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分析
2011-08-15戴瑾
戴瑾
热性惊厥 (FC)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反复发作将对脑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部分患儿的脑电图 (EEG)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诊治的50例FC患儿的EEG进行分析,探讨FC对脑功能的影响及FC时EEG与小儿发病年龄、程度、复发次数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儿初次发作时间为1个月~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疾病的初期,体温38℃以上时突然出现的惊厥,不包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可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者。单纯FC发作时体温一般超过38℃,发作形式为强直-阵挛,阵挛或强直发作,少数为失张力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15min,发作后无异常神经体征,1次热程中仅有1次发作,而复杂FC发病年龄小于6个月或6岁以上仍有发作,惊厥时体温<38℃,有局部性发作表现,1次热程中有1次以上惊厥复发或惊厥时间超过15min。
1.2 脑电图描记方法 采用上海诺诚16导NATION128WH电生理记录仪使用银盘状电极,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安放电极,进行参考导联,双极导联描记,描记时间为20~30min,3岁以上合作儿童采用清醒、安静、闭目状态行EEG检查,并做睁闭眼试验及深呼吸3min诱发试验,不合作儿童及3岁以下婴幼儿采用剥夺睡眠或口服水合氯醛诱导睡眠,脑电图诊电标准参照刘晓燕诊断标准[1]。结果分为正常脑电图和异常脑电图,其中异常脑电图分为非特异性异常 (背景活动出现弥漫性慢波)发作性异常 (出现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等病理性病)。
2 结果
2.1 为消除FC患儿发热和惊厥后改变对EEG的影响,均在热退后10d~2周以后进行EEG描记,50例FC患儿中男29例,女21例;结果正常34例,异常16例 (其中非特异性异常13例,发作性异常3例)。
2.2 50例FC患儿中发作1次者29例,其中异常7例,发作2次者13例,异常5例发作,3次及以上者8例,异常4例。
2.3 FC患儿在1岁以内9例,1~3岁27例,3岁以后14例,3岁以内的36例中,EEG异常9例,3岁以后的14例,异常7例。
2.4 FC患儿发作时体温>39℃者31例,异常9例,体温<39℃者19例,异常7例。
2.5 FC患儿中单纯热性惊厥39例,异常10例,复杂性热性惊厥11例,异常6例,其中发作性异常5例。
3 讨论
小儿FC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一过性紊乱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高,多数国家报道儿童期发病率为2%~5%,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婴幼儿发育不成熟,髓鞘生成不全及兴奋性神经递质不平衡有关[2]。本研究显示,惊厥发作次数越多,异常率越高,考虑为反复抽搐,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缺氧,损伤脑细胞,EEG异常率高,而发作年龄越大,异常率越高,考虑为不同年龄大脑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不同,也可能因为年龄较大的FC患儿病程长,损害更大一些,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脑发育成熟度增加,发病人数相对少些,一旦发生异常率较高。
体温高于39℃的FC患儿EEG异常率低于体温低于39℃的患儿,考虑高热引起的惊厥与脑损伤的相关性相对较低,而低温就不能耐受FC患儿可能本来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病灶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
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考虑为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在体温、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等方面引起的脑损伤程度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
总之,通过本组FC患儿EEG分析,发现EEG的异常与FC的发作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等有相关性,FC小儿的发生是其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同时FC也能使脑缺氧加剧等致EEG的异常,既往研究证实,反复的癫痫发作可导致脑损伤,影响患者的认知,学习和记忆能力,而每次热性惊厥本身是一次癫痫发作,是不需诊断为癫痫的癫痫发作,惊厥发作时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缺氧,反复发作即可引起大脑后部的损害致癫痫,国内儿童医院统计发热惊厥转化为癫痫者为4%。EEG检查可帮助临床诊断、治疗,估计预后,小儿脑细胞发育不成熟,虽然惊厥使脑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及时治疗,预防高热,防止复发,脑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可以得到恢复。所以对FC患儿定期行EEG检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复发及癫痫的发生。
1 刘晓燕.临床脑电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3-216.
2 帅海平,王子才.10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转归[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9):72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