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流回旋皮艇静水训练技术分类体系及要点分析*

2011-08-15孙业龙

潍坊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激流桨叶发力

孙业龙

(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广东 广州 510545)

激流回旋皮艇静水训练技术分类体系及要点分析*

孙业龙

(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广东 广州 510545)

为更好地促进我们激流专项基本技术的提高,本文主要采用录像分析法分析激流静水基本技术的技术要点,得出以下结论:(1)激流中皮艇会经常用到的单个划桨和控艇基本技术,特点主要是用桨控制和改变船的方向和速度,分为前进、旋转、压船、后退、横移5大类20个小项的基本技术。(2)激流回旋运动员除应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外,还应具有控船稳、速度快、身体灵活、应变能力强等专项技术特点,以腰腹部腿部控制船的稳定性状态为目的。(3)基本技术在静水中是可以按照标准动作去掌握、练习,而真正进入到激流的环境中,静水中的动作都会出现较大的非标准性发挥。

激流回旋;静水;基本技术;分类体系;技术要点

皮划艇激流回旋是集体能、技能、智能为一体的划船竞速项目,激流项目作为一个特殊的、复杂的动态水上项目,要想在赛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把握科学、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训练中不但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充沛的体能,同时还要有敏锐的快速判断思维能力[1],从而为运动员比赛时出色的发挥打好坚实的能力基础。

1 静水训练技术分类体系及技术要点

激流静水基本技术按照技术使用完成效果和动作目的进行划分,其内容主要为:前进、旋转、压船、后退、横移5大类20个小项的基本技术。其中大部分是利用桨作为支点对船的行进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的动作,这种速度需要体能、技能、智能的最佳组合发挥作支持,另外一部分是通过腿部和腹部肌肉力量对船的稳定性进行控制的动作。

1.1 静水前进基本技术

1.1.1 大幅度直划技术

动作目的:前进时的大幅度划是以桨叶为支点,在激流中进行简单线路时保证最佳划行效果和最佳远端支点,体会和掌握最大幅度的直划技术,体会保持最佳躯干直立前倾的坐姿情况下突出桨叶抓水最远点。紧抓基本能力训练,进一步的夯实基础。

动作要点:保持最佳躯干直立略微前倾,向左转肩的情况下,尽可能伸直手臂桨叶在最远点下桨抓水,向右转肩带动手臂发力拉桨,推手与转肩做同步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在眼部高度向前自然推直的同时桨叶在划过臀部时小臂自然外翻出水,完成一次划桨动作。

1.1.2 大力度直划技术

动作目的:在激流中过浪时快速和大力的加速桨,体会和掌握桨叶在水中划水轨迹中最有效的前1/3桨最大力度划行。

动作要点:必须保证躯干直立前倾的情况下和最远距离抓水效果的前提下,向右肩部转动带动手臂发力,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完成前1/3桨的划水拉桨动作,加大划桨的力度,桨在体侧出水。每桨力度让船在水上尽量前划4-5米左右的距离,在船速度稍微下降时开始下一桨。在划行过程中,应注意划桨的节奏。

1.1.3 大幅度大力度直划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中最佳划行效果的保证,体会和掌握最佳“一桨划”效果,巩固最佳基本直划姿态。

动作要点:保持最佳躯干直立略微前倾,向左转肩的情况下,尽可能伸直手臂桨叶在最远点下桨抓水;向右转肩带动手臂最大发力拉桨,推手与转肩做同步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在眼部高度向前自然推直的同时桨叶在划过臀部时小臂自然外翻出水,完成一次划桨动作。

1.1.4 插桨接拨桨S划行

动作目的:激流中过顺水门(特别是连续顺水门)运用最多的转向动作,运用桨在水中的反作用力,体会和掌握在静水中使船按照S路线划行。

动作要点:船在自然划行状态下,右桨叶直立轻拨水后快速转桨以插桨动作(转桨使桨叶反向向前切水)使船实现向右转向的目的,在插桨船转向到60度时快速转为拨桨(转桨使桨叶超过正常划桨抓水角度正向切水,沿外拨、内收的轨迹划桨)发力使船实现向左转向的目的,实现一次S划行动作,桨运行的弧线尽量大一点,但不要将重心脱离船体。维持身体稳定(艇和桨可视为身体的一部分)注意两侧用力过程要均衡。左右交替进行。

