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狂欢的方式“去痛”——解读沈从文的《柏子》兼论其叙事风格

2011-08-15柯鹏飞

关键词:沈从文作家小说

柯鹏飞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湖北黄石 435002)

以狂欢的方式“去痛”
——解读沈从文的《柏子》兼论其叙事风格

柯鹏飞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湖北黄石 435002)

小说《柏子》以冷漠与狂欢交织的叙事,深刻地反映了沈从文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独特认知和感受。对底层平民生命之美的抒写,喻示着作家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漂泊与挣扎,正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孤寂、落寞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沈从文;《柏子》;狂欢;宣泄;自由

沈从文的小说《柏子》是一篇描述湘西人底层生活的作品,因其极富个性的叙事风格,历来颇受论者的关注,并被进行了多维的解读。概而言之,一般论者都认为这篇作品主要是讲述一位水手与妓女的纯真爱情,抑或是赞美湘西人雄强的生命与率真的天性。不可否认,在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小说中,上述主题确曾屡见不鲜,如《龙朱》、《贵生》、《阿黑小史》等等。然而,沈从文是一位思想十分庞杂且富于叛逆个性的作家,就像他十分注重写作技巧的创新一样,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之时代的他,不会也不应该将所有的作品都以一种模具式的加工手法进行复制。同时,就文学批评者而言,如果对于前人之言特别是权威的声音只是一味匍匐式的盲从,而不对文本自身作独立、深入的再创性研读,就难以发现藏于文本内部的深层意蕴。对于《柏子》,我认为应从文本出发,透过作家的主观化叙述,去静心倾听小说中的人物的声音,进而揭示出小说的真实与本质。

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一个人类境况的寓言。在《柏子》中,作家以一种十分冷漠甚至苍白的语调,为我们描述了辰州的风物人情,让人的阅读也随之冰凉。这种氛围在作品的开篇就已经酿成——“把船停顿到岸边,岸是辰州的河岸”[1]。简单的叙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犹如例行公事,从中丝毫看不出行旅之人泊岸后的切盼与喜悦,有的只是一种生活的无奈,夹杂着难以言说的潦倒与孤寂。更显独特的是作家对故事主人公出场情景的一段描述——“如今夜里既落小雨,泥滩头滑溜溜使人无从立足,还有上岸到河街去。这是其中之一个,名叫柏子……”[1]在中国的传统小说中,作家对人物特别是主人公的出场方式是十分在意的,总是要明里暗里作一番大量的铺垫,要么大张旗鼓地宣扬他的出身、家世,要么精心雕画他的外貌、性格,可谓是“丹唇未启笑先闻”,直待秋池夜涨、瓜熟蒂落之时,人物才闪亮登场,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完整无缺的视觉形象。而作为深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沈从文,却一反常规,省去了传统叙事中的繁文缛节,于不经意间信手拈来,小说的主人公“柏子”就像天外来客飘然而至。在作家笔下,与其说“柏子”是一个人、一名水手,还不如说是一个符号,一个抽象的连外貌轮廓都没有的“类人”。不难想象,这种近乎无情的叙述,折射出叙述者内心的一种散漫和无定。

其实,任何一种叙事都不应被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技巧,其深层次则根源于作家的世界观。不应略过的是,在小说的前一部分,作者用了不少的文字描述了辰河船帮的水手们自由而快乐的生活:那些毛脚毛手的青年人在船头无恶意的笑,爬上桅子顶尖去唱歌,逗其他船上的媳妇发笑。这种场景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漂泊的辛苦和劳累,生活的重压早被他们敏捷的身手和欢快的笑声抛至九霄云外。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家内心的艳羡与向往,这辰州的码头仿佛是他寻觅已久的“世外桃源”。

正如文学史上诸多寻求精神自由的作家一样,沈从文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感受。那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政党冲突激烈,城市充满血腥和欺诈,乡村则是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短暂洪波潮涌之后,真正驶入了暗礁遍布的激流险滩。作为肩负传承民族精神薪火重任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尽管已被时代和社会边缘化,甚至遭到精神的禁锢和肉体的灭杀,但那份根源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忧愤与担当,却如奔流千年的江河,一刻也不曾停息、放弃。然而,现实的冷酷,前途的黯淡,又使他们泣血失语,以至于产生了精神上的错乱与幻灭,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则是强烈的自我抒写倾向。这种倾向在沈从文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自1928年迁居上海后,抒写自我的作品已达到一个高峰,在他的笔下,贫穷、肺癌、失眠、不能接近女性、跟社会格格不入等现象常被提起,抨击腐朽的社会制度已然成为了他的文学诉求。尤显独特的是,作为一生都在追求人格独立的他,始终选择远离政治,甚至在成了作家后却不依附任何作家集团,这就注定了他只能孤独地探索社会与人生,尽管四处碰壁,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

