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后审读作用的思考
2011-11-14付少兰佘诗刚
付少兰,佘诗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1)
关于印后审读作用的思考
付少兰,佘诗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1)
为了更好地活跃科技期刊学术氛围,方便审者、作者、读者、编者间的互动,采用组织编委和审读专家对《学报》已刊发的论文进行审读的方式,找出已刊发论文在学术、编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已刊发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为今后重点组稿方向和各类稿件录用比例提供指导;同时,采取在《学报》网站和期刊上开辟编委点评及作者回复栏目的形式,在审者、作者、读者、编者之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对热点学术观点问题开展讨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引领学科进步。
科技期刊;印后审读;搭建平台;学术氛围
近年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一直在努力探索期刊发展之道,在确保期刊质量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1]。期刊要想今后得到更进一步发展,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学术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因此,对已刊发的论文进行印后审读,并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就显得非常必要。很多人认为期刊既然已经付印了,那么存在的问题已成事实,因而印后审读的意义不大。笔者以为,印后审读,尤其是组织编委和行业内的专家进行审读,不仅可以找出已刊发论文在学术、编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已刊发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为今后重点组稿方向和各类稿件录用比例提供指导,还可以通过在《学报》网站和期刊上开辟编委点评及作者回复栏目的形式,在审者、作者、读者、编者之间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引发读者对热点学术观点问题开展讨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引领学科进步[2-4],与此同时,还可产生一些好的讨论稿。
一、编委审读的职责及其分配情况
(一)职责 各审读编委负责在审读的一期中挑出一篇自己所熟悉领域的论文就其学术上的问题进行详细评书,尤其是指出其中存在的学术问题;最后由组长将每位编委的审读结果进行汇总,给出该期整体审读意见。
(二)分配原则 1.按照审读的期刊数量和编委数量计算每期审读的编委数量,经过计算确定按每3-4位编委为一组进行审读;2.为了方便编委之间的联系,尽量将在同一城市的编委分配在同一审读小组。
(三)分配方案 根据上述分配原则,最终确立了学报2008~2010年第4期已刊发的28期论文的审读编委。各期审读编委及联系方式格式详见表1。
表1 各期审读编委及联系方式格式
二、审读具体内容
按照期刊评审要求,要求编委按如下标准对期刊进行审读:
(1)政治标准:包括办刊路线、方针、科技道德、编辑道德等。
(2)学术(技术)标准:包括基金论文、获奖论文情况、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导向性等。
(3)编辑标准:包括规范执行情况、插图和表格的加工情况、名词和术语的使用、参考文献的著录、语言规范程度、文字差错率(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已明令停止使用的异体字、不符合《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字形规定的旧形字等)、收发时差等。
(4)出版标准:包括是否美观、庄重、合理、规范、富有特色,疏密是否合适、印刷是否清晰,墨迹是否浓淡适宜、均匀,图片反差强弱适度、层次分明,装订是否整齐、坚固,有无缺、损、折、联、倒、白页等。
三、审读意见的收集与反馈情况
将2008-2010年已刊发论文的审读安排、审读内容及学报的审稿单一起群发给各审读编委,同时要求审读编委在规定的时间将审读意见返回编辑部。经过编辑部的努力,目前大部分编委返回了审读意见,编辑部从中挑出了一些对论文学术质量存在问题的审读意见反馈给作者,并请作者针对审读编委及相关专家的审读意见进行认真回复,然后编辑部再将作者的回复意见反馈给审读编委,看回答是否到位。同时,也将审读编委提出的论文整体在学术和编辑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
(一)论文特点分析 不同年份各类论文所占比例见表2(由于本刊上每年刊登的讨论稿只有几篇,故未统计讨论稿)。从表2可以看出:综合研究与理论分析以及试验研究与测试技术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大,数值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最少。具体而言,综合研究与理论分析方面的论文逐年有所增加,表明《学报》一直在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工程应用方面的论文在减少,《学报》应重视刊用工程实践方面的论文;试验研究与测试技术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已超过数值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论文,今后在组约试验研究与测试技术方面文章的同时,也应防止数值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论文比例不至于过低。今后,对岩石力学数值分析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应适当给予适当关注,土力学与土工基础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继续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既突出了《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的特色,又让土力学与土工基础方面相对优秀的文章也得以发表。
