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1-08-15郝金镇
□文/郝金镇 秦 刚
莱芜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文/郝金镇 秦 刚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严重冲击,莱芜作为山东以钢铁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由于其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受到的挑战和冲击更为突出。按照中央和山东省的要求,莱芜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逐步走出了低谷。
后金融危机;莱芜;经济发展方式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而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其实质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本文围绕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莱芜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却明显地带有粗放型特征。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从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到集约式发展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七大”改变了过去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报告提出了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方针、以实现“三个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尽管我们已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但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并不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最先受到挑战。从经济增长结构来看,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外贸出口的大幅下降成为拖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因;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明显超过消费增长速度表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不够协调。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降幅最深的是工业,已成为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在外需收缩的冲击下,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在建产能逆势扩张势头强劲,同时近期一些新兴行业盲目扩张的趋势已然显现。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还不够多、不够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从城乡结构看,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与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政府和世界各国一样采取了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成功实现了8%以上的既定经济增长目标,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11.9%,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实行的一揽子经济措施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延续了投资驱动的增长机制,以2009年前三季度为例,7.7%的GDP增长中,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仍大大高于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说明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尚显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变得更加严峻。
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莱芜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严重挑战
由于莱芜市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国际金融危机对莱芜经济发展的冲击更为严重,2009年成为莱芜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经过莱芜市上下的努力,莱芜经济在经历了止跌企稳后,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趋势。但同全国的形势一样,莱芜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了投资驱动。数据表明,2009年莱芜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79%,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持续发展,而且呈现出投资效益递进的趋势。正如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同志指出的那样:“对于我市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不是‘想不想转、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不转就没有出路’的问题。各级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痛下决心、狠下工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
(一)从需求结构来看:在莱芜市三大需求拉动中,消费拉动能力过低,过度依赖投资、出口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以来,莱芜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均超过55%。以2008年为例,分别高于山东省、全国7.38、12.03个百分点,特别是2009年,随着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实施,莱芜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甚至达到了79.1%。可见,投资是莱芜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消费拉动作用偏低,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从建立地级市之初的50%以上下降到近年来的30%,2008年分别低于山东省、全国13.36、18.58个百分点。出口拉动能力2008年分别高于山东省、全国5.97、6.55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不仅不能可持续发展,而且使投资本身效率下降。2006年莱芜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比2000年增长了3.43倍,而同期的现价GDP只增长了2.51倍,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下降趋势,每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GDP从2004年的0.5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0.45亿元。投资效率的下降,意味着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困难。
莱芜市的投资驱动性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制约。莱芜市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5,人均占有水资源可利用量只有226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8%,属严重缺水地区。人均耕地仅为0.8亩,低于山东省人均1亩的耕地警戒线,土地资源紧缺。2009年莱芜市万元GDP能耗为3.68吨标准煤,是山东省的3.5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于山东省6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是山东省的2.85倍和1.23倍,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二)从产业结构来看:莱芜是一个以钢铁、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重化特征比较明显,发展的稳定性、均衡性、协调性不强。
1、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莱芜市三次产业一直是“二、三、一”的结构,第二产业占据着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占60%以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二产带动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山东省、全国产业构成相比较,以2009年为例,2009年莱芜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4∶62.1∶31.5,一产分别低于山东省、全国3.1、4.2个百分点,二产占比分别高于山东省、全国5.8、15.3个百分点,三产占比分别低于山东省、全国2.7、11.1个百分点。一产、三产增加值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与山东省、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莱芜市经济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的内部构成。2005~2008年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占比始终保持85%左右,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重工业内部的构成中,钢铁产业占比大,一直以来,有“五、六、七”的说法,即钢铁产业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占50%左右,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左右,出口占70%左右。
3、莱芜市产业结构的特点。莱芜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四高四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钢铁产业比例高,非钢产业比例低。目前,莱芜境内钢铁产能达到2,000万吨,钢铁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左右,利税、利润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非钢产业相对弱小,造成产业之间互补性较弱,钢铁产业一旦出现波动,非钢产业难以弥补。这次金融危机中,钢铁产业受冲击最大,钢铁产业增加值减少20%以上,利税、利润减少均在50%以上,成为莱芜建地级市以来工业发展受到冲击最大的一次。