在历史的风云际会、潮起潮落的时代,就像并不是所有的岩石都能经受住巨浪的冲击一样,一部分生性懦弱的知识分子开始变得迷惘、沉沦,以至于“酒与烟与女人”成了“一个浪漫派文人非此不能夸耀于世人的三样事”[1],就如同小说中的柏子,不顾旅途劳顿,“先是在泥滩上走,没有月,没有星,细毛毛雨在头上落,两只脚在泥里慢慢翻——成泥腿……”[1]事后,“一双脚浸在泥水里面,——把事情作完了,他回船上去”[1]。此番情形,无法不让人痛彻地感受到,那表面的“逍遥”却隐含着人生深刻的悲凉。这篇小说虽不是“流浪汉小说”,但故事中的主人公不确定的人生却又呈现出了真正的精神流浪。柏子长年漂流在辰河上,在其漂泊和居无定所的背后,言说的恰恰是一种没有归属感的无辜和无助。他迷失在爱欲之途,一任感性的沉溺与放纵,在风雨中摇荡着失途的困惑与迷惘。在感性的放纵之中没有生存远景和目标,犹如基督教中所隐喻的迷途羔羊!

众所周知,沈从文是一位十分感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极具自由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与鲁迅、茅盾、巴金等相比,尽管沈从文有艺术观念、言说方式上的不同,但在大的方向上,他依然着眼于文学要成为社会的写照,要表现对人生、对生命态度的严肃探索精神。“沈从文是从解剖‘文化根性’的立场来解剖中国积存的各种‘问题’的,与之相应,则是他供奉的‘人性’的‘希腊小庙’,这使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显得多少有点极端,同时也使沈从文一下子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作家。”[1]沈从文的这种文化个性,在小说《柏子》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果说在小说的前一部分,他采用了与其悲观的心境相呼应的冷峻叙事的话,那么在小说的主体部分,则笔锋陡转,呈现给读者的是充盈着原始生命张力的狂欢叙事。

沈从文的早期小说中,多抒写对人生的诘问与思考,特别是对性的困惑与渴求。我们知道,性的意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感受方式,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生命个体的生存状况与文化实践形态之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双重意义的复合。在《柏子》中,尽管作家对柏子与妇人的肉体之欢进行了近乎原生态的叙述,但并没有像当下某些热衷于用身体写作的“作家”那样,津津有味地进行自慰式、诲淫式的细节描述,也无隐喻化的曲折叙述,只是了了几笔,点到即止,可见作家的本意并不在此。进而说明,作家在这个奔放的情欲世界中,发现的并不是放纵的性欲。在柏子身上,我们可清楚地看出,欲望是人对差别的一种不满,对平等的一种寻求。不是吗?——柏子在与那妇人耳鬓厮磨之后,还要这样问她:“我问你,昨天有人来?到底有多少日子才轮到我?”[1]尽管他花的是自己在风吹雨淋中挣来的血汗钱,可是他觉得“他的所得抵得过一个月的一切劳苦,抵得过船只来去路上的风雨太阳,抵得过打牌输钱的损失,抵得过……”[1]其实从柏子来讲,他这样盘算是有其自身的理由的,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难以排解的郁结,那就是像他们这些长年漂泊在外的水手,在这离乱斑驳的现实社会中,充其量就是辰河里的一条小鱼、一缕水草,对无数的诱惑不敢有太多的奢望,有的只是“在每一个妇人身上,一群水手同样作着那顶切实的顶勇敢的好梦……”[1]他们有着“粗卤得同一只小公牛一样”的体魄,却无法干出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只有在那可怜的妇人身上一展雄威,才能找回他们作为人的感觉与尊严。

在作家狂欢化的叙事中,我们感受到的绝不只是内心的悲悯,更多的则是一种隐藏于肉体放纵背后的精神宣泄——这是“一种丑的努力,一种神圣的愤怒”[1]。在传统中国,“文人”既是一个边缘群体,也是一个最为自由的群体。这一点在魏晋时期的文人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们醉酒当歌,放浪形骸;他们恃才傲物,漠视功名。宋代大词人柳永也宣扬要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游戏人生的态度来嘲弄科考。不幸的是,在历史发展到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的社会政治现实却是那段离乱历史的惊人轮回。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复杂幽暗的社会政治漩涡中,已被撞击得遍体鳞伤,身心交困,甚至是心灰意冷。人生归途的飘渺虚无,被文人敏感的神经和多愁善感的诗人情怀再一次从历史的思想武库中请将出来,并醉洒在灵魂的毛孔,浸透到作风的骨节上。于是,遁形于现实之外,游移于山水之间,抑或躲进书斋皓首穷经,便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心仪和追求的理想生存方式,老庄哲学成了他们的精神向导。然而,心有忧虑与担当又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文化人格,于是又不乏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者。正因如此,“生的意志与现实的冲突,是这一切苦闷的基本;人不满足于现实,而复不肯遁于空虚,仍就这坚冷的现实之中,寻求其不可得的快乐与幸福。现代人的悲哀与传奇时代的不同者即在于此。”[2]

