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赣榆县海堤工程管理的思考

2011-08-15刘胜强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1年5期
关键词:赣榆县管理所海堤

刘胜强

(赣榆县水利局 222100)

赣榆县海岸线北起绣针河口,南至临洪口三洋港,全长62.5km,海堤56.715km。其中绣针河口至兴庄河口为泥沙质侵蚀型海岸,兴庄河口以南为淤泥质淤长型海岸。沿线有穿堤建筑物34座、挡潮闸8座。至2008年底海堤达标防护工程全部完成,共加固中型挡潮闸4座、改建小型穿堤建筑物33座。

1 存在的问题

2008年以前,赣榆县海堤的管理名义上由沿海各乡镇水利站负责,实际上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自1998年实施海堤达标建设以来,防潮抗台的标准大大提高了,但由于海堤战线长、建筑物分散,管理相当固难。海堤建筑物工程经常发生启闭机房玻璃被砸、房门被撬及启闭机被盗,护坡消浪桩被毁、挡浪墙被任意拆除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1 管理责任不落实

长期以来,全县海堤一直委托沿海乡镇水利站代管,既无机构又无专人,责任不明确、任务不落实,海堤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致使挖沙、取土、破坏工程设施的现象经常发生。

1.2 管理经费无来源

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但到目前为止,管理经费能否落实仍然是制约工程管理的瓶颈。全县56.715km海堤、34座穿堤建筑物,按每人管理2km海堤及区间内的建筑物计,需管理人员30人,月工资按1500元计,每年需54万元。但目前状况来看,赣榆县仍属苏北欠发达地区,县镇财政都不可能安排这项经费,上级又未拨付专项管理经费,因此,没有经费谈管理难免存在差距。

1.3 管理范围的使用权不明确

全县海堤工程管理范围于1994年进行确权划界,管理范围为背水坡脚外50m、迎水坡脚外200m范围。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水利部门大多只有管理权,而没有使用权。海堤潮上带和潮间带大多由当地村委会发包给个人养殖,部分海堤的背水坡也被当地村民开垦种植或无理侵占,成为虾塘的挡水堤。

1.4 缺乏日常维修养护

全县海堤大部分由砂土或淤泥质粉砂土填筑,抗冲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大雨过后雨淋沟、朝天洞较多,加之块石护坡频繁受潮水冲刷,脱缝、不均匀沉陷裂缝在所难免,这些小问题本身对工程并无多大的致命危害,但由于长期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养护,雨淋沟越冲越大,朝天洞越来越深,护坡裂缝越来越宽,个别地方背水坡土堤坍塌,混凝土路面悬空,严重影响大堤安全。

1.5 法制观念淡薄

古语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随着近几年养殖业的发展,沿海渔民寸土必争。由于多年陋习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各项水法规在这里无法实施,部分村干部和渔民观念陈旧,认为海堤滩涂和海域是祖辈留下的产业。同时,由于海堤前后都是渔民的养殖地,管理相当困难。

2 几点做法

近年来,赣榆县海堤管理处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坚持“依法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常养护、随时养护、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管理思想,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赣榆县海堤管理办法》,制定了海堤管理细则以及运行管理、日常检查养护、汛期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实现海堤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维护经常化的奋斗目标。

2.1 健全管理机构,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全县海堤统一管理,落实好固定的专职管理人员是关键。1997年经赣榆县编委批准,成立“赣榆县海堤管理处”,总编制17人,2006年经县政府批准,将原兴庄闸管理所、下口三闸管理所、范河闸管理所全部并入县海堤管理处,核定人员编制共98名,统一管理海堤、挡潮闸工程。为此,我们对海堤管理进行了详细分工,兴庄闸管理所负责兴庄河以北、下口三闸管理所负责兴庄河至新范河、范河闸管理所负责青口盐场段的海堤管理,重点加强日常的巡查和管护,职责分工明确;海堤管理处工作重点是负责对各个管理所人员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考评,负责县水利局任务的上传下达;各个管理所重点负责管辖堤段日常巡查、堤防清杂、海堤维护任务的落实和实施。管理所根据海堤各段实际情况,将各段看管任务分解到个人。在确定了管理人员后,为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管理处多次请专家对职工进行水政执法、水政巡查和维护技能方面的培训,每个月初组织职工召开专题会议布置管护工作,交流、总结经验。

