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2011-08-15齐晓艳
齐晓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一组冠状动脉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心肌酶改变来诊断[1]。Moran等[2]通过流行病调查,提出由于吸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老龄化等因素的持续增高,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将增加50%以上,心脏突发事件将增加23%,到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人数将增加2103万,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探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有利于疾病正确的防治。为了证实肥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本研究对我院近1年收治的4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50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非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7例。其中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7例,男34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岁;对照组50例,为与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同期且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符合WHO诊断标准,即持续典型胸痛≥30min,有典型心电图改变或动态演变,心肌酶谱动态改变,具有以上两项确诊;(2)不稳定心绞痛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3]。排除标准:(1)严重心力衰竭,NYHA分级Ⅳ级;(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感染;(4)合并肿瘤。
1.3 肥胖诊断标准 国内肥胖工作组推荐肥胖诊断标准[4]:24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BMI为体质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肥胖者29例,占61.7%(29/47);对照组肥胖者13例,占26.0%(15/50),两组肥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578,P=0.000)。
3 讨论
冠脉粥样硬化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研究表明冠心病是发达国家的流行病,近年来,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研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王峥[5]的研究表明,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时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度均会升高,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发病最强的预告信号。本研究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肥胖率发生较高。多数人认为发病率增高与其危险因素增高有关,其中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作为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控制肥胖及血脂,戒烟禁酒是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1 陈世德,伍伟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07,13(18):1409-1411.
2 Moran A,Gu D,Zhao D,et al.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markovmodel and risk factor scenario 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del-china [J].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0,3(3):243-252.
3 崔韶华,王宝兰.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156-157.
4 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5 王峥,郝晓玲.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探讨及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