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修辞学的研究现状*
2011-08-15王旭东
王旭东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 新乡 453002)
1 引言
当今的西方修辞学经历了再生与繁荣,修辞思想空前活跃,各种修辞观念与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大有令人眼花缭乱之势。不仅体现在修辞学研究领域的扩大、修辞实践规模的壮大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上面。西方修辞学家重新认识了修辞的作用,把目光投向社会,力图从修辞的角度去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使人类摆脱现代社会的种种困扰。修辞学理论的更新和深化扩大了修辞学的视野,为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西方修辞学对于我国来讲可以说是一门既古老而又相对新兴的学科。西方修辞学伴随着中国修辞学的发展逐渐地发展起来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修辞学在国内才有了真正的发展。到现在,历经将近30年的发展,如今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阵地和研究队伍,研究成果迭出不穷。但是西方修辞学在国内具体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走向如何,国内至今没有可以提供一个相对比较详细的资料的参考文献。
本文研究就以1980~2010年间国内人文社科、语言类以及外语教学等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西方修辞研究的学术文章、出版的教材著作以及研究阵地和研究队伍等等为依据,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试图对国内修辞学研究状况及走势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结论,以便为研究西方修辞学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2 文献调查范围、调查方法与调查目的
为了尽可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出1980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学者对西方修辞学研究状况,本次调查选取了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万方数据的《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的文章作为调查范围。因为这两种数据库收录了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1]10。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又提供了权威的统计文献分析表,这给研究学术文献的影响提供了便利。
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严谨性,本次调查选取了文献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中包含“西方修辞学”四个关键性字汇的文献,但还不能认为其结果代表了当今西方修辞研究状况的全部情况,只能看做是对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修辞研究状况最保守的一次抽查。但是可作为近年来对国内西方修辞学研究研究状况的一次简单素描,对于认识它的发展变化,各种讨论的延伸轨迹、学术成果的演变转化无疑还是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文献,从国内修辞学学术文章发表、学术著作和文献被引用频次以及研究队伍等几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发现西方修辞学在国内的研究状况以及未来的走势。
3 国内西方修辞学研究的状况
3.1 历年国内学术期刊关于西方修辞学发表的文献状况
调查结果检索到的国内最早涉及西方修辞学的文献出现在1982年,李苏鸣(1982)发表于《南平师专学报》上的《比喻格修辞原理》,首次提到了西方修辞的概念,从此西方修辞学的相关研究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但是并未引起国内学者广泛关注与参与,截止到1991年,这一研究方向上所发表的文献仅仅有29篇,其中大多数还是阐述和介绍国外西方修辞学学术动态的参考性文献。颇具影响力的有2篇,分别是1987年3月,肖耘发表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英语修辞学起源与发展》;1990年2月顾曰国发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西方古典修辞学和西方新修辞学》。截止到2010年12月,通过文献检索共检索到454篇有关西方修辞学的学术文章。
从统计文献分析来看,国内修辞学研究真正的起步应该在2000年,从2000年以后,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了突破性的飞跃,到2010年已经达到108篇,可以看出我国对西方修辞学研究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3.2 国内对西方修辞学研究的角度以及其研究走向分析
调查依据历年发表西方修辞学研究文献的分类,统计计算出该类文献占当年所有文献的百分比,绘制出了历年来理论研究、跨学科研究、中西方修辞对比研究以及应用教学实践四大类西方修辞学文献各自的比重变化情况。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到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义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中西方修辞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西方修辞理论对比方面;应用教学实践类主要集中在修辞理论在教学、广告以及新闻媒体中的应用。
结果显示:进入2000年以后,应用跨学科研究和中西修辞对比研究的比例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对稳定。
3.3 西方修辞学研究教材
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常昌富写的《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和《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为中国修辞学界提供了西方修辞学研究的“他山之石”。最近,外语界学者推出了评介西方修辞学的著作,其中较有影响的是:胡曙中《美国新修辞学研究》(1999)和《英语修辞学》(2002),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学思想的思考》(2004),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2006)[2]69,邓志勇 《英语修辞学与写作研究——种修辞模式》(2004)从莱庭《西方修辞学》(2007)等等,有关西方修辞学的著作教材也在日益增多。
3.4 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学术文献分析
社会科学的研究基于观察总结分析与思辨,一种理论与思考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被人们认识到它存在的价值。被发表成为学术研究的终点,是社会科学中很多的研究与文献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真正能够被其他文献所引用的能够发挥学术影响力的精品文献仅仅是凤毛麟角[2]12。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下面的一个学科分支,西方修辞学研究也不能例外。