1.1.5 插桨接前推桨直划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中过顺水门(特别是连续顺水门)的转向过渡(门内、贴杆换桨不及)动作,运用桨叶切水(无阻力)体会和掌握在静水中使船直线划行。

动作要点:船在自然划行状态下,右桨叶直立轻拨水后快速转桨,使桨叶切水不受阻力,向前推桨使船直线行进,在推桨到最大幅度时快速转为拉桨发力使船实现船直行目的,待船行驶一段距离后左右桨交替进行。

1.1.6 反手桨直划技术

动作目的:体会和掌握灵活使用桨控制船直划的目的,锻炼非常规状态下控制船的目的。

动作要点:向左转体到最大幅度,将右桨伸向船左侧抓水(利用手腕最大幅度转桨抓水)划桨使船直行,利用手臂内收的力量划桨,同时以腰腹部、腿部力量控制船的平稳性,左右桨交替进行,转体划桨动作要快。

1.2 静水旋转基本技术

1.2.1 行进间180°和360°插桨旋转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中顺水转折较大、背向和逆水门线路时使用较多,体会和掌握较大转折时运用插桨旋转的技术要领。因此,为完成定桨动作首先要在意识上强化自己[2]。

动作要点:向前划4-5桨。桨不要出水,在船尾附近轻压桨,注意后方手伸直,等待感觉到水的阻力并船稍微有一定转向以后,向前发力插桨(压桨:桨叶背面接触水向下压桨),船尾一直处于水中,上方手上抬,以桨叶为支点,以腰腹部和腿部旋转的力量使船旋转,当感觉到最大的阻力船头转过接近180度时用最大的力量快速拉桨。在插桨(压桨)时注意重心一定要保持在船体上,不要将重心全部压到船外或者桨上。在转动过程中注意腰腹肌以及腿部肌肉发力控船。要求运动员在划船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前后左右晃动;注意减少调整桨,明确桨在划水过程中起动力作用[3]。

1.2.2 拨桨旋转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线路中,进逆水门前的辅助转向桨和顺水门转折较小的线路运用较多的动作。

动作要点:身体向前自然伸展,手臂伸展开,桨叶在船舷前侧端入水;桨入水后获得水的支撑后,以桨叶为支点,大力拨桨,用力向后划桨,划出一个明显的C形弧度;拨桨过程中,下肢静态支撑发力,上肢与躯干动态旋转发力,力量作用于桨,以桨为支点,利用桨叶对水产生作用力产生反作用力控制船的旋转;拨桨抓实水,减少入水和出水阶段水花的出现;使船尾略沉入水中,船头翘起保持20-30厘米高的位置进行连续旋转;当桨运行到船尾一侧时,桨在水中不出水(也可以露出水面,贴着水面回桨),快速回桨至前一桨入水点,连续重复拨桨动作,使船体进行平稳旋转。

1.2.3 插桨旋转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中逆水门线路运用最多的转向动作,同时在拨桨转折力度不足的顺水门线路中也经常使用,是运用频率非常高的基本技术之一。

动作要点:躯干略后仰,下方手尽量向后屈肘关节、外展小臂打开桨叶如水,使桨叶在船舷后侧位入水;桨叶入水后,以桨叶为支点,划桨呈C状从后向前发力,至船舷前侧20厘米处出水,然后然后快速转桨以桨叶侧面切水回拉,回桨至第一次入水处,进行第二次插桨旋转动作;使船尾沉入水中,船头翘起30-50厘米的高度平稳旋转,连续重复拨桨动作,使船体进行平稳旋转;插桨抓实水,减少入水和出水阶段水花的出现。

1.2.4 压桨旋转技术

动作目的:在激流线路中,顺水门线路转折过大,运用拨桨和插桨旋转无法达到预定的旋转角度时,以及在进逆水门线路时在门前提前时运用较多的动作,通过桨的不同变换来达到控制船为主要目的,主要表现控制船的速度和稳定性。

