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扶持峥嵘五载 惠农政策显现实效——写在国家新时期移民政策实施五周年之际
2011-08-15尚梦平
尚梦平
(山东省水利厅,山东 济南 250013)
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按照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连续扶持20年。同年7月7日,《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正式颁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水库移民政策的重大战略调整,标志着水利移民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实现了国务院提出的“确保政策兑现、确保社会稳定、确保资金安全”的阶段性工作目标,为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移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移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惠农政策带来的温暖。
一、落实政策的奋斗历程
(一)落实移民政策面临重大挑战。移民新政出台不易,实施更难。2006年,国家核定我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现状人口186.57万人 (包括三峡移民1.01万人),居全国第二位。我省水库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移民安置情况复杂,大量原始资料缺失,核查难度大。我省还有分散安置村原住村民、“淹地不淹房”人口等近1400万人,维稳任务艰巨。受多种因素制约,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滞后,移民生产生活困难。因此,科学编制规划,加强项目扶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移民增收,任重道远。
(二)政策实施工作紧张有序开展。移民工作起步维艰,政策实施任务艰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同志密切关注工作进展,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先后30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在2006年6月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制定配套政策,开会动员部署,办班培训干部。全省自上而下成立了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省对口17市组建了督导组,市成立了检查组,县乡成立工作队和驻村工作组,全省共抽调干部1.3万名,迅速投入工作状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了人口核查登记和后期扶持方式确定工作任务。2007年6月启动资金兑付工作,2007年底全面兑现。
(三)移民工作在巩固成果中深入推进。项目扶持扩大成果,加强监管规范运行。2007年底开始,移民后扶资金按季度顺利兑现,各级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项目扶持工作。2010年7月,省水利移民管理局成立,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履行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政策法规,推进机构建设,移民直补资金兑付效率和项目实施进度明显提高,移民人口、资金和项目管理逐步规范,市、县移民管理机构建设步伐加快,移民信访形势持续向好。确定了“十二五”后期扶持方式,完成了水利移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两个一号文件精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的意见研究》,移民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任务目标更加明确。
二、政策实施的显著成效
移民政策实施五年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村容村貌发生可喜变化,移民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党和政府惠农政策深入人心,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政策实施的五年是移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拨付移民专项资金61.66亿元,其中发放直补资金近42.16亿元,项目扶持资金19.5亿元。通过项目实施,水、电、路、医、学等移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扶持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提高了移民劳动生产技能,促进了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我省移民扶持项目不要求地方配套,减轻了基层负担,调动了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各地适度集中资金打造典型和亮点,示范带动,提高了项目质量和资金效益。2010年全省移民人均纯收入4868元,比2006年增加2466元,水库移民与当地农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有的移民村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村平均发展水平,移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二)政策实施的五年是移民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的五年。实行移民政策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各项工作逐步深入、有序推进。省水利移民管理局按照职责承接了三峡移民工作;做好新建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加强移民安置规划审查,及时申报移民人口,目前全省核定纳入后扶范围的省内水库197座,移民人口184.38万人,涉及120个县(市、区);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筹集的基础上,2010年下半年小型水库移民帮扶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工程质量监测,推进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和政策实施监测评估,印发水利移民工作年度考核办法,促进移民管理更加规范;建设运行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和宣传能力;落实国家14部门《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要求,从规划、资金和项目等方面,与行业部门搞好对接,初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投入库区的机制。
(三)政策实施的五年是库区社会秩序持续稳定的五年。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6次召开移民信访工作会议进行部署,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对各市移民信访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淹地未淹房等连带影响人口统筹进行项目扶持,争取了移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实施政策,移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得到补偿,心态平衡了,来信来访量大幅度下降,党群干部关系进一步改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政策实施的五年是机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政策实施之初,省政府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成立了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在落实责任、加强协调、推进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实施工作深入开展,组建常设机构十分迫切。各级十分重视、积极运作,全省已有7个市22个县(市、区)组建或批复水利移民管理常设机构。政策实施工作锻炼了一支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移民干部队伍。各级特别是县、乡(镇)移民干部,严格把握政策,充分依靠群众,既当宣传员又当调查员,既当工作员又当安全员,赢得了移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移民工作的经验启示
五年来,各级认真落实政策,创造性开展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是做好水利移民工作的重要保证;二是全省步调一致,层层落实责任,是促进水利移民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原则;三是严格把握政策,妥善化解矛盾,是将水利移民工作好事办好的关键;四是充分依靠群众,工作民主公开,是确保政策落到实处的有效方法;五是加强机构建设,提高工作效能,是做好水利移民工作的根本保障。这些经验对进一步做好水利移民工作有重要启示:
一是要坚持分级负责制。省、市应进一步加强指导,县级应充分发挥“三个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工作主体)作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职能,重心下移,充分依靠镇、村组织和移民群众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基层移民工作的监管,提高工作质量,确保项目和资金安全。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移民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科学、民主、公开的工作方法,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维护移民合法权益,着力解决移民群众亟需解决的现实利益问题,让移民群众直接受益,并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是要坚持政策严肃性和工作灵活性相统一。政策是移民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高压线。全省上下左右应政策标准一致、宣传口径一致、工作步调一致,强化规划统领作用,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要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调查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在资金分配和投向、项目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打造工作特色和亮点。
四是要坚持统筹协调。水利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快推进小型水库移民帮扶工作。要进一步做好新建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审查、人口核定等工作,实现移民安置与后期扶持紧密衔接。要综合运用审计、稽察、监测评估等手段,加强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管,促进移民工作规范、廉洁、高效开展。
五是要坚持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不动摇。移民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稳定问题。当前广大移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移民工作,库区社会秩序保持稳定,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些矛盾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始终紧绷稳定这根弦,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移民信访形势持续向好,让党和政府放心。
六是要坚持将机构建设作为一项长久之策。水利移民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建立常设管理机构,特别是当前移民项目实施任务重、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的情况下,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是当务之急。机构问题既需要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更需要水利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积极呼吁、积极推动、积极运作。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信息、宣传、档案等工作,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移民干部转变作风、提高素质、提升效能,为水利移民工作长效稳定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豪情满怀。在当前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大幅加快的形势下,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巩固和扩大移民工作成果,将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及移民管理机构要继续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力推进“宜居、富美、和谐”库区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谱写辉煌壮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