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局限性的认识
2011-08-15□文/邢柳
□文/邢 柳
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局限性的认识
□文/邢 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人把这些问题归结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崇拜,单纯追求G D P的增长,因而忽视了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民经济的核算指标G D P的缺陷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由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的作用入手,在此基础上剖析G D 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存在的局限性,以便于我们在经济核算中更好地使用这一重要指标。
G D P指标;局限性;核算;可持续发展
要谈对一个指标局限性的认识,我们不能把所有其不能反映的方面都作为其局限。例如,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缺陷时可以说他品行不端、心胸狭窄这些方面,而不能将他不会飞、不能捉害虫这类的功能不健全也作为其缺陷,因为这个人只是大千世界众多生物中的一个,若具备了其他生物所有的本领,其他生物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就是说,从其自身出发,应该怎么样而没有或不能怎样的角度来评论。所以,我们在评论一个指标局限性时也应首先明确这一指标被发明的意义或目的何在,然后再探讨其未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的原因何在,是否存在自身的局限。因此,当我们谈到GDP的局限性时不能把它不能衡量效益、不能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能衡量分配这些方面作为其局限性,因为要衡量这些方面自然有衡量这些方面的指标,GDP也只不过是众多指标中的一个,如果它可以衡量所有经济方面,那么其他指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说GDP重要,但不是说它必须是万能的。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包罗万象、反映一切的经济指标。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
按照前面提出的方法,本文的思路就是首先明确GDP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以及它是否完美地发挥了它的作用,以及如果不完美是什么原因,最后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探讨出GDP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可以归结为GDP自身的也就是它的局限性。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述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年或一季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是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通用指标,也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产生之初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信息有了迫切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有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1993年联合国发表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GDP作为统计经济总量的首要尺度。
二、G D P的作用
可以说,GDP被应用之初就是为了满足政府的需求为政府提供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帮助政府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随着GDP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经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统计依据。GDP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首先,GDP在已有的生产总量指标体系中是综合反映经济增长数量的最佳指标。虽然GDP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很显然,其他的指标比GDP指标有更多的缺陷与不足。运用GDP可以从生产数量方面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的在一定时期的生产规模;从各地区GDP数量对比,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从各产业部门GDP对比,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从各历史时期按不变价格GDP数量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增长量或增长速度。其次,GDP还可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例如,从GDP及其增长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观察到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与从业人员人数之比)和投资效果系数(GDP与投资总额之比)等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来反映经济增长方式是否优化;用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各时期产业结构状态及其发生的变化对比。最后,GDP可以作为反映可持续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统计依据。
三、G D P存在的局限性
针对以上总结的GDP的作用,我们可以分析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G D 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并影响到生态环境。这是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然而,GDP指标却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而忽视了资源损耗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损失。比如,砍伐森林会带来就业的增加扩大生产等经济效果,从而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森林资源的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负面影响却没有计算在GDP中。更有甚者,把为治理这些环境污染所进行的活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也被作为一般经济活动对待,同样的计算产出,汇总到GDP中。因此,GDP指标只核算了经济发展积极的一面,而没有核算对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消极一面,从某种程度上高估了当期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
其次,G D P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社会财富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固定资本存量。因此,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就取决于固定资本存量是否能有效的增长,这就不仅取决于其总额的大小,更取决于其质量。如果固定资本的质量不好,没有被充分使用或者未达到使用期限就不能继续使用,那么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再多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社会财富。但是GDP指标只能反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而不能描述其质量,因而GDP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总积累。
再次,G D P指标的统计核算存在较大偏差。GDP仅以是否有交易行为的发生,相应的是否产生市场价格作为GDP核算的依据和范围。这样一来,那些虽然属于经济意义上的生产性活动,例如家庭劳动或者一些非法的或地下经济活动,但是由于没有涉及到交易行为或者没有产生市场价格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就被排除在GDP指标的统计核算范围之外。这些非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自给性服务产品的价值。GDP核算中未包括家庭和个人为自己的最终消费而产生的自我服务。例如,自己做家务、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等。如果这些自我服务未纳入GDP核算范围内,那么它反映的就不是全部的社会劳动成果;(2)义务劳动的生产成果。义务性劳动包括义务植树、义务照顾老人等。这些劳动是没有报酬的,因此也未计入GDP,这样也会使GDP反映的生产成果不完全;(3)不正规经济的生产活动成果。不正规经济又称地下经济、隐蔽经济或未被观察经济,这些活动是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没有纳税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很难准确统计。GDP中如果不包括这部分生产成果,是不完整的,不仅低算了生产总量,还会影响经济分析和决策。
最后,G D P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一般认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优化;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收入差距适度且社会安定;环境质量改善,并非生态环境恶化;本国国际竞争力增强,不使本国经济依附于外国。GDP指标能够较好地说明国民经济增长的前面三个方面的质量情况。正如前文所论述到的,从GDP及其增长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观察到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与从业人员人数之比)和投资效果系数(GDP与投资总额之比)等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来反映经济增长方式是否优化;用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各个时期产业结构的状态以及其发生的变化对比。但是,在描述国民经济增长的后三个表现方面的质量情况上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这就说明,GDP指标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只能是部分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GDP指标是经济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局限性而将GDP全盘否认,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万能的,不论是优点还是缺陷,我们都要谨慎地看待。一方面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GDP本身是具有一定缺陷的,它不是万能的,因此应该学会合理使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重要指标。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1]杨欢进.西方经济学专题研究(第一版)[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2]颜日初,朱喜安.论G D P的作用和缺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
[3]张东光.绿色G D P核算的内涵和统计方法[J].宏观经济研究,2005.1.
[4]高俊光,于渤.关于我国实行绿色G D P核算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13.
[5]袁捷敏.刍论G D P指标的局限性[J].商场现代化,2006.11.
F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