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层次推进法促进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持续改进

2011-08-15郭成恒黄昌富丁雪峰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全员班组生产

郭成恒 黄昌富 丁雪峰

(三峡大学,湖北 宜昌 443002)

持续改进思想来源于日语Kaizen,其原意是指传统的日本家务管理原则,后用于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指渐进的、持续的变革或提高。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制造企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功,持续改进(Kaizen)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2000版的ISO9000更是将持续改进提升为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之一,认为“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永恒目标”。

持续改进并不仅仅局限于质量管理领域,持续改进的思想在日本企业得到了充分的实践。5S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TPM(全员生产保全)、JIT(准时生产制)、LP(精益生产)等等均蕴含着持续改进的思想。持续改进已成为全球先进企业的重要管理哲学与文化基础,并不断地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

一、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难点

制造型企业通常是指提供有形产品的企业,其主要活动是制造性生产。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如车、铣、刨、钻、装配等)、化学作用(如分解、合成等)将有形输入(原料、材料、零件等)转化为有形输出(硬件产品、流程性材料)的过程,通常可分为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同服务型企业相比,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繁杂,主要体现在:一是生产现场管理难度大。制造型企业通常工艺环节较多,涉及加工范围广,生产现场设备、人员、材料、零件错综复杂,有些行业的加工环境恶劣,现场管理十分不易。二是生产计划与控制复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对生产的柔性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制造性生产环节多、流程长、衔接难,尤其是对于离散性生产,多品种小批量订单多,单件生产、个性化定制生产更加常见,生产计划与控制面临更大挑战。三是采购与库存管理要求高。不合理库存不仅浪费资源,降低效益,而且极大地掩盖了生产系统的种种弊端,库存周转率低下已成为制造型企业的共通性问题之一,现代制造企业不仅要求企业自身库存管理精准,而且要求供应链的整体更加协调,实现整体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优化,因此对制造型企业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生产成本管理不易。制造型企业生产成本影响因素众多,成本管理的信息、数据复杂,特别是隐性浪费控制难度较大。五是质量控制更加困难。制造企业大多以ISO9000为基础建立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由于生产制造过程复杂,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测量等各种因素均会造成质量的波动,只有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对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难度不断增加。六是设备维护任务重。制造型企业对设备的依赖性较高,生产运营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设备总体效率的影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改造以及工装夹具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但制造型企业设备多、工装复杂、精度要求高、配套性强、更新换代快,生产管理中设备维护任务繁重。

二、三层次推进法:促进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

在施振荣的“微笑曲线”中,加工制造在价值链中处于较低地位,其附加值空间远低于研究开发与品牌建设。我国传统制造型企业大多为生产系统臃肿的“橄榄型”,改革开放后,企业纷纷制定“瘦身计划”逐步实现向生产系统精干高效的“哑铃型”企业转型。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难度较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采购与库存管理、生产成本管理、质量控制及设备维护等难题众多,打造精干高效的生产系统并非易事,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可以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全员的智慧,因此,在制造型企业中实践持续改进,积累“微不足道”的进步,实现生产环节的日益优化显得十分重要。

制造型企业实践持续改进首先是要具备持续改进的意识。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持续改进对制造型企业强化生产管理系统实力的重要性,在企业内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持续改进思想的教育与培训,提升全员持续改进的意识,使持续改进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其次是培养全员发现问题的能力。改进的前提是要能发现问题,也即找到现状与理想或目标之间的差距,推进5S管理是培养全员发现问题能力的基础活动。第三是要在企业内建立科学的方法体系。要使持续改进取得实际效果,必须有科学的推进方法,可采用三层次推进法实现持续改进,并在企业内逐步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最后要持之以恒地实践。改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持续改进贵在长期实践、持续不断,持续改进的效果在日积月累之中显现出来。

1.第一层次:基于个人的改善提案法。改善提案法是最初级的持续改进方法,是指单个人即可行动的小改小革,可以解决一些初级问题。制造型企业在改进生产管理系统初期,特别是在初期改进现场管理时,只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激发全员的参与热情,就可以发现众多的细小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员工个人层面就可以解决的。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生产现场的细小问题,而在于极大地改变了员工的思维习惯,激发员工改善的意欲,提升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创造良好的改进文化氛围,为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制造型企业在开展改善提案活动时,不能放任于员工自发进行,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善提案活动制度或流程,设计提案用表、评价流程、审核方法、奖励方法等实际操作事项。配合5S活动的开展,改善提案活动可增强全员参与意识,提高个人问题意识与改善意欲和改善能力。

2.第二层次:基于班组的主题改善法。主题改善法是第二层次的持续改进方法,是指以班组为单位的小组改善活动,针对一些班组内可解决的共通性问题的改善。改善提案法解决了员工身边的一些细小问题,而班组内一些较大的现场管理问题、质量问题、生产进度问题、设备保养问题、生产成本控制问题等等,并非单个员工所能解决的,需要班组内共同探讨、互相启发、一致行动才能取得成效。因此,主题改善法可配合班组建设或QC小组活动而展开,将班组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改进的主题,集班组成员的集体智慧,设定改进目标,制定改进计划,争取改进资源,实施改进对策。主题改善成果可采用QC Story方式进行总结报告与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化、制度化推进管理。对优秀改善成果应进行宣传、表彰并在企业内推广。

3.第三层次:基于跨功能小组的项目攻关法。项目攻关法是第三层次的持续改进方法,是指组建跨部门多功能小组,针对公司内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协同作战的复杂课题的改善。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接点多、涉及面广,往往并非一个班组、一个部门所能解决,针对这些综合问题,可以由某个部门或个人主导,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矩阵式管理的临时团队,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进行有步骤的项目攻关。项目攻关法不仅能解决制造型企业的复杂生产管理难题,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门人员之间的换位思考及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内部门间的边界管理,形成团队意识,提升团队作战能力。企业应结合生产系统的现状,制定相应推进制度,提供攻关资源,对取得成果的攻关项目应有效激励并在全企业范围内水平展开。

三、结 语

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管理由于环节多、流程长、衔接难而较为复杂,打造精干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是提升制造型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经之路。只有提升全员持续改进意识,充分发挥全员的智慧,才能不断优化生产管理系统。三层次推进法能较好地结合制造型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个人到团队循序渐进地将持续改进思想付诸于日常实践,在企业内真正实现全员参与,打造精干高效的生产系统,实现制造型企业向“哑铃型”企业的转型。

[1]Masaaki Imai.Kaizen:the Key to Japan’s Competitive Success.Random House Business Division,New York,1986.

[2]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凌晓.KAIZEN管理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08,(5):14.

[4]牛琦彬,郑明身.日式管理的精髓——“持续改进”[J].中外企业文化,2008,(11):56-57.

猜你喜欢

全员班组生产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