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究
2011-08-15万金淼房光鑫
万金淼 房光鑫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00)
一、坚持以人为本,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诸多因素中,学校管理、师德教风和校园环境等,都是形成学生优良学风的外部因素;而学生内在的求学精神、自觉的学习动力等,则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因素。因此,要真正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锤炼学习品质等,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加强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本观念,立足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尊重、关心、理解学生,挖掘提升其内在潜能,激发其树立崇高的学习目标,形成努力学习的强烈情感,自觉地将社会外部需要转化为个体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原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之中。
2.坚持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迫切需要
其一,根据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治学态度不严、学习纪律松懈等问题。表现为学习自控能力差,没有主动学习习惯;学习目标迷失,缺少明确的努力方向;学习纪律松懈,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情绪浮躁、功利主义心态严重等等。
其二,在调研中还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既有青年学生个性化趋势明显的共同特点,又有其自我实现愿望更加强烈的个性特征。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同,更加渴望在教育管理方式上与“大学生”的身份相吻合,更加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等等。
其三,在高职院校传统的学风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偏重于“管”与“抓”而忽略了“输”与“导”,注重于外因的影响作用而忽略了内因的决定作用等等,致使工作效果难尽人意。
其四,实践证明,坚持以人为本学风建设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着力对学生的内在潜力挖掘,强化引导性管理等,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需要,更能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及其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并注重其个体的地位和价值,是高职院校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实施策略
近年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逐步形成了“1234”的学风建设模式。
1.坚持一个突出,即突出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工作中心
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利用思想观念的矛盾运动规律,通过经常联系自身的思想,主动接受和形成正确的行为,并自觉克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形式。优良学风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基于此,我校在加强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去,比如组织学生参与评选优秀教师、开展教学纪律检查等活动,另一方面倡导和支持学生自主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学术论坛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义诊服务、中医药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其在自我管理中接受教育,在自我服务中增强综合素质。
2.坚持两条主线,即把握教育引导和约束激励两条主线
(1)建立良性的教育引导机制。即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坚持正面引导、指导和教导,促进学生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奋斗。对此,我校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启发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其间,特别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关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制订落实“一对一”帮扶办法;关注获奖受助群体,加强其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等;结合学生心理普查结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
(2)建立适度的约束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能引导群体的行为,保证目标、措施的实现;激励机制能调动学生主体的主动性,提高协作意愿。在建立约束机制上,我校既通过制定并实施“学籍管理规定”、“保障教学秩序的规定”等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他律的目的;又采取开展学风建设月、学风建设大讨论活动等措施,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增强竞争意识、成才意识等,实现自律的目的。其间,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使工作措施兼顾学生的自主要求和发展要求,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建立激励机制上,我校以“发展学生、学生发展”的总体思路来全面修订奖学金条例、评优条例和学生评价体系等,既体现学生思想品德和知识学习,又体现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并加大后者各个素质要素的权重,以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注意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互为补充,立足实际,综合考虑激励的方式、频率和程度,通过综合运用激励形式,形成整体激励效果。
3.坚持三个注重
(1)注重学生自身条件。我校在学风建设中,既注重全体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养成,又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通过举办“传统中医班”,开展“学生个性化培养”等方法,在全面细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开发其潜在素质的基础上,注意因生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次施教,给每一类学生创造自主的发展空间。
(2)注重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其接受外部教育管理的根本前提。从学生素质形成来看,接受教育管理是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的理解与分析、整合与内化的过程。因此,我校一方面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注意将学风建设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和实践。
(3)注重层次性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学风建设活动主题。比如对一年级学生重点抓好入学适应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和优良学风的养成;对二年级学生重点学习技能的培养和抓好外语、计算机资格证书的考取;对三年级学生突出专业特色,重点抓好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育。其间,注意坚持“分级、分层管理”的思想,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点面结合”等方法,既不放弃基础弱学生的学习,又鼓励基础扎实学生的集中突破,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坚持打造四个平台
(1)课堂教育平台。一方面探索推行学分制,减少必修课数量,扩大选修课数量,把选课的主动权让位于学生。另一方面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上,倡导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讨论式、演讲式、辩论式、案例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进而激发学习热忱,焕发内部潜能。
(2)社会实践平台。即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的途径,强化学风建设。对此,我校主要是倡导和组织学生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月”、“大学生三下乡”等活动,组织进行真假中药材鉴别知识宣传、中医药进社区等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在为人民服务的活动中,增强专业自豪感,激发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校园文化平台。即依托学生社团,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创建优良学风活动。对此,我校每年均举办学风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学风建设读书征文、学风建设研讨会、专业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会、师生交流座谈会”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以调动学生学风建设的内驱力,将学风建设活动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日常学习行动。
(4)服务咨询平台。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服务力度。对此,我校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努力方向;建立“党员联系制度”,“一对一帮扶制度”,完善“奖、贷、助、补”体系等,加强对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预警体系等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1.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是确保学风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对此,首先要明确管理的目的。即把重视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激发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其次要重视管理制度的构建。即把学生放到教育的主体地位,贴近其心理、学习、生活,以促进学生进步,作为管理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再次是管理手段的运用。即在管理措施的采取上,要充分体现民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要求。
2.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确保学风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一要建立一支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业务熟炼的考评队伍;二要制订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考评指标体系;三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使整个考评过程始终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四要要建立一套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将考评结果和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
3.建立良好的环境氛围
环境氛围,是确保学风建设取得实效的保障。因此,要加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的力度。其中,在硬环境上,要建设良好的办学条件,包括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等。在软环境上,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包括打造“文明校园”、创新办学思想和理念、凝炼办学特色等,从而以校园文化浸润、熏陶的力量促进学生自觉加强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