(2)传统产业比例高,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低。莱芜的主导产业以钢铁、纺织、电力等传统产业为主,骨干企业主要分布在这三类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新材料领域,而且普遍规模偏小。2009年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9.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19.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缺少在本行业、本区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3)第二产业比例高,第三产业比例低。2010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6%,比山东省平均水平高10.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为30.4%,比山东省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2001~2009年莱芜市第二产业年均增幅达到17.7%,而服务业年均增幅仅为13.7%。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部门发展明显不足,作为现代经济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传输、咨询、金融证券、服务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地市相比差距明显,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4)国有企业比例高,民营经济比例低。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山东省省属企业较多,是莱芜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电力、煤炭、采矿等行业,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大、综合实力强。2009年国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亿元、利税65亿元、利润37亿元,分别占莱芜市的51%、71%和70%。民营经济近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有经济相比,实力相对较弱。2009年莱芜民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亿元、利税26亿元、利润16亿元,仅占莱芜市的49%、29%和30%。由于民营企业不够发达,导致莱芜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四高四低”的产业特点决定了莱芜产业结构相对偏“重”,这样单一的产业结构虽然体现了莱芜市产业的鲜明特色,但同时导致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节能减排面临巨大压力,也容易造成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协调。
(三)从要素投入结构来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莱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1、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R&D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R&D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R&D占GDP比例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但从这两个指标来看,尽管近几年来莱芜市R&D投入有所增长,但投入强度仍然偏低,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莱芜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4.85亿元,只占GDP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有较大增长,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1.7%,特别是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6%,而经验显示,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的企业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人才资源比较匮乏。莱芜市企业研发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例只有19.6%,比山东省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两院院士、泰山学者等高层人才均为空白。
3、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莱芜市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都很低,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从产业结构分布看,莱芜市的农村劳动力占了大头,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将成为制约莱芜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
三、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莱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莱芜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莱芜市工业基础比较好、域内大企业带动能力强、城市化水平较高、农业产业化基础好和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的实际为莱芜市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必须抓住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良好机遇和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是推进优势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强做优钢铁产业,促进钢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非钢产业,支持能源、纺织、化工、建材等产业迅速发展,尽快膨胀规模,壮大实力。立足莱芜市汽车零部件、姜蒜加工、线缆、塑机、无纺布等特色产业基础,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强化指导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密切关注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结合莱芜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制定发展新兴产业的具体规划。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运用先进生产方式,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条发展。重点扶持高性能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等技术研发,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着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培植新的经济发展支柱。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好优质企业培育。三是繁荣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扩规模,生活性服务业上档次。大力培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商贸流通等优势产业,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和专项资金的作用,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规模,突出抓好莱芜雪野旅游区开发,加快特色旅游小镇、中国航空科技体育公园建设,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打造好“航空运动之城”和“浪漫雪野”的旅游品牌。
(二)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充分发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优势,加快一批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新型钢材及钢铁深加工、粉末冶金、新型建材、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5条新材料主导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宽,加大研发力度,解决技术难题,加快成果转化。二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重点在钢铁、机械加工、纺织、建材、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领域,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要不断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一方面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企业研发活动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形成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吸引高科技人才落户。五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入手,制定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策。
(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培育优质高效农业品牌,提高农牧业市场竞争力;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镇域经济实力;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抓好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巩固节能减排成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生态化改造,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严格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搞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切实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强化环保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抓好荒山绿化、平原绿化、水系绿化和镇村绿化等重点工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继续搞好水土保持,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积极开展环境友好企业、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市民环保意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五)加快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城中村拆迁改造,使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功能更加健全,形成现代化的新城区。规划建设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做好绿化亮化和水系治理工作,进一步增强现代气息,提升城市品位。积极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持久地开展大规模“连心帮扶”行动;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课题项目:2010年莱芜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F127
A
(作者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