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2011-08-15王晓丹
□文/王晓丹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析
□文/王晓丹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重视内部控制监督等,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及建立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显著。然而,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倒闭,究其原因,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鼓励、引导乃至规范我国企业推行内部控制措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又于2010年4月15日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规范和指引明确指出,从2011年1月1日起,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必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并公开披露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公司从2012年落实这一要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择机实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实施内部控制。笔者认为,中小企业也应该对照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提前搞好内部控制建设,为将来推进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指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按其控制目的的不同,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树立责任意识;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发挥员工主动性与积极性。
我国的中小企业起步于短缺经济,发展于调整时期,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中小企业的内控管理不容乐观,仍存在如下问题: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不规范;信息与沟通渠道不畅通;监督检查不到位等。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特征各异,在内部控制方面中小企业若简单照搬大企业的那一套,既不合理也很浪费,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针对现阶段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一)改变经营理念,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控制目标、激励与诱导机制、管理哲学、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和实务等等。中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第一,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内部控制。要改变管理观念,摒弃家长式管理模式,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能随意变更控制制度;第二,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内部控制知识水平。从加强年度性会计资格认证制度管理抓起,促使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提高业务水平;第三,合理设置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权责划分。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特点和内部控制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设计适合企业规模和特点的组织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做到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以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职务分离,做到适度牵制和监督。中小企业应重视财务会计工作,合法建立和有效利用财会信息系统,并让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知悉其在相关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和责任。具体来讲应做到:第一,不相容职务分离。不相容职务是指某些职务若一人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可能掩盖错弊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的内部牵制制度实现。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能保障与之衔接的部门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工作进行正确性检查。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这种制约可达到上、下级之间的互相制约、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不相容职务分离具体包括:授权批准与执行业务相分离,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相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相分离,财产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业务经办与财产经管相分离等;第二,授权批准控制。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各级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第三,凭证与记录控制。根据《小企业会计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设置相应的账簿、凭证,通过凭证的编号来控制企业签发的凭证数量。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必须立即入账,特别是现金、银行存款,要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资金的安全。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等情况的发生,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作用;第四,实物资产控制。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相关文件的接触,如现金和银行存款、存货等,除出纳人员和仓库保管员,其他人员限制接触。同时,应妥善保管各种文件资料,尽可能减少记录受损、被盗的可能性,除特殊需要外,坚决杜绝会计人员将企业凭证、账册带离企业的现象发生;第五,独立稽核控制。为了控制成本,中小企业可以不设立专门负责稽核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但当各项记录完成时,应该指定相对不相关的人员对记录进行一般复核;第六,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除了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外,还应对有关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评,实行奖优罚劣。
(三)注重各方沟通,加强信息披露。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相对简单,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容易进行,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这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强项。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都会遇到资金短缺需要融资或需赊购货物的情况,这就需要与投资者、银行、供应商等进行沟通。因此,为让外界了解企业,中小企业存在对外披露信息的动力。只要能调动这些动力,加上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适度监管,就能促进中小企业主动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
(四)树立防范意识,实现风险有效控制或规避。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定期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这将严重威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选择最优的应对措施,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合理控制,将风险降到最低。中小企业在评估程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反馈等方面,同大企业并无本质的差别。美国的 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于2004年9月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程序来实现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中小企业应通过这样的程序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具体来说,企业应引入先进管理思想,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管理实践,逐步树立管理创新思想;在中小企业管理层树立谨慎而不悲观、果断而不冒进的经营风格。中小企业须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控制或规避。
(五)重视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与效果的内外监督与引导。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要确保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被切实有效地执行,必须加强监督。首先,需要发挥中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在监督落实环节的重要作用,使其全面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预决算、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内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等,落实每一项监督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具体的部门及人员。其次,要增强财务部门在监督和审核中的作用。再次,可以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规模设置内审部门,或设置内审岗位。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正确引导和监督,督促中小企业尽快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发展需要内部控制,大型企业需要内部控制,中小企业更需要内部控制。不断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化解风险、创造效益的武器,这样才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1]刘玉廷,李玉环.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报告[J].中国农业会计,2008.5.
[2]徐秀艺.内部控制发展方向——风险防范与控制[J].会计之友,2009.4.
[3]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2.
[4]高秀凤.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山西财税,2008.6.
F27
A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