动作要点:躯干略后仰,下方手尽量向后伸展,使桨叶在船舷后侧位入水;桨叶入水后,以桨叶为支点,划桨呈C状从后向前发力,至船舷前侧20厘米处出水,然后提桨出水贴近水面,回桨至第一次入水处,进行第二次后压桨;使船尾沉入水中,船头翘起30-50厘米的高度平稳旋转;后压桨实在,减少入水和出水阶段水花的出现[4]。

1.2.5 拨桨接插桨旋转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线路中,最常规的逆水门过门动作,同时在较多顺水门转折线路中也经常运用到这种技术,也是激流中最常用的转向动作之一。

动作要点:身体重心在船中位,下方手自然向前伸展,使桨叶在船舷前侧入水,采用拨桨技术;在一侧拨桨旋转技术结束后,接另一侧的插桨旋转技术,依次重复;使船尾沉入水中,船头保持30-50厘米的高度平稳快速旋转。

1.3 静水压船基本技术

1.3.1 左右桨压船技术

动作目的:在激流中,躲避水流冲击力和在借浪时运用最多的技术。

动作要点:以正常划桨姿势坐于船中,以脚、膝盖、臀部为支点,利用侧腹肌和腿部的力量使船向一侧倾斜至围裙边沿挨水并保持稳定不抖动和一定时间;重心始终在船的中心,而不能靠身体外倒改变重心使船倾斜,全靠侧腹肌和腿部力量支撑,不得以桨叶和手臂如水控制平衡。

1.3.2 急停训练中的压船技术

动作目的:在激流中,特别是大水流情况下,靠躯干和腿部力量控制船的稳定性。

动作要点:腰挺直,肩后展,身体重心处于座板中心,两手或单手持桨于头上;腰腹、腿部左右两侧轮流用力,膝关节绷紧,通过双腿来控制船沿船的纵轴以一定的幅度上下振动;在船振动的同时,双手或单手运桨在头上方划圆或者弧线;在听到教练员口令时马上快速和稳定的压船在一侧并保持稳定不得出现晃动。

1.3.3 左右单边侧的压船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中横渡主水流、过翻卷浪借浪时经常会运用的动作

动作要点:用腿部和腰腹部肌肉单侧发力控制船,身体前倾,重心侧移,但要将重心保持在船体上,使船舷一侧入水,以水淹到围裙一边处为准,另外一侧略为上翘;保持上述姿势开始划桨,注意要划一个完整的单边拉桨后重复,在划桨和保持船体平衡的过程中,要目视船头方向;每划一桨后持桨在空中停顿2秒,保持船的惯性前行;压船稳定前进。

1.3.4 左右交替桨的压船划行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中在主水流上过顺水门左右转折时为躲避水流对船体的冲击力经常运用的动作。

动作要点:用腿部和腰腹部肌肉单侧发力控制船,身体前倾,重心侧移,但要将重心保持在船体上,使船舷一侧入水,以水淹到围裙一边处为准,另外一侧略为上翘;保持上述姿势开始划桨,注意要划一个完整的单边拉桨后重复,在划桨和保持船体平衡的过程中,要目视船头方向;每划一桨后持桨在空中停顿2秒,保持船的惯性前行;压船稳定前进。只是在换边时要利用侧腹肌和腿部力量来进行左右压船动作的交换。

1.4 静水后退基本技术

1.4.1 压桨后退划行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线路中,有时候会出现较大转折的顺水门线路,正向没有空间和时间无法通过,或者在线路中出现冲过的情况下经常会采用的倒退过门技术之一。

动作要点:躯干略前倾,将重心保持在船上;视线随着入水桨叶移动,桨叶在躯干后侧入水,尽力向前推桨;完成压桨前推动作后,转体将桨换到另一侧;准备下一桨,注意正确的转体姿势,使腰部以及腿部的肌肉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更容易发力和控船,依次左右交替重复;船尾露出水面,船体平稳后倒;在激流中倒退时还需要向水流方向压船。

1.4.2 后退“Z”字划行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线路中,有时候会出现较大转折的顺水门线路,正向没有空间和时间无法通过,或者在线路中出现冲过的情况下经常会采用的倒退过门技术之一。