2.2 依法加强管理,挖掘自身潜力

《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海堤的管理范围包括迎海面坡脚外200m的潮间带及背海面坡脚外50m的滩涂。2002年,赣榆县人民政府以《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统一管理的通告》明确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水面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使用,至2010年底,通过多方努力,背海面坡脚外50m的滩涂使用权收回30km。2011年度县水利部门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a.收回所有潮上带滩涂使用权。在背水坡脚外50m范围重新打桩定界,在不影响海堤工程安全和工程管理的前提下,由海堤管理单位对外公开竞标经营,可以利用面积约133hm2,年创收入60万余元。对海堤迎水面200m范围的滩涂,将与当地镇、村签订合同,分期分年度收回,逐步加大执法力度,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工程管理的良性循环。

b.穿堤建筑物公开拍卖使用权。海堤沿线的34座穿堤建筑物,现已改建加固33座,担负着区间排涝及纳潮养殖的双重任务,但规划规模小、地点分散,管理起来十分不便。将使用权公开拍卖后,大大减小了维修费用和管理费用,既能增加效益,又能保证工程的完好率,延长工程寿命。

c.加快堤防绿化步伐。由于沿海土质差、碱性大,适宜树种少,加之春季旱天较多,淡水距海堤又较远。因此,几年来海堤的背水坡年年植树,但成活率很低,背水坡依然光秃一片,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目前,海堤管理处通过招商引资,由外商投资引进新的耐碱树种对海堤进行绿化。

2.3 完善管理措施,落实责任制度

海堤工程的管理既不同于水库大坝,也不同于河道堤防。因为不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每天海堤都要承受两次涨落潮的冲刷,同时还受波浪风向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海堤管理处作为全县海堤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明确任务、目标、职责和管理指导思想,结合本县特点,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各项管护责任制度。责任制度装订成册,责任人人手一份,并在海堤管理处、所上墙公布。赣榆县海堤管理细则包括:管理责任状、管护协议、海堤堤防巡查制度、护堤员岗位职责、护堤员学习培训制度、护堤员违法责任追究制度、水政监察员岗位责任制、维修养护制度、水事案件上报制度以及考评办法等。

2.4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赣榆县依靠自身优势,加强海堤管理,出现了良好势头。但目前本县海堤管理工作仍处于粗放式、原始型管理模式,不论从管理设施还是管理手段上都比较落后,还需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加快设施建设步伐,狠抓经营管理,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立良性循环机制。2011年,县水利局计划投资200万元新建管理所和部分管理房,配备检查车辆和通讯工具,购置必要的观测设备。同时,通过海堤管理范围内的滩涂养殖承包及增加堤身绿化,进一步推动海堤管理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3 几点建议

海堤安全是全县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础,是沿海大开发的保证,针对海堤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a.设计与规划在满足抗台防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提前规划工程管理必需的用地和必要的工程管理设施,为工程竣工后转向管理工作提供条件,另外在海堤顶路面外侧每1~2km兴建管理房,方便管理人员巡查海堤。

b.海堤达标工程是典型的公益性项目,本身难有资金投入,移交管理部门以后,要理清工程的产权性质,政府财政应予以足够的支持,确保后期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

猜你喜欢

赣榆县管理所海堤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隧道管理所设置方案探究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水位骤降条件下海堤渗流及稳定性分析——以宝安区西海堤为例
基于风潮联合概率分布的海堤设防标准分析
海堤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比选及设计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
巴楚縣文物管理所藏龜茲語木簡與據史德語陶罐肩部銘刻
My Ideal School
赣榆县秸秆腐熟剂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