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构建和谐校园

2011-08-15李笑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价值体系校园文化

李笑冰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哈尔滨 15000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构建和谐校园

李笑冰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哈尔滨 150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于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国民素质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这一重大理论的提出符合时代要求,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追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走向胜利。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党的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既是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是全国人民克服困难、共同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支柱,是我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确立的。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共同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通过大家的艰辛奋斗,去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当前一段时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这个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也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历久弥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满蓬勃生机。使得中华民族保持凝聚力,并不断焕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斗志昂扬,不断谱写新篇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的,也是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道德的基点,是一个国家精神层面的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对于提升高校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高校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是高素质的人群聚集地,都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和大学生,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提高高校校园文化感染力和水平。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体现着学生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凝聚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品位。通过文化和道德诉求,展示学校形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形成统一意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凝聚力,激发创造活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一旦被师生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就可能转化为师生的群体意识,并为师生自觉遵守和奉行。

2.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及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尤为重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理念,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改进方法,丰富载体,增强实效,引导各类人才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1]578。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确保高校校园文化的先进性。

3.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是社会的主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高素质的人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569“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1]63.2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否合格,不仅要看他的文化课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各方面的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蕴涵于精神层面,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进行全面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类人才的头脑,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1]577-578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在当今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高校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是必须重视的大问题。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首先,必须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长效机制。加强统一领导,发挥各个部门的协作优势,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局面,制定长远和阶段性构建的规划。其次,要发挥思想政治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堂主渠道作用。把贯彻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两课”的重点工作。一方面,加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经典理论的学习,打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次,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打造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引导理论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做好理论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做到开拓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往往因为抽象而流于形式或者进行得不够深入,但共同的理想信念教育又是必须的,这就要求高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况,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不能只谈理想的崇高性,忽视现实性。不能为了强调共同理想而抹杀个人理想。要使学生理解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个人理想谈论共同理想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从树立个人理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共同理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一些大型活动,如建党90周年、开学庆典、毕业典礼等,能使学生加强对理想信念的理解,使师生们在一起互动、愉悦身心的同时,无形中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念、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无形中使学生将自己的奋斗理想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国家民族命运、学校发展与个人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实效。

第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民族强大的创造力。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师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要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倡导理性爱国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历史教育作用,不仅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荣誉和成就,还要让学生知晓祖国的耻辱和灾难,促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热情。还要加强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如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将民族精神融入思想,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倡导理性爱国的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在爱国的同时,不偏激、不极端,拥有一份大爱和博爱,坚定和谐世界的理念,展示大国公民的良好形象。同时,还要加强网络文化的舆论引导和言行规范,塑造新时期高水平、高层次的校园文化环境。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夯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贯穿于、渗透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并且保证其和谐发展的灵魂性、本质性的东西揭示了出来”[2],为我们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这不仅为全体中国人民树立了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更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基本规范。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基础。充分利用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学校风气带动学生,用浓厚的科学精神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努力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倡导通过个人的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并为学校的长久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学生在校园里体验“八荣八耻”的时代价值,在学习和生活中去感悟“八荣八耻”的意义,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拓展多种渠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富有底蕴的文化占领校园,就能感染、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就会对校园人文环境、氛围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尤为重要。要拓展开发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首先,要充分运用好多种载体,广泛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出版物、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和文化场所,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校园文体活动等途径,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正确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进入校园。其次,利用一切形式和时机,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利用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校园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正确引导师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再次,通过引导,让学生参加更多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开阔视野和思路,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融入社会的能力。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体魄,培养体育爱好和体育兴趣,塑造学生的团队精神。各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自我的广阔空间,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赵存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J].思想理论教育,2007,(1).

G64.

A

1001-7836(201.)09-0018-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9.008

201.-07-20

李笑冰 (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价值体系校园文化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