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

2011-08-15□文/蔡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24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监督

□文/蔡 玲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制度的完善,会计工作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范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环境下,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会计工作的法制建设起步晚,特别是市场经济日益快速发展,企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会计工作尤其是会计监督工作严重滞后,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监督的依据改革滞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的不断建立,要求会计监督的依据不断地改革予以配合。但是,作为会计监督依据的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建设及调整有一个逐渐成形的过程,因而常常与不断变化的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另外,企业经济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各财务主体财务特点、行为的复杂性,又使改革会计监督依据的工作难度加大,进展缓慢,形成滞后。

(二)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部门不能很好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特征,会计监督负有为公司所有人监督企业经营活动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职能。但目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常常受到企业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水平以及企业领导层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易受干预与操纵,从而出现监督不力,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企业提供给员工、企业债权人、政府等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从银行和税务部门的相关企业档案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为了少缴税、多贷款,我国很多企业往往提供两份完全不同的会计报表。而且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更好地拉升公司股价,也倾向于会计造假。

(三)内部监督形式化,其他监督主体不能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由于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思想观念陈旧,有一些企业不能依据《会计法》和有关会计制度建立会计主体内部牵制制度。没有明确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制衡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会计监督乏力,没有约束和责任。此外,我国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在多数人的意识中只有《刑法》才是法,因而对违反《会计法》不以为然,这样的认识必然造成财务人员有意或无意地违法。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经营者、领导者无视法律权威,屡有越权行为。企业会计人员虽有监督职能,却无力监督。还有一些企业部门虽然制定了有关的制度,却无人真正执行,使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从而不能对企业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起到监督作用。另外,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制度的内部审计,也形同虚设。

(四)外部对会计监督的要求软弱化。一是政府对企业会计监督的要求软弱化。目前我国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主观随意性过大,更有少数执法人员私心太重,一旦得利,便放弃原则,“大问题也可变成小问题”,“有问题也变成没问题”。重查轻罚或者只查不罚,使问题愈演愈烈,甚至导致犯罪;二是社会对会计监督的软弱化。目前我国社会舆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注不够,消费者和股东等相关信息使用主体对企业会计信息也没有强烈的关注度,因而企业没有会计监督的紧迫感。而对监督企业财务活动具有“经济警察”作用的注册会计师,在进行评估时,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原因、职业标准、人员素质、职业环境等因素,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不能有效披露,反而出现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联合造假的情况。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对策

针对会计监督弱化的现实表现,我国提出了重建会计监督理论体系及优化会计监督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企业制度环境、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和会计技术环境以及建立协调有序的会计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的强化会计监督体系的具体办法。

(一)重建会计监督理论体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出发,在新《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着重建立起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会计监督的理论依据、目标、地点、功能、作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权及行使方法等操作理论;在会计监督过程中,如何处理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问题,监督行为方法及效用等操作理论。中长期目标是建立中外会计监督比较理论、政府行为、产权制度、经济运行方式与会计监督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从而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理论体系。当前,对会计监督急需转换目标,将原来只为国家财政服务的会计监督目标体系分解为两大目标体系,即企业、事业会计监督目标体系和财政行政会计监督目标体系;更新内容,构造定量化会计监督体系,使经济业务除了合法、合规、合理之外,在数量上还必须符合效益性原则;明确方式,明确反映式监督、分析式监督、考核式监督、参与式监督等几种监督方式;严格程序,严格执行依法审核、依法检查、依法分析、依法报告的监督程序。

(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依法规范企业经营者的会计行为。企业经营者是影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会计数据并非完全可以由会计人员控制,会计人员一般很少主动提供虚假会计资料。会计经营业绩的好坏与企业经营者休戚相关,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企业经营者或为完成考核指标而粉饰业绩,或为集体利益逃避债务、逃避税务征收,或为获得投资、贷款等,因而对领导提出的伪造、篡改会计数据的要求要么是无奈顺从,要么是敢怒不敢言,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由此可见,财务制度、法规能否获得应有的执行效果,领导是关键。

(三)加强企业内部相关制度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创造条件。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清晰,代理关系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的所有权在股东和董事会,经营权在总经理,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接受监事会和股东的监督。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克服经营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为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因此企业应不断完善内审制度,构建高效的内部审计组织,督促企业的会计监督。而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相关,为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

2、完善企业会计具体操作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监督管理

(1)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损失的监督。限额以内的资产损失,在健全审批手续的前提下,由企业自行处理;对超出限额的资产损失,必须按规定报经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无论是自行处理还是报经审批,均需查明资产损失原因,明确造成损失的责任,属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应追究个人的经济责任,努力降低资产损失的程度。

(2)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督。对外投资要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规定程序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对外投资,除按上述程序外,还应报经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加强企业对外提供经济担保的监督。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经济担保,需调查其他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以及偿还能力,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方可实施。

(4)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规范。第一,加强对跨期摊提费用的监督。递延资产必须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摊销期限或受益年限进行摊销,预提费用不得跨年度使用,待摊费用摊销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在建工程项目应及时验收并办理竣工手续、决算手续,按规定计提折旧。对于工程借款利息,严格按制度规定处理,竣工前的支出属资本性支出,竣工后的支出进入当前财务费用;第二,加强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支的监督,尤其要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的监督;第三,加强对购销活动的监督。对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购进要严把质量关、价格关,利用电脑建立原材料供应商的有关档案资料,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在销售环节中,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呆(坏)账损失以及产品成本高于售价的损失,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并经严格的审批程序审批,做到账销案存,保留企业的追索权;第四,加强对营业外支出的监督,不得自行增加营业外支出项目;第五,实行科学的预算管理,为财务监管提供检验标准和考核依据;第六,加强对税后利润分配的监督,审查分配方案是否按规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监督公益金是否按规定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支出。加强对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监督,审查国有资本金及其效益和增减变化情况,特别是对企业改制或合并、分立、产权转让等涉及产权变动的事项,应报经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强外部会计监督,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为会计监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除企业内部监督外,还需要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甚至司法监督部门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保证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2、实现会计职能管理社会化。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职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及监督检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内容。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督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同时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以维护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会计监督的力量,保证会计工作秩序。

4、加强舆论监督。应充分利用舆论监督具有实施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披露深刻、导向明显、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加强舆论监督,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高度关注,促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严惩。

综上所述,会计监督的几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共同推动了会计监督体系的良性运行。其中,国家监督是行政力量,为此国家提出重建会计监督理论体系的举措,力求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理论体系;会计的内在监督是核心,是企业的内部自我约束,针对现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内部监督形式化等问题,企业采取了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内部相关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会计的社会监督是外部经济约束,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及社会舆论监督等措施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外部约束的作用。完备的会计监督体系必将更稳健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唐宁,崔伟.正确认识会计的监督职能[J].齐鲁珠坛,2006.5.

[2]余济荣.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

[3]李波.浅论会计的监督职能[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5.

[4]赵红梅.我国会计监督现状的认识和思考[J].科技资讯,2006.27.

[5]郝嘉怡.浅议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问题[J].金融经济,2006.6.

[6]刘德运.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监督[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