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探究
2011-08-15聂微
聂微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高层住宅,到90年代,得到大量兴建,近几年,高层以大于10%的速度递增,以邯郸为例,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人口不断增加,高层住宅是唯一能够有效提供使用面积的手段,所以现在我市新开楼盘全部以高层为主。高层住宅可以有效的提高容积率,同时住宅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可以得到满足,住宅建设重要指标之一建筑覆盖率的降低,以及绿化率等指标的提高也成为一种必然,即导致今天高层住宅的大量兴建和发展。
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对单体“功能”“形体”“流派”“思潮”等方面考虑很多,但对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研究相对较少。如何向广大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服务设施、完善的建筑底部空间,对创造有生命力的现代化居住区有积极的意义。
高层居住区环境作为一个有机完善的单元,由于有了更多的楼间距,从而普遍宅间绿地变大,由于密度低,从而形成大面积的宅间绿地。可以形成大尺度的景观,运动场地可多样化,可雕琢花园、流泉飞瀑、艺术小品、休闲步道,可构建大型花园。
我们研究的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是指高层建筑外部近地空间,即高层建筑接近地面的室外及部分室内空间,相对于高层建筑的中间及顶端部分,这部分对于人的影响力更为直接和强烈。
1 高层居住区底部空间弊端
1)接地公共空间功能单一,交往及社区活力不够。2)缺乏景观层次。3)幽暗的地下车库。4)缺乏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5)对特殊人群的行为活动、需要关怀不够。
2 解决方案
1)增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在接地公共空间中,创造多样、丰富、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形成具有活力、生动的空间。某高层住宅底部架空层中设置篮球、乒乓球、儿童活动、散步、休息等各种活动内容,利用铺地、绿化、玻璃隔断划分成各个独立且联系的空间关系,易于使用此处活动场所的居民形成领域感,形成生动、充满活力的空间是积极和安全的空间。
2)采用架空方式,打开过渡空间。采用架空形式,可以扩大架空层中的交流空间、活动空间和绿化空间,提升住区的品质。改善高层住宅的巨大尺度对于住户的心理影响,并且减少对于一层居住者在视线、噪声方面的干扰。采用尺度宜人的架空尺度,使空间开敞,可以最大限度的从四面摄取景观,并且可以将室外的景观延伸进架空层,内外景色融为一体,创造诗意的公共空间。合理位置的架空,不仅可以获得开敞的空间,还可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
3)改变入户方式,增加平台设计。中国园林“步移景异”,丰富的视觉转换在“看”与“被看”中得以传达。欲取其意,达到高层住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以及外部空间层次的转换,其复杂性和多样化,仅靠一层地面是不够的。我们通过分散居住单元入口,架空柱廊来完成立体的空间层次。将入口行进方式分为首层、二层、三层出入,这样不仅在空间垂直方向出现高差,而且减少了人流集中的问题。单元出入口衔接处由大平台相连,平台与平台叠落而下,其间有台阶相互转换,行人可行于其中,可驻足观赏,或登高望远,或临池俯瞰,时而隐蔽,时而开朗,时而藏于林中,时而露于台上,奥如旷如。水平与垂直划分空间避免了人车混流,营造了立体花园。
4)园林式的地下车库。可以使居民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增加,同时也使其安全感增加,形成生机勃勃的积极空间。
5)建立适宜的室外环境。有益的生态环境是营造底部空间环境的重要因素。对于植物的种植建议:a.在植物的配置上要有时间差,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卉开放。b.植物高度要有区分,因为不同高度的植物结合建筑构筑物所营造出的空间感受是不同的,或私密性或开放性或半公共性。此外,良好舒适的物理环境,是增加庭园通达性和步行性的重要条件。庭园设计可以有部分设计成为封闭的,装有照明系统,可以选择透明性、透光性都较好的建筑材料。行人可以在这种介于室内和室外的灰度空间中稍作停留,成为阴雨天气的一道去处。在整个环境设计中,要按照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底部空间的艺术品质合理配置建筑小品,雕塑,休闲及公共设施。
6)营造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室外空间场所。居住的集聚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能源,使聚居变得更贴近人类行为方式。高层住宅建筑室外空间,一要引导人际交往的空间;二要营建健康共享的生活关系。将个人的舒适居住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统一起来,追求个人、群体和环境的和谐。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之间的交往与空间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需要营造不同的空间形式,例如领域感、私密感等。采用植物、铺装、小品等。
高层住宅接地公用空间的设计对于一个住宅小区的品质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预期的研究成果是希望通过总结、研究高层住宅建筑接地公共空间居住者的多种行为活动需求、功能与形式,探索高层住宅接地开放空间与中介空间相应的形式和场所精神,探讨自然和人工景观的组织、安全及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因素,为创造高层住宅舒适、健康、和谐、安全的居所环境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李 浩.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2] 龚 强.超高层建筑的人性化尺度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3] 赵衡宇.高层低密度住区环境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 仲丹丹.高层公共建筑底层临街界面的设计要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5] 陈科晶.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