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亨利·卡伯特·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及其实践

2011-08-15周余祥

邯郸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洛奇夏威夷古巴

周余祥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在1876年获得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是典型的“学者从政”。洛奇在1895—1924年11月任职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1]319,对美国外交思想和决策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是其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奇扩张主义思想的内容极其丰富,充分汲取了美国当时社会上的扩张主义思潮,对美国的传统扩张主义思想既有继承也有发展,适应了美国社会的要求。洛奇将扩张主义的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公开主张:“为了美国人民的幸福,首先就必须扩张。”[2]88

一、亨利·卡伯特·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

洛奇扩张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是:美国需要占领具有战略地位的岛屿和属地,建立“大海军”,修建和控制中美洲运河,最终变为世界强国。在战略要地方面,洛奇认为:美国需要占领夏威夷、古巴和菲律宾。夏威夷群岛坐落在北太平洋的中部,是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被称为“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1895年,洛奇在国会演讲中宣扬夏威夷对美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性。他声称:美国人民想把夏威夷置于美国的统治之下,美国在夏威夷具有巨大的利益,夏威夷行政机构成员应该是具有美国血统的人。最重要的是,洛奇明确地指出:“夏威夷群岛应该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部分。”[3]150在洛奇看来,古巴关乎美国的切身利益,战略价值极大,“这个大岛与墨西哥湾遥遥相对,它控制着海湾,控制着海湾与我国北部和东部各州之间的全部沿海贸易所必经的航道……对于美国的商业、安全与和平来说都是一个屏障”。[4]73对于菲律宾群岛,洛奇更是敏锐地认识到该要地对于美国占据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西战争中,洛奇更进一步地说:“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囊括这些岛屿……我们拥有太平洋的另一端,对我们的国家来说,其价值是超出想象的。”[5]231

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是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适应美国参与争夺世界霸权要求的产物。为了更好地得到美国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洛奇利用其在参议院的有利地位极力地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扩张主义思想。洛奇在1895年3月的国会演说中,进一步阐释了其扩张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出于对民族的发展和民族的幸福的各种考虑,都要求这样的扩张。为了我们的商业利益和我国的充分发展,我们应该修建尼加拉瓜运河。为了保卫这条运河,为了取得在太平洋上的商业优势,我们应该控制夏威夷群岛和保持我们在萨摩亚的影响。……我们应该在这些岛屿中至少建立一个强大的海军基地。……商业跟随国旗。我们应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足以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保护美国人民,并使我们的海岸免遭有效的攻击。”[4]39-40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和马汉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也是洛奇与马汉经常对于国际事务进行交流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马汉的“海权论”从理论上进一步支撑了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洛奇在参议院的势力则从立法上督促政府实施其扩张主义思想。随着共和党人登上总统宝座,尤其是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政府的上台,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得到了有效的实施。至此,以洛奇为首的“小圈子”①“小圈子”成员主要包括:亨利·卡伯特·洛奇、布鲁克斯·亚当斯、马汉和西奥多·罗斯福等美国政治上层人物。由“务虚”向“务实”的过渡,即把扩张主义思想从理论转变为政府的政策和行动。

二、亨利·卡伯特·洛奇对其扩张主义思想的实践

亨利·卡伯特·洛奇对其扩张主义思想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支持美国兼并夏威夷

为了支持美国吞并夏威夷群岛,洛奇煞费苦心,做了大量游说和辩护工作。洛奇公开指出:“美国的政策不是像英国那样,动手夺取遍布全世界的遥远的领土。我国的政府不宜采取这样的政策,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政策。因为我们在国内有充足的土地,但同时还必须记住这一点:在合众国内,我们控制着我国力量的核心堡垒,并具有作为一个民族的高尚之处,对于保卫核心堡垒至关重要的外围工事,我们必须既不应忽略,也不应放弃。”[4]39在夏威夷问题上,当时对美国形成竞争的有英国和日本,所以洛奇十分关注英日两强国对夏威夷的政策。洛奇发现:英国已经在太平洋地区获得了一系列其他岛屿;日本在夏威夷有 2万移民,其军舰经常在夏威夷海岸出现,这充分说明英日已经对夏威夷开始蚕食。为了唤起格罗夫·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政府对夏威夷的关注,洛奇强调说:“我不能容忍看见已经升起的美国国旗被毁坏,我不喜欢看到美国前进的脚步缩回来。”他还进一步直截了地指出:“反对其它任何政府在夏威夷群岛上实施以寻求立足点或租借其任何部分的政策”。[5]202在洛奇的不懈努力下,夏威夷问题引起了美国共和党威廉·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政府的重视。1897年6月16日,经过洛奇和西奥多·罗斯福共同劝说,麦金莱政府正式向国会提出了占领夏威夷群岛的议案。[3]240由于洛奇对国会的影响,1898年7月6日,即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海战中大胜西班牙海军的第三天,国会最终以42:21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占领夏威夷群岛的议案。[3]2831898年7月7日,麦金莱总统签署了这一占领议案,夏威夷正式成为美国的殖民地。[6]267