表2 不同年份各类论文所占比例
由此可知,《学报》在适当加大一般理论性、基础性研究论文比例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加一些工程实例和讨论方面论文。应鼓励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让更多来自工程一线并能确实解决工程中关键问题的文章能在《学报》上发表,以满足勘测设计及施工部门等相关领域的更大需求,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二)编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编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存在刊发论文标题太长、不精练的问题,有的标题多达30多个字,而且重点不够突出,同时还存在论文标题与内容不符的现象。
(2)摘要书写不够精练,有些背景信息太多,仍需进一步改进。尤其应加强英文摘要的审查和修正工作,增强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引用率。
(3)分类关键词的选用应加以推敲,诸如“岩土力学”等之类的笼统词汇不应作为一篇论文的分类关键词。
(4)基金列举过多,而且有些论文与所提供的基金关系并不密切。建议编辑部应对作者提供的基金资助项目进行鉴别,审查论文与基金之间的关系。建议最好只标注1~2个最相关的基金项目,最多不超过3个。
(5)论文的引言部分均能对目前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做出恰当的评价,所列的参考文献基本上合理,但有些论文最新的文献偏少,传递的信息不够全面。
(6)排版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图不够清晰(尤其是一些彩图,应注意调整其灰度,图中注释点大小与图的大小不协调。尚存在图(表)与文字表述不一致的地方;有些插图中英文图名太长;有些图名则没有直接反映图中内容,显得图名很大,图中内容很少;有的插图示意性不规范,或者标识不清楚(如缺少参照物、线段比例尺);有时看不懂图或不能真实反映内容,黑白印刷时应尽可能采用等值线图。
因此,责任编辑应针对审读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尽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目前,关于编委审读意见及作者的回复意见已刊登在学报网站和期刊上(详见编委点评(一)~十六,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5):Ⅰ-Ⅱ ~2011,30(3):Ⅰ-Ⅱ)。本刊这次大规模组织编委审读,在《学报》的编委、作者、读者和责任编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纷纷在网上留言对编辑部此举表示赞同,认为能这样大规模组织行业内顶级专家对学报进行审读,并在网上和期刊上公开刊登论文和编辑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无疑是开了期刊界的先河,对审稿人、作者和责任编辑今后的工作都是一种警示,他们会更加精心地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好各自工作。通过此举还可引起一些热点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更好地活跃学术氛围,同时可产生一些好的讨论文章。
通过这次组织《学报》编委和相关专家的审读工作表明,印后审读工作不能仅仅限于编辑行业的审读,组织《学报》编委和相关专家开展审读其作用是非常之大的,而且可以为期刊后续发展指明方向。创办精品期刊是形势所需,要想真正打造精品也非易事,必须集思广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变传统办刊观念,不要害怕暴露期刊中存在的问题,要坚信只要准确找出问题所在,期刊才能得到发展,精品才能得以打造。
[1]佘诗刚,林松清,付少兰.《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在确保质量中谋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
[2]于方,曹雅坤,汪军.科技期刊刊后审读人员的选择及作用[J].编辑学报,2007,19(1):73-74.
[3]鲁立,傅万明,李风华,等.审读新模式的实施及其在期刊质量建设中的作用[J].编辑学报,2005,17(4):270 271.
[4]颜志森.科技期刊的审读方式及其优势互补[J].编辑学报,2004,16(3):170-171.
G232
A
1003-8078(2011)03-0133-03
2011-04-16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48
付少兰,女,副编审,主要从事岩石力学试验、工程地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方面的研究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项目(51024805);中国科协科技精品期刊资助示范项目(B类)(科协学函[2010]212号)。
(付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