动作要点:动作中的躯干略前倾,将重心保持在船上;视线随着如水桨叶移动,桨叶在躯干后侧入水,尽力向前推桨;完成压桨前推动作后,转体将桨换到另一侧;准备下一桨,注意正确的转体姿势,使腰部以及腿部的肌肉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更容易发力和控船,依次左右交替重复;船尾露出水面,船体平稳后倒;在激流中倒退时还需要向水流方向压船。唯一差别就是在倒退是,船尾必须是保持朝上的方向并向水流方向压船。

1.5 静水横移技术

1.5.1 “8”字横移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线路中,有时候在过顺水门或者是逆水门出现一点小的线路偏差,没有进门线路而又不想碰门或者是漏门时采用的横向移动弥补技术之一。

动作要点:桨叶由船舷前半部一侧垂直入水,桨叶入水时保持垂直于水面的状态,桨在艇侧划大“8”形线路;桨叶在接近船尾时应该尽量自然后伸,上方手可以略微下沉至胸部位置,运动员的肩部应该随着划桨的线路转动;持桨时,上方手尽量将肘关节上抬并且稍微外展打开;上半身保持正直,上方手臂上抬时处于额头以上并肘部外展,肘部夹角90度。

1.5.2 “1”字横移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线路中,有时候在过顺水门或者是逆水门出现一点小的线路偏差,没有进门线路而又不想碰门或者是漏门时采用的横向移动弥补技术之一。

动作要点:桨叶躯干侧面垂直入水,桨叶入水时保持垂直于水面的状态,利用手臂外展并转桨至桨叶侧面切水到躯干外侧快速转桨为桨叶正面抓水,以桨叶为支点,并做肩部内收动作使船向桨叶横向移动并靠拢,桨叶在接近船边时快速转桨切水重复以上动作,桨在艇侧来回划“1”形线路;上半身保持正直,上方手臂上抬时处于额头以上并肘部外展,肘部夹角90度,向压船下桨的另一侧略微压船减小阻力[5]。

1.5.3 减速横移技术

动作目的:激流线路中,有时候在过顺水门或者是逆水门出现一点小的线路偏差,没有进门线路而又不想碰门或者是漏门时采用的横向移动弥补技术之一。

动作要点:正常速度划行,利用直立插桨,桨直立,上方手转桨至桨叶正面反向抓水减速,大臂贴紧躯干,利用手臂内收的静力支撑产生的反作用力使船实现较小幅度的横向移动,略微向下桨的另外一侧压船。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1)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的在激流中皮艇会经常用到的一些单个基本划桨和控艇基本技术,特点主要是用桨控制和改变船的方向和速度,根据以上特点将皮艇静水基本技术划分为前进、旋转、压船、后退、横移5大类20个小项的基本技术。

(2)激流回旋运动员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应具有控船稳、速度快、身体灵活、应变能力强等专项技术特点,以腰腹部腿部控制船的稳定性状态为目的。

(3)基本技术在静水中是可以按照标准动作去掌握、练习,而真正进入到激流的环境中,静水中的动作都会出现较大的非标准性发挥。

2.2 建议

(1)建议在选择技术训练时,以单个基本技术动作在激流训练中使用效果,例如转向或控速来组合技术训练,可以提高激流训练的有效性。

(2)建议在静水练习中从简单逐步增加到难度,更好提高基本功的训练质量。

(3)建议在静水训练后的缓流、激流训练中要求运动员根据实际环境使用最符合环境的基本技术以及尽量符合标准技术动作。

[1]曹永良.对激流回旋运动员营养恢复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9,(1):48-50.

[2]门传胜.激流回旋皮艇项目逆水门技术运动学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89-91.

[3]隋红军.对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方法的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4):85-88.

[4]刘爱杰,李欣,马可武,等.2007年国家激流队年度训练总结报告[R].北京:国家激流队,2007.

[5]刘爱杰,李欣,马可武,等.2008年国家激流队年度训练总结报告[R].北京:国家激流队,2008.

(责任编辑:刘乃生)

G861.4

A

1671—4288(2011)04-0090-04

2011-01-20

孙业龙(1983-),男,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初级教练。研究方向: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以及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激流桨叶发力
《莽原激流》
逐激流
立式捏合机桨叶结构与桨叶变形量的CFD仿真*
基于WSN的风机桨叶运行多平台监测系统设计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家》:激流奔腾年代的一首长歌
直升机桨叶/吸振器系统的组合共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