美国正式兼并夏威夷是洛奇实施其扩张主义思想的重要一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洛奇为首的共和党新保守派已经成长起来了,并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

(二)支持美西战争和美国兼并菲律宾①

洛奇支持美西战争是为了实现美国的既定扩张目标——占领古巴。19世纪末,西班牙在古巴的殖民统治面临危机,古巴人民一次又一次地举行了起义,但遭到西班牙当局的残酷镇压。美国此时对古巴的蔗糖征收高额进口税,这使得以出口蔗糖为生的古巴人民生活更加贫困。1895年,古巴人民又一次起义。作为国会参议员的洛奇于1895年3月20日发表了对古巴问题进行干涉的演说,强烈要求克利夫兰政府干涉古巴革命,并阐述了美国在古巴的利益:“我们在该岛的直接金融利益是非常大的。这些利益正在遭到破坏。解放古巴对于美国来说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意味着通过免税在那里为美国资本提供一个机会。这也将意味着为这个诱人的岛屿的发展提供一个机会。”[4]72为了进一步唤起美国民众对美西战争的支持,洛奇将西班牙人形容为“‘中世纪的、凶残的、快要灭亡的’以及‘比世上其他国家落后300年’”。[7]64这是洛奇为美国干涉古巴革命所做的舆论准备,即美国要以“解放者”的姿态进行干涉。在美国垄断资本和扩张主义势力的鼓动之下,美国的干涉行动逐渐露出了端倪。后来,洛奇极其兴奋地看到:美国军舰“缅因号”1898年1月25日以“友好访问”的方式抵达哈瓦那,并写信给亨利·怀特说:“在古巴任何一天的可能爆炸将带来一系列的事情。”[8]1931898年2月15日,美国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突然发生了爆炸,这立即成为洛奇推动和支持美国发动美西战争的借口,以洛奇为首的扩张主义分子把这次危机看成一个“提升美国作为命中注定的世界帝国主义强国的机会”,[9]77他们竭尽全力地推动和支持美国政府的战争举措。这一时期,洛奇还掌握了有关美国对西班牙开战的一些重要信息:一是西奥多·罗斯福1897年9月在与洛奇的通信中说:“我们的亚洲舰队应该封锁马尼拉,必要时候占领马尼拉。”[10]185所以西奥多·罗斯福以海军部代理部长的名义在 1898年 2月 25日密令亚洲舰队司令乔治·杜威做好攻击马尼拉西班牙舰队的准备。[6]265二是洛奇从当时的驻英大使约翰·海那里获悉:若美西开战英国会站在美国一边。

胸有成竹的洛奇于是在1898年3月31日向参议院提交了一个法案,表示“同意麦金莱政府购买丹麦西印度群岛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在这个法案中,他提交了一个报告,强调“占领具有战略地位的岛屿对美国来说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5]226洛奇警告说:“若美国在古巴危机中失败,这将是共和党迄今最大的败绩……我知道……威胁战争的政治理由是一种犯罪……但是通过牺牲一个伟大的政党来给国家带来自由和白银,这是一种错误的政策,是非常可恨的。……当正确和错误交织的时候,我从直觉和本能上深信:没有人能脱离人民。”[11]13通过参议员洛奇的努力,美西战争不仅得到美国民众的支持,而且也得到其他扩张主义分子的支持。这样,1898年4月19日国会顺利地授权总统可以用任何形式的武力以达到古巴应得的自由与主权法案。麦金莱总统签署后上述法案生效,4月25日,美国正式宣布同西班牙处于战争状态。1898年4月26日,杜威将军接到作战命令,5月1日,杜威率领的美国舰队击溃了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6]265-266美国军队占领马尼拉之后,洛奇呼吁美国直接占领菲律宾,对此他说:“菲律宾群岛一定是在和平条约下属于我们的。”[5]231此时期,洛奇及其“小圈子”对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力。对此,洛奇在与西奥多·罗斯福的通信中写到:“政府完全不得不接受我们所希望的‘大政策’。”几星期之后,洛奇回应西奥多·罗斯福的声明说:“在我们没有占领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之前,政府不要谈任何和平,这也是为了保证古巴获得独立。在任何无法抗拒的压力下,我们都应该尽快地去占领这些岛屿。”[12]223

