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2011-08-15□文/艾静
□文/艾 静
一、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早期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基本上为定性研究。直到Maslach在1986年对职业倦怠概念维度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职业倦怠问卷教育版),从此研究者们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更深入的实证研究。
首先,从实证研究的范围来看,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测量等。通过这些研究,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了许多了解,并发现工作情境中的许多因素将会影响到职业倦怠的产生,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职业倦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如何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指明了方向。
其次,从实证研究成果来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职业倦怠理论。主要有:(1)习得性无助理论。Meicher认为当个体一再受挫时,个体会变得无所适从,转而陷入一种观望的状态,形成无助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2)资源保存理论。从需求和平衡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当个体特定的资源或工作要求无法满足、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个人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职业倦怠的理论构建,而且对于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也有了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国内首次引入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学者是西南师范大学的赵玉芳与毕重增,他们运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分析了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是我国首次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量化研究,为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奠定了基础。
(一)从职业倦怠测量工具修订来看。我国学者为了研究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对西方测量工具做了修订工作。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国香、刘长江和伍新春开展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订工作,为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做出了贡献。在MBI的基础上编制出了符合中国教师特色的职业倦怠量表。如王国香等人在2003年编制了E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王芳和许燕在MBI原有的维度上提出中国教师特有的维度——知识衰竭,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MBI;徐富明等人也进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这些都是国内研究者从研究工具本土化的角度,开展的大量的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二)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看。国内关于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研究集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针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学变量描述及比较、成因分析以及干预对策研究等方面。总体而言,高校教师面临着科研与教学的双重任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校教师在学历、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要求变得更高。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也需要从原因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从而缓解和消除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为高校教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人才以及完成高校科研的使命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经历了从最初采用国外直接引进的M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到最终使用符合我国文化的EBI量表。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展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自编研究工作。如徐富明等人提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疲惫、少成就感和去个性化。有研究者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不同教龄开展了研究工作,如连榕将教师区分为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三类,从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方面对三种类型的教师开展了研究。曾玲娟等人从职业压力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开展了预测性研究。此外,还有研究者从职业压力和教学效能感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开展研究。由此可见,国内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多个方面,丰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干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方法。
最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有着其本身特殊性,遗憾的是目前对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还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从生理、心理及行为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进行概括的描述,并且从社会、学校及自身三方面对职业倦怠原因做了粗线条的描述。而对于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更为细致的因素缺乏研究。
三、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但是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仍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如,进一步加大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化研究,编制本土化的研究工具,形成适合于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等等,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