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2011-08-15赖黄平
□文/赖黄平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持续、高额双顺差﹚现象日益严峻,并且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之一。虽然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也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负面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的所有的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是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中反映对外经济关系的最重要指标。从1994年至今,中国的国际收支账户除了1998年出现逆差外,其余各年均为顺差,而且最大的特点是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双顺差﹙国际收支失衡﹚。近几年更呈现明显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在2006年高达2,498.6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55%。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国际收支失衡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目前,我国的外汇占款额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过于宽裕,这些宽裕的货币供给,一方面必然形成通胀,另一方面将导致我国经济泡沫的产生,对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情况必然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冲销这些过快增长的货币供给量。可是,由于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起步晚、不完善、不健全,随着外汇占款持续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会随之增大。所以,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必然冲击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2、加剧了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使我国面临外部调整的压力,将会加剧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特别是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目前,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到东亚对美顺差的50%以上。所以,一直以来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造成这种双顺差的原因很多,但一直被认为是国际收支失衡调整的主要责任方之一,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要目标。本世纪初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进行了无休止的指责,而且愈演愈烈。近年来,世贸组织成员国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了所谓的“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制裁,贸易摩擦也已由微观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我国已连续10来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交往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制约,付出了更大的代价,而且也为“中国威胁论”找到了借口。
3、导致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必然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因为持续、高额的双顺差意味着我国商品出口量的不断增长,这必然会使国内的产品供给减少,而国内的需求则相对的不断增加;此外,持续的双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形成本币兑换压力,而外汇持有者的兑换要求必然迫使中央银行被动购进大量的外汇、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创造出新的需求,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4、长期失衡产生的巨额外汇储备隐含着较大的缩水风险。国际收支长期失衡使我国获得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而这些外汇又往往购买外国政府的国债,大量流回到发达国家,这反而有利于发达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及稳定本币和汇率,支援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人节俭的同时又支援了发达国家的经济。而且近些年来,美元疲软,而我国长期积累的以美元为主的外汇资产面临缩水风险。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缩水的风险不断在加大。同时,外汇资产管理也面临极大的困难。
5、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给我国的外汇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外汇供应,增加了外汇对本币的需求,造成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倒逼人民币币值上升。这样,以外币计价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就必然提高。那么,在激烈竞争的海外市场上,我国出口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这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将产生极其不利的严重后果。
二、平衡我国国际收支的对策建议
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要调节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问题,必须多管齐下,总体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1、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近些年来,我国每年的出口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经常项目已连续多年出现巨额顺差。同时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由此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和累积。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调整我国对贸易出口的一部分优惠政策,降低出口退税率、取消地方政府在出口方面的贴息补贴,以抑制出口贸易的过快增长,降低由于出口依存度的过度增长带来的风险,并有助于逐步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2、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协调机制。目前应当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对于出口贸易,应对一些低附加值的加工品征收一定的出口关税,减少出口退税,通过调整出口商品价格以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同时,应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鼓励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品出口,为了积极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还必须制定一些相应的产业政策。此外,应据理力争,继续要求欧美等西方国家取消对我国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出口的种种限制,以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3、逐步放宽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应进一步采取相关的措施,增加对外投资额,正确引导资金有序流出,逐步放宽境外投资的外汇限制。同时,应有选择、有步骤地支持境内机构的境外证券投资,减少或取消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核,允许移居境外的中国公民将其境内资产移至境外、允许境外居民继承的境内资产移至境外等,同时放宽投资用汇和人员出入境管理。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规定,并应给予信贷支持,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和境外权益保障,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4、进一步完善国内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机构太多,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不足,金融工具的数量也偏少。这必然导致国内较高的国民储蓄在国内有很高的投资回报下却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却反而流到国外。所以,应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扩大交易规模、增加交易工具,应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品,使国内的储蓄能有更多的投资渠道,避免国内的储蓄向境外的大量流出。同时,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在国内上市融资,使一部分储蓄存款向资本市场转移。此外,对外汇也要适当加以限制,对外资的流入也应该取消一些特别优惠的条件、严把流入关。
5、正确对待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失衡和摩擦问题。我国的国际收支长期失衡问题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扭转,贸易失衡仍会存在,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仍会发生,所以要协调好与贸易伙伴的关系,在处理贸易摩擦时既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的权益,也必须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实现互利和共赢。这对目前国际上再次抛出的“中国威胁论”也是一个有力的回应,表明中国的发展不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中国是一个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国。
总之,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将继续存在,平衡国际收支也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必须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我国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问题。
[1]胡吉嵘.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7.4.
[2]徐杨.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成因及对策研究.经济视觉,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