在国内西方修辞学历年所发表的401篇文献中,有77篇文章被引用,引用次数达到300多次,被下载和浏览频次均超过12000多次,这些被引用、下载和浏览,又相对集中在少量的文献之中,这些文献无疑是真正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精品文献。
3.5 核心期刊发表文献统计
通过对1980~2010年(截止到当年的10月份)发表的论文的题名、主题、摘要以及关键词的检索共计得到175篇。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相比,西方修辞学的研究明显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3.6 西方修辞学研究队伍与研究阵地的形成
西方修辞学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是和国内研究队伍以及人才的培养分不开的。西方修辞学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方向的一个分支。目前在国内招收研究方向为西方修辞学博士点的大学主要有两所,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西方修辞学的硕士的培养点就比较多些,像上海外国语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学校,每年都招收不少硕士生从事西方修辞学研究,这些学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修辞学人才。与此同时,国内出现了一批在西方修辞学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学者,比较突出的有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胡曙中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的邓志勇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的刘亚猛教授、广西大学的温科学教授、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鞠玉梅教授等等,当然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西方修辞学方面的研究队伍在一天天壮大,这无疑对国内修辞学的研究是件莫大的好事。
4 对西方修辞学研究状况的思考
本文通过调研30年(1980~2010)国内西方修辞学研究状况,展现我国学者研究西方修辞学所取得的成就,并揭示所存在的问题,试图探寻解决的途径。
4.1 西方修辞学研究在我国取得的成就
首先,国内西方修辞学研究出现了多元化。从研究方法上看,从宏观上逐渐转入微观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从单纯介绍理论以及理论研究转入跨学科研究以及应用型研究。
其次,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修辞学成了当今许多语言学科的基础,这一点几乎已成共识。它对语言的使用所产生的长达数个世纪的影响尤其重大,现在研究句子层面以上语言学的进路,其理论灵感盖源于西方修辞学。20世纪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取向又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修辞学的理论宝库,使这一传统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发展为今天语言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3]47。
最后,西方修辞学逐渐被应用于教学中来。从上述国内修辞学研究类型来看,西方修辞学理论应用于教学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写作是对修辞理论的具体运用,因此对写作及其教学的看法往往能折射出修辞学观点,一些西方修辞学理论开始应用于写作。因为以往的写作及其教学研究只注重成品,忽视写作的过程,随着新修辞学的逐步盛行,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写作过程本身,从多种角度研究写作过程的心理活动,而不只是写作的结果,即文章。目前国内将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应用于写作教学的,比较有影响的是上海理工大学的邓志勇教授,其研究成果有刊登在2002年《现代外语》上的《英语写作教学的社会认知模式》以及2008年出版的专著《高级英语写作》,无疑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国内写作研究,为国内写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4.2 西方修辞学在我国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首先,目前国内西方修辞学仅满足于介绍国外修辞思想。从统计的文献来看,单纯的介绍理论的文章不少。既然是对话,就不应该是单向的输入或输出,紧跟在西方学者之后,仅满足于介绍国外修辞思想是不够的,因此,在继续引进西方修辞学思想的同时,应争取尽快向国际学术界推出用英文撰写的中国修辞学史,外语界应该有更多的学者立志于将修辞学研究的成果推向国际学术界。西方修辞学的经验提示我们,我们不但需要努力引进西方修辞学的最新成果来切实解决中国语言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而还需要为国际修辞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其次,核心刊物发表的西方修辞学文献相对较少。可以说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等方面的研究相比,西方修辞学的研究明显处于被冷落的境地。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修辞研究者自己也应该深刻地反思。
5 结语
西方修辞学成了当今许多语言学科的基础,这一点几乎已成共识。它对语言的使用所产生的长达数个世纪的影响尤其重大,现在研究句子层面以上语言学的进路,其理论灵感盖源于西方修辞学。20世纪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取向,又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修辞学的理论宝库,使这一传统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发展为今天语言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3]47。
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这次调查尽可能使调查样本和数据收集全面一些,但是仍然不能认为覆盖了国内西方修辞学研究的全部。由于调查条件相对严格的限制可能使一些文献出现遗漏,但是作为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西方修辞学研究现状的一个缩影,相信它对于澄清国内西方修辞学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是有所裨益的。
[1]徐珺.中国语篇的分析研究与走向[J].外语教学,2007,(5):10-13.
[2]林大津.慢道修辞边缘化 来日风景可筹划——“中西修辞论坛·福州·2007”述评[J].外国语,2007,(6):69 -71.
[3]胡曙中.西方修辞学:当今语言研究之理论渊源[J].外语电化教学,2008,(122):47,110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