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须把握“四个方向”

2011-08-15谢双显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高素质出版业科技期刊

高 婕,谢双显,杨 洪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5)

培养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须把握“四个方向”

高 婕,谢双显,杨 洪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5)

期刊的质量问题是科技期刊的根本问题,而期刊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基本要求。在编辑培养中我们应注重把握更新培养观念、优化培训内容、提升培养质量、健全培训机制这四个方向,使得科技期刊编辑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实现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科学发展观

一、着眼体制改革,及时更新培养观念

更新思想观念,是保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培养符合现实要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首先确立新的编辑标准观、培养观、使用观,用新的理念指导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培养。

(一)结合办刊需求,强化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标准观 当前出版业在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标准的把握上存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一种是定位的泛化,用一般技术岗位标准替代人才标准;另一种是片面提高标准,对人才的需求和能力素质不作具体分析,要求十全十美,造成看不到人才的潜在能力。只有消除这两种倾向,才能客观把握人才标准,引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人才标准既具有历史性,也具有现实性,不同时期应当有不同的人才标准。当前我国期刊出版业正处在转型期,应当针对学术期刊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需要,确立符合学术期刊出版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只有符合当前发展需要,能够在工作中表现出突出的能力素质,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才是真正的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二)树立超前意识,强化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培养观 编辑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作者素质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必须本着“宁可让编辑等文章,也不能让文章等编辑”的超前思想,强化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培养的前瞻意识和紧迫意识,确保培养的编辑人才能满足期刊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既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又要避免按步就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解决当前需要;另一方面要着眼期刊出版业的发展变化,结合人才培养周期,合理制订培养计划,为期刊出版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三)兼顾培养锻炼,强化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使用观 当前出版业在编辑人才培养与使用上有所脱节:一种是培养力度不够大,没有注重基本能力素质的提高,而是把人才培养重点放在使用环节,造成培养出的人才能力素质一般,缺乏发展后劲,不能适应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另一种是虽然在培养上下了大力,但不重视实践锻炼,不能使人才的良好素质有效转化为能力,对科技期刊多元化发展出现的问题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具体解决。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既要侧重培养环节,也要侧重使用环节,既要注重素质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锻炼转化能力,二者不可偏颇。

二、贴近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培训内容

科学的培训内容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随着科技期刊发展的多元化,必须把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手段充实到培训内容中,紧跟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才能培养出适应科技期刊出版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紧贴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发展变化改革培训内容 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发展变化是科技期刊编辑培训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在因素。培训内容必须要和期刊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编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要提高培训内容的信息化含量,强化多元化培训内容,使期刊编辑能满足科技期刊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二)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科学改革培训内容 科技期刊编辑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突出表现为专业分工细、行业跨度大、技术层次多、能力差异明显。必须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在把握专业分工的差异性方面,既兼顾培训内容的通用性,又兼顾培训内容的特殊性;在把握培养目标的侧重性方面,既注重理论基础的补差,更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训,做好与院校培养衔接;在把握培训内容的层次性方面,既考虑到一般性内容设置,又考虑到高、精、尖内容设置。

(三)依据不同的科技期刊科学改革培训内容 随着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体制改革速度的不断加快,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如何尽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群体,是培训改革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把期刊竞争力和社会需要,作为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培养内容改革的重点,特别是已经企业化的出版单位,要全面更新培训内容,与期刊同步发展。

三、坚持多法并举,大力提升培养质量

(一)把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要依托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把先进的科技手段注入到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培养之中,用科学技术创新培养模式,弥补能力不足,提升培训质量。建立科研单位、生产厂家、院校与出版单位之间顺畅的技术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建立远程投稿体系、专家审稿体系与多媒体数字化出版体系,充分利用分布各地的专家资源;建立互动式的审稿模式,使编辑真正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建设有机结合。

(二)把传统的培训方式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是指院校的学历教育,目前编辑学专业已经有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历教育,这是多年来期刊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也是正规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手段还没有广泛普及应用的情况下,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仍然要把传统形式作为科学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把专设机构培养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 从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的渠道上讲,各学术团体和其他机构主办的编辑业务研修班和讲座式专题辅导班,应当是科技期刊编辑在职培养的主渠道。这需要建立更为科学的培训机制与信息交互机制,使出版单位能够及时反馈和上报科技期刊编辑使用、需求状况。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培训方式,广泛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岗位上练、结对子帮”等办法,盘活培训资源,走畅培训渠道,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避免人才与培训资源的浪费,实现人才的精确化培养。

四、注重长远发展,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要科学评价期刊编辑培训效果的好坏,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按纲考核、严抓岗位考评、严明奖惩制度,使得科技期刊编辑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一)重视继续教育制度 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不是靠临时性、阶段性或单一性的培养所能造就的,应建立一种长期的制度。按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出版专业人员应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在每年的继续教育完成时,应参加相关考核,合格后方能颁发证书,证书可作为年度成绩评定的有效依据,以保证编辑人员不断更新各种知识与补充多种技能。

(二)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市场经济时代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岗位制、责任制、绩效考评制向优秀人才倾斜,激励编辑人员成才[1]。对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撰写论文、取得一定成绩的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调动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在编辑人才的培养使用上不但要立足现在,更要着眼长远,通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切实把优秀的编辑人才留住、用好,确保高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稳定成长、长远发展。

[1]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编辑教程,2007.

G232

A

1003-8078(2011)03-0186-02

2011-03-16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67

高 婕,女,江苏扬州人,编辑,主要从事期刊的编辑工作。

(周觅)

猜你喜欢

高素质出版业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科技期刊”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科技期刊的分类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