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2011-08-15邓红珍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22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能源经济

□文/邓红珍

一、引言

近年来,洪涝灾害、土地沙漠化、泥石流、地震等灾难在世界范围内频发,全球气候的异常迫使人们愈来愈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低碳经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随后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迅速升温,以庄贵阳为首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减少人类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虽然他们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倡导二氧化碳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同时鼓励开发清洁能源、创建绿色GDP,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强大的国际压力。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如果持续上升,将给全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据调查,到2050年温室气体含量将持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气温的升高。如果我们想降低温度,就必须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明确提出各国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且在《哥本哈根协议》中确立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要提供资金计划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尽管在《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上没有对中国提出明确的减排指标,但是“碳排放量”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美国提出将于2020年开始对中国的造纸、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的计划。其目的是希望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欧盟国家产品征收进口税。我国出口产品中以机械运输、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这些都是高耗能、高二氧化碳强度而低附加值的产品,如果我国在美国“碳关税”政策实施前未做出减排的承诺,必将加大这些产品的成本,削弱我们的优势,最终使我国利益受损。

(二)应对气候危机的必然出路。据资料记载,1986~2010年由于工业迅速发展,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量过高导致的“温室效应”使我国连续出现了25个暖冬。随着热浪频袭,极端高温天气引起的死亡和疾病大幅增加,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面对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危机,人类应该有所警醒,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遏制这种情况的继续发生。另据预测,未来我国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来50年或更长时间内我国平均气温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如果我国不采取任何措施,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

(三)能源需求量大,但供给有限。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丰富,但煤炭和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而石油、天然气的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加上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据中国统计局资料显示,2000~2009年能源年均消费量增加6.2亿吨,2009年达到31亿吨标准。其中,煤炭消费量占68.7%,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较低比例。我国正处于对能源需求急剧上升的工业化时期,预计2030~203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3.6亿吨,人均能源消费达2.98吨;到达能源消费零增长时我国将累计需求能源76亿吨。面对未来巨大的能源需求和内部供给的有限,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1990年就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也是最早批准《京都协议书》的国家之一。我国作为具备一定责任意识的大国,于2006年底发布了第一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9月,胡锦涛在APEC峰会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同年11月,温家宝指出要高度重视能源产业的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体系。因此,政府始终确信节能减排既是世界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低碳经济取得的成果。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国的低碳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底,国家发改委将上海和保定作为世界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2009年底又把发展低碳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重要议题。同年,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低碳生态示范城市,重点探索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建筑、低碳产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希望将深圳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的典范。到2009年年底,我国GDP能源消耗比同比下降3.35%。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转型不可阻挡的新浪潮,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低碳经济发展。然而,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漫长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1、旧能源比重过大。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占全球煤炭储量的13%。但石油和天然气占世界人均比重较低,这种“多煤炭、少油气”的资源特征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从能源消耗角度讲,单位热量燃煤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这也使得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我国向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生活中高碳排放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小汽车进入了更多的家庭,我国已跻身于汽车大国俱乐部。有专家指出:目前全国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城市二氧化碳总量的15%以上。同时,伴随着房价的疯长,功利观占据主导地位的房地产商不顾政府政策的约束,在生产过程中将过多的碳排放到城市。有一些工厂,趁无人监管时,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废气。而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节能减排意识严重不足,如每逢秋收时,很多农户将秸秆燃烧,排放的废烟废气严重污染环境。

3、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大障碍。首先,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生产效率较低下,资源利用率下降。如果更新设备,企业资金又不足。其次,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一方面政策法律体系仍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尽管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一些政策名存实亡,部分政策难以贯彻执行;另一方面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性贷款以及国际机构的贷款和捐款是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的主要投资方式,而自身成熟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多数低碳技术项目得不到金融银行的融资,即使部分银行实施融资,其信贷放款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当然,科研人才匮乏也成为制约企业创新的根本因素之一。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道路发展。

4、发达国家的高碳转移。目前,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以碳关税的方式获取其在二氧化碳排放或减排问题上的特权,在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实行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为,这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又一次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中国的一种新挑战。另外,发达国家将一些高耗能、高排污的产业大量地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而工业正在迅猛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寻求暂时的利益,利用当地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等特征,招商引资,引进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外国工业。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预测,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将会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碳关税的实施成为了某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利器,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将是个沉重的打击,不仅会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冲击,还会对我国就业、劳动报酬以及居民福利造成负面影响,进而严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条例,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众所周知,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着指导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规范引导,加大法律法规政策的实施力度,针对个别企业的不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提高对超标污染行为的罚款额度,并且加强对环境污染物质排放的监测力度,才能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便利,铺平道路,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能源。因为技术创新是提高节能减排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现阶段,我国应注重研发新能源技术,创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型产品,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技术。在节能减排的核心技术上,应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争取获得发达国家的合作。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要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

(三)把节能减排和企业社会责任紧密联系,提高企业的低碳意识。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危害,对经济的影响,才能够将减排落实到实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关注节能减排在短时间内会意味着成本的上升,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培养环保意识,才能使企业赢得顾客的忠诚,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可以把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看作是评定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高排放的行业,督促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计划和目标,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披露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高企业的低碳意识。

(四)构建低碳生态文化,提高环保意识,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构建全民普遍共识的低碳生态文化,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营造低碳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发展低碳经济单靠政府和企业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运用媒体的力量,加大对公众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教育,传播绿色价值观,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使得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意识深入人心。而政府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带头践行节能,减少公务耗能,率先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现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以此为榜样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低碳创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并不是要减少个人的消费量,而是强调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首先,应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其次,应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消费”的嗜好,提倡使用小排量汽车,并有节制地使用汽车;第三,倡导低碳饮食,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总之,我们应选择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节约用水,少开私家车,购买绿色产品,拒绝奢侈品,拒绝一次性物品,随手关灯等环保行为,从我做起,为社会做出大贡献,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不再恶化。

五、结论

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从政府的法律条例、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承担社会责任和公众几个方面入手,共同创造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居住的良好环境。

[1]薛建会,张宇,尹言虎.再制造: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产业观察.

[2]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3]孙晓霓.论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J].商场现代化,2009.9.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能源经济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