美国在亚洲战场的马尼拉海战和美洲战场的圣地亚哥海战中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西班牙极不情愿地于1898年12月10日在《巴黎和约》上签了字。根据条约,美国获得了波多黎各和关岛的殖民统治权;菲律宾群岛以二千万美元的价格也割让给美国;确定古巴为主权国。[6]268

但国会参议院在批准该条约时候,美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是否应该获得殖民地的激烈辩论。“反帝国主义同盟”成立于1898年11月,他们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宣传反对批准《巴黎和约》和对菲律宾的殖民战争,认为吞并菲律宾有悖于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精神。帝国主义分子以参议员洛奇等为首,并得到态度明朗的企业界领袖们的有力支持,他们集中考虑的是美国的现实利益——“菲律宾提供了到达富饶的中国市场的垫脚石,也给正在扩大的海军提供了战略要港,而海军正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商业与显示美国的威望。他们论证说,国际竞争也迫使美国保卫胜利成果;否则,危险的德国和正在扩张的日本可能会捡起美国放弃的东西。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美国放弃它用鲜血获得的领土是不可想象的”。[13]268为了给美国占领菲律宾辩护,洛奇从历史中寻找到了依据,他将美国占领菲律宾与杰斐逊购买路易斯安那联系起来,认为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参议员洛奇认为:“一定要被统治者同意的论点是无足轻重的、没有考虑的必要,因为这个原则,过去为了促进国家的利益,已被忽视或违犯过,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路易斯安那购买地。”[14]173在这场大辩论中,洛奇自信地宣称:“美国将实现其职责并且完成一个巨大、艰巨和卓越的任务。”[12]249洛奇在参议院说:如果美国不获得菲律宾,“那对我们的贸易、商业和我们的一切企业将是一个不可估计的巨大损失”。[4]280-281洛奇把美国对菲律宾的战争看作美西战争的继续,认为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他在参议院说:“如果美国拒绝占领菲律宾,美国将不可避免地从世界的巨大权力中沉没。”洛奇对占领菲律宾这样评价到:“我不相信这是民族的不幸。我不相信这是一次丧失创造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在世界上的伟大使命——一个美好和自由的使命。”[3]415洛奇和马汉等扩张主义分子都认为,如果美国要实现掌握世界权力的目标,那么就必须占领整个菲律宾群岛。[8]202参议院表决前不久,菲律宾起义者与美国士兵发生激烈冲突的消息传到华盛顿。这个消息显然激起了一些爱好和平人士的反思,尤其是反帝国主义阵营中的成员。反帝国主义者们宣扬反对战争,但拒绝批准《巴黎和约》,这意味着美国与西班牙之间还处于战争状态。1899年2月6日参议院在批准《巴黎和约》时,由于反帝国主义者中有人投了赞成票,这才让该条约刚好以必要的 2/3票数即57票对27票勉强获得通过。[6]269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洛奇在参议院与反帝国主义分子进行的辩论是非常激烈的,以至于洛奇形容该条约的表决是“我在参议院所曾知道的或所曾预料到的一场最势均力敌、最剧烈、最激动人心的斗争”。[15]116结果是以洛奇为首的扩张主义分子还是略占上风,他们如愿以偿地看到美国占领了菲律宾和古巴等战略要地。

(三)支持开凿中美洲运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成为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家之后,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开凿一条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对美国具有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俄勒冈号’战舰从旧金山出发,经过合恩角,历时48天才驶抵加勒比海,投入对西班牙舰队的战斗”,[16]73-74这更进一步证明了美国迫切需要开凿中美洲运河。美国在中美洲开凿一条运河不仅可以在战时增加美国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作战能力,保卫美国的安全;而且可以连接美国西海岸和美国远东的贸易。但1850年美英《克莱顿——布尔沃条约》规定,在中美洲运河凿通之后,两国均不得予以独占或者设防;两国国民在使用运河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支付同等费用。[6]146该条约成为阻止美国独立开凿运河的外交束缚和大国压力。

