小分子蛋白为肾小管蛋白尿。尿中同时出现大、中、小分子为混合性蛋白尿,表示肾小球、肾小管均受损。尿中仅有少量中分子蛋白为生理性白蛋白尿。本文40例阴性对照中出现3例单纯生理性白蛋白,32例短病程病例中有4例无蛋白条带,20条中分子条带,8条大分子条带。43例长病程病例中有14条中分子条带,12条大分子条带,9条小分子条带,8条混合分子条带。同时发现尿蛋白出现的多少与肾脏的受损部位无关。尿蛋白(+)时,尿蛋白电泳不仅表现为单一性的某一部位受损,有的还表现出混合性蛋白尿。而尿蛋白(3+---4+)时可表现出单一性的某一部位的受损或溢出性蛋白尿,也可出现混合性蛋白尿表明肾脏多部位受损与报道一致[3]。从表二中可以看出随着病程的发展肾脏的受损部位的不同,从发病初期的生理性蛋白尿到肾小球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乃至出现混合性蛋白尿符合糖尿病肾病最初累及肾小球的规律。虽然肾穿刺是证实肾脏受损部位的金标准,但对病人的伤害较大,不宜被人接受,文献报道尿蛋白电泳结果与肾穿刺结果相符[4]。通过尿蛋白电泳组分,可以清楚的了解肾脏受损的部位和受损程度。

综上所诉,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肾小球受损的早期指标,而尿蛋白电泳可以判别尿蛋白的来源及肾脏损伤的程度,因此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电泳对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定位,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1]林善锬.重视糖尿病肾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2):65.

[2]Hofmann W.recenbocen C,Edel H,etal.diagnostic strategies in urinalysis[J].kideney int,1994,47:s 111.

[3]高 原,葛青玮,蒋 巍.非浓缩尿琼脂糖蛋白电泳及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160.

[4]沈 霞,张敏华,汪 萍,等.非浓缩尿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5):266.

[5]叶跃红,高 科,李兴禄.尿沉渣分析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药,2003,32,(12):1642.

[6]刘小玲,张 筠.点时间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的临床评价[J].重庆医药,2005,34(10)1518.

猜你喜欢

电泳蛋白尿微量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PPG第四届电泳涂料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