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42例疗效观察
2011-08-15符晓辉
符晓辉
(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口腔科,四川射洪629200)
颌面部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多发生于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少部分见于口腔黏膜。增生过程中不及时治疗可造成颜面畸形、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并发出血、感染。我科采用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XM)灌注治疗4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10年我科确诊治疗的42例(48个瘤体)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浅表血管瘤主要根据典型的皮肤表面病损临床症状,位置深在者辅以体位移动试验、穿刺、彩超等检查)。其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3个月至35岁,12岁以下27例。发病部位:面颊颈部25例,唇部12例,舌部5例。海绵状血管瘤28例,草莓状8例,混合型6例。病变0.5 cm×1.0 cm~3.0 cm×3.5 cm。多发性5例,单发性37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常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和胸透检查,结果无异常者方可进行治疗[1]。灌注液的配制:取PYM 8 mg,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2%利多卡因5 ml加入生理盐水至20 ml备用。治疗原则:①施压阻断瘤体外血流(操作者本人或助手用手指绷压瘤体周围正常组织至药物注入后2 min以上,使药物尽量于滞留瘤腔);②正常皮肤进针;③药物注入瘤腔内;④瘤体较大可多点注射,一般2~3点;⑤灌注量按体表瘤体面积为每1.0 cm×1.0 cm注射1 ml灌注液(单个瘤体不超过4 mg);⑥7~10天注射一次,直至瘤体消失;⑦平阳霉素总量不超过40 mg。
1.3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瘤体完全消失,皮肤黏膜色泽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1~2年不复发;显效:瘤体明显缩小,畸形大部分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前后体征无明显改变或治疗后一年复发。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1~2年,治愈33例(78.6%),显效9例(21.4%),有效率100%。观察发现注射1~2次即可见瘤体明显缩小,4~6次可达到治疗目的。个别瘤体较大者遗留浅表性瘢痕和少量色素沉着,无发热及肺纤维化病例。
3 讨论
3.1 血管瘤的分类 血管瘤的传统分类根据临床和组织结构特征为标准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2002年中华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推荐应用waner和suen的分类命名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3]。本治疗组仍按传统分类法进行临床诊治和表述。血管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其较快的生长速度和对颜面美观和器官功能的影响常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所以应积极进行治疗。现阶段认为血管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是出生后半年内进行早期治疗。
3.2 PYM治疗血管瘤的机制和疗效 平阳霉素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的抗生素,主要成分是博来霉素A5,作用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胞 DNA合成并在DNA降解过程中产生自由基,通过自由基作用于血管瘤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并抑制其生长,破坏血管壁完整性使血管内血浆成分外渗,组织水肿,变性增生,可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致血管收缩,血管壁增厚,最终导致血管闭塞,血管瘤停止生长并逐渐消退。PYM治疗血管瘤的质量浓度和剂量仍有争议,临床上多采用浓度为2 mg/ml进行瘤内注射。但有报道称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组织损伤过大,局部组织肿胀、感染的概率大[4]。伍尚敏等研究报道,较低浓度(0.1 mg/ml)的PYM即可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超过80%,血管瘤内皮细胞出现明显坏死、崩解和脱落[5]。我科采用0.4 mg/m l的平阳霉素进行瘤内灌注治疗,治疗后无明显肿胀反应,可能与药物浓度低、渗出血管壁的药量少,减少了组织的破坏有关。
3.3 糖皮质激素对治疗血管瘤的机制和疗效 糖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血管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介导,即糖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后,再与基因中的激素反应元件相互作用,抑制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阻碍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了血管瘤的消退。刘潜等报道糖皮质激素也可通过诱导血管瘤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来促进血管瘤的消失[6]。
3.4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PYM血管瘤内注射可引起机体发热,而此组患者无发热反应,可能与灌注质量浓度低及DXM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关。也有PYM会致肺纤维化的报道,但本治疗组经1~3年随访未发现有此病例,也许是患者多为婴幼儿及青少年,且治疗总剂量不超过40 mg的原因。本治疗组有4例瘤体较大者出现部分浅表性疤痕和少许色素沉着。
PYM联合地DXM治疗血管瘤已在临床上广泛接受和认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本治疗组采用较小浓度的PYM灌注液,有效率100%,较大限度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说明PYM治疗血管瘤所须采用的合理的质量浓度和剂量仍值得研究。
[1]费伟,尹明平,李铮,等.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⑻:490-491.
[2]刘国林,闫威,陈勇,等.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评价[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6):669-671.
[3]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翟军,柴风良,高淑兰,等.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评价[J].中国美容外科杂志,2006,17⑷:270-271.
[5]伍尚敏,鲁开化,赵亚南,等.平阳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J]. 中国美容外科杂志,2008,19(2):140-141.
[6]刘潜,李静,周德凯,等.糖皮质激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机理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3):119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