美国首先着手解决与英国在开凿运河上的关系,确立独立开凿的法律依据。对此,美国众议员W·P·赫伯恩提出议案:要求美国迅速开凿运河并具有武装防卫权。参议员洛奇也明确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赫伯恩运河议案。”[17]220-221在洛奇等人的推动下,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在1899年开始同英国驻美大使庞塞福特勋爵进行谈判,要求美国独立开凿运河。“1900年2月5日,英国驻华盛顿大使朱利安·庞塞福特勋爵和国务卿约翰·海签订第一个《海——庞塞福特条约》,规定美国可以修建和拥有一个中立的地峡运河,但不得驻兵防守。”[18]232第一个《海——庞塞福特条约》在参议院遭到以共和党参议员洛奇为首的扩张主义分子强烈地反对。洛奇反对该条约“是出于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且他还认为英国不堪一击”。[19]476但最为重要的是,该条约内容与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不相符。当时的纽约州州长西奥多·罗斯福也“敦促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和其它主张奉行一项‘享有广泛权力的政策’的人修改条约,以便允许美国可以设防并单独管理运河”。[13]317在此背景之下,参议院要求该条约附带有美国拥有运河防卫权的修正案,英国在 1901年3月理所当然地拒绝接受附加带有美国修正案的《海——庞塞福特条约》。

为了尽快达成协议,庞斯福特与约翰·海重开谈判。原来条约没有被参议院通过,正是因为有洛奇为首的扩张主义分子的反对。所以这一次,国务卿约翰·海同洛奇保持密切联系以便条约在参议院顺利通过。由此可见,洛奇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奥多·罗斯福则先以美国副总统身份后以总统身份正告英国人:美国人下定决心要修建、设防和控制中美洲运河。当时英国没有过多的精力和力量去全力关注美洲:一是英国正在与布尔人进行争夺非洲的战争,二是英国与德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英国不想再与美国在美洲发生冲突,损害英国“殖民帝国”的利益。英国最后迫于形势做出了让步。在1901年11月18日,美国与英国签订了第二个《海——庞塞福特条约》。根据该条约,美国得到开凿、管理与防卫运河的独占权。[6]273在参议员洛奇的支持之下,美国参议院在一个月之后迅速批准了该条约。第二个《海——庞塞福特条约》的签订,为以后美英关系的和解开了方便之门。

三、余论

通过观察上述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亨利·卡伯特·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不仅秉承了美国历史上的扩张主义传统,而且吸收了马汉的“海权论”和罗斯福的“大海军计划”等当时的扩张思潮的内涵;美国通过占据夏威夷和菲律宾等战略要地,为美国的大海军提供了基地,这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其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也有利于输出美国的民主。以洛奇为首的“小圈子”认为:早期的孤立主义已不再能满足当时美国追求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需要冲破传统孤立主义的束缚,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战略要地和商业利益。在洛奇的影响和推动之下,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使菲律宾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和战略要地,中南美洲成了美国的势力范围。亨利·卡伯特·洛奇的扩张主义思想是美国由大陆扩张向海外扩张转变时期的产物,包含有领土扩张和商业扩张两个方面的内容,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美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实力水平,而且还着眼于美国未来的发展和繁荣。

[1]杨生茂,张友伦.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周一良,吴于廑.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Zimmermann, Warren. First great triumph :how five Americans made their country a world power[M].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2.

[4]杨生茂,等. 美西战争资料选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Pratt, Julius William. Expansionists of 1898 :the acquistion of Hawaii and the Spanish islands[M]. Chicago : Quadrangle,1964.

[6][美]加尔文·D·林顿. 美国两百年大事记[M]. 谢延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7][美]迈克尔·H·亨特.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 禇律元,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8]Battistini, Lawrence Henry. The rise of American influenc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M].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0.

[9]Smith, Joseph.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 conflict in the Caribbean and the Pacific,1895-1902[M]. London: New York :Longman,1994.

[10]Van Alstyne, Richard W. The rising American empire[M].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5.

[11]Dallek, Robert. The American style of foreign policy :cultural politics and foreign affair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1983.

[12] Dulles,Foster Rhea. America in the Pacific: a century of expansion[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1932.

[13][美]托马斯·G·帕特森. 美国外交政策:上册 [M]. 李庆余,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4][美]J·布卢姆. 美国的历程:下册第1分册[M]. 戴瑞辉,译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5]Widenor, William C. Henry Cabot Lodge and the search for a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16]徐世澄. 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17]Campbell, Charles Sontter. Anglo-American understanding, 1898-1903[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57.

[18]杨生茂. 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美]孔华润. 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册[M]. 王琛,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洛奇夏威夷古巴
一例犬误食夏威夷果诊疗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小狗洛奇的秘密
安惠 夏威夷定制游
风情夏威夷
古巴经济衰退
夏威夷风情
戴维·洛奇《天堂消息》中的忏悔意识
大侦探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