谈到这里,我们不妨看看郁达夫的《沉沦》。在这篇小说中,郁达夫采取了大胆的自我暴露的方式,艺术地将性的苦闷、人生的苦闷和社会的苦闷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沉沦》所表现的内心苦闷,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知识青年共有的苦闷。小说的情感爆发点在性,而抒情自我的情感渲泄点也在性。我们知道,沈从文早期的许多小说都是有意模仿鲁迅、郁达夫的,特别是郁达夫,他不仅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领路人,而且在思想个性、艺术理念与创作风格上,都给了沈从文以极大的影响。在沈从文的许多小说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郁达夫始终坚持的自我暴露、主观抒情、宣泄内心苦闷的创作方向。作为一个怀揣着美好愿望和至诚之心,从古朴蛮荒的湘西闯进繁华都市的青年,沈从文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着实是无法理解的。从个人生存到民族盛衰的一系列矛盾所引发的内心剧痛,也是很难找到具体解决的办法的,以至于这种矛盾和痛苦便积聚为苦闷,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自然就有了虚无、哀伤,甚至颓废的色彩。在小说《柏子》中,作家在非理性主义思想的驱使下,毅然挥起了人性的大刀,勇敢地向传统的温柔敦厚的礼教砍伐过去,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用狂欢的方式去痛。这样看来,那狂欢化的叙事本身就是一种长久郁积在内心的苦闷的宣泄,其中不乏传统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自我潦倒感的排遣与释放。需要说明的是,小说中所宣泄的不单是个人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底层社会民众的痛苦。

尼采说过,悲观主义是虚无主义的前期形式,其逻辑就是:悲观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虚无主义[3]。从作品中我们可清楚地看出,在吊脚楼里狂欢的“柏子们”对未来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他们把自己沉浸在这欢乐空气中,忘记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的过去与未来”,而“女人则帮助这些可怜人,把一切穷苦一切期望从这些人心上挪去。放进的是类乎烟酒的兴奋与麻醉。”[1]对于这些长年漂泊在外的水手来说,岸只是他们暂时寄放躯壳的不动的船,也只有在岸上,在吊脚楼里,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活力,体悟到人格的尊严。岸,是一种真实,一种存在。然而,这种真实必须以精神的坚实为前提,否则,它永远无法成为灵魂的家园,即使有生命偶尔闯入,最终也只能选择逃离。你看离去的柏子:头顶上正淋着的雨已被他忘记,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这时妇人是睡眠了,还是陪别一个水手又来在那大白木床上作某种事情……柏子也不去想这个。”[1]“他的背带钱已光了……花了钱,得到些什么,他是不去追究的。”[1]这一切对他来说已显得并不重要,只有那随时可以在想象中用手摸的妇人的身体,才是他在以后下行日子的快乐。挣脱现实的羁绊,远离尘世,把自己固封在用虚幻编织的茧里,静静地做着自己的梦。这——不仅是可怜的“柏子们”的嗜好,而且也是那个特定时代的脆弱的知识分子的“雅好”。

当“五四”运动的大潮渐渐退去时,面对更为幽暗诡谲的时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阵营已悄然崩解,有的人移师海外继续奋战,有的人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而有的人却退隐林泉,企图在纷扰的现实之外觅得一方静谧的桃源。从作家本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找到这种踪迹。1928年,沈从文离开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中心北京,迁至上海,意欲远离纷争。然而,作为十里洋场的上海是冒险家和投机者的乐园,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在那里,作家注定寻找不到搁置自己心灵的净土。无奈之下,他只得将目光折回他生命和人生的起点——湘西。尽管这里也被现代文明所污染,但比起喧嚣的都市来说,他还能寻觅到他梦想的那份古朴和原始。在这里,他可以静心地做他的“精神初民”,而权当外界的一切喧闹不复存在。与其说这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至境,倒不如说是作家在经过灵魂的痛苦挣扎后,无助地作出的悲凉抉择!

在柏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孤寂与落寞,也看到了他们的脆弱与轻狂。那一条绵延弯曲的辰河,又何尝不是这些文人栉风沐雨的心路历程呢?至于吊脚楼里的故事,更是一个千年不死的悲艳传说,就像辰河里的水,至今还在哗哗地流着。

[1]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 周作人.沉沦[N].晨报副刊,1922-03-06.

[3] 尼采.权力意志论[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67,295.

To Pain by the Way of Carnival——Read"Baizi"Written by Shen Congwen and Discuss Its Narrative Style

KE Pengfei

(Hubei Urban Vocational Schools,Huangshi Hubei 435002)

The novel of"Baizi"whose narrative style is intertwined with carnival and cold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unique cognition and experience of Shen Congwen under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the 1920s in China.The description of the beauty about the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indicates that the writer painfully pursues freedom and honesty under the reality of repression.Drifting and struggle vividly reflect the intellectuals 'loneliness at that times.

Shen Congwen;Baizi;carnival;vent;freedom

I206.6

A

1671-7422(2011)01-0040-04

10.3969/j.ISSN.1671 -7422.2011.01.010

2010-09-25

柯鹏飞(1970— ),男,湖北阳新人,讲师,本科。

(责任编辑 尹春霞)

猜你喜欢

沈从文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