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轮滑课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应对措施
2011-08-15黄智宏
黄智宏 章 容
(1.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福建 三明 365300;2.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轮滑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它集健身、竞技、娱乐、趣味、技巧、休闲于一体,且受外界环境的限制较小,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但由于中职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缺少抗挫力和积极主动性等,所以均需要对学生采取多种克服心理障碍的措施来引导他们,以减少他们在轮滑课中由于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而出现不必要的损伤,使他们顺利完成轮滑课的学习。
一、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
1.单纯性的恐惧障碍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前因
恐惧障碍是一种与回避行为连同的对某一类特殊环境的非正常惧怕所出现的心理障碍。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单纯性恐惧障碍,即对某一具体的环境或体育活动产生惧怕心理。如学习跨栏跑因被栏架绊倒产生对栏架的害怕;学习双杠动作时,从杠上摔下来,产生对学习体操动作的恐惧和厌恶感。除潜在的伤害因素和怕苦引起恐惧障碍外,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种团体恐惧障碍,即担心别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而产生的持续焦虑。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个技能动作都是在直接观察下进行的,对动作技能掌握得好坏和快慢都直接暴露在全体参与者面前,对于易被别人评价控制的学生,不能完成动作时,便会采取回避的行为。假若原有的动作技能水平较低,又受到不好的评价,便会出现惧怕参加团体活动的心理。这种心理甚至还会延伸到对待其他事物的行为中。
2.自信心不足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内在原因
自信是成功的重要保证。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体质弱、素质差、技能水平低,在动作练习时不敢迎难而上,过分夸大动作难度。一些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的学生,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不了半点委屈,抗挫能力低。而一些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凭微薄的收入艰难地为自己上学提供费用,他们能够体谅父母的辛劳,但在同学中,易被孤立、冷落,思想也易波动,学习上易分神,时间一长,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形成孤僻、内向性格,产生自卑心理,因而易丧失自信力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另外,他人的调侃和说笑,都可能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造成惧怕学习和练习的心理。由这些心理状态引起的紧张情绪在大脑皮层达到一定兴奋强度时,便会使皮层在某个区域形成兴奋中心。按照高级神经活动的负诱导规律,在当前记忆中枢之外的兴奋灶引起该记忆中枢的抑制,会使原来熟悉的知识、技能难以回忆起来,从而引发对轮滑运动的恐惧。
3.动作难度与危险性大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直接原因
轮滑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它要求学生要靠与地面接触很窄的滑轮作为支撑点,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类似运动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刚开始上课时会感到很新奇,但当穿上轮滑鞋后就会产生站不稳、失去重心和不能移动的感觉,这时心里头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定式,甚至有些学生开始错误地认为自己运动能力差,根本就不适合学习这个项目,尤其当其他同学摔倒或出现意外时,这种恐惧心理越发严重。练习中,有些学生心理活动对特定的对象难以指向,注意力不能从某一对象转移到其他对象上以及不能正确地分配注意力,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某些动作过程中发生恐惧所造成的。如果不能及时消除畏惧心理,则会使学生长期将注意力排斥在学习动作技能以外,从而影响动作技能的提高,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4.自身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关键所在
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差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关键所在。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轮滑练习的前提条件。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或不能达到自己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或恐惧。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身体素质差所产生的动作不协调、呆板、动感效果差等,这使得他们的心里形成了阴影,顿感失面子。同时,由于身体平衡能力差和踝关节力量不足,造成站立不稳,身体出现无可预料的无规律性的动作,导致摔倒甚至出现了损伤,这些都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
5.教师教法与手段不当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没有抓住重点与难点,示范时对关键技术没有交代清楚,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技能出发,对学生的估量过高,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乏味等造成学生心理疲倦,使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尝尽失败的困扰,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畏惧情绪。甚至有些教师不能区别对待学生,冷落后进生,有时还把他们当作反面教材,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其次,由于教学方法不当或练习过度也会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不良变化。如生理上表现为肌肉功能失调、痉挛、感觉迟钝、乏力等,心理上表现为怠倦、精神涣散、厌恶、反应迟钝、紧张、情绪不安等。
6.学生对轮滑知识了解甚少是产生畏惧心理的外在原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习。过低的动机会由于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调动,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释放,造成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而过高的动机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技术动作质量下降或伤害事故发生。同时,学生在轮滑课前,对轮滑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理解比较肤浅,没有从各学科的角度进行系统地学习,不能够掌握站立、转弯、停止等基本动作的力的分析,只进行盲目的模仿练习,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疑惑感,最终导致对轮滑运动失去兴趣。
二、应对心理障碍的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只有把轮滑课的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时,才能产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决心及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轮滑课的动机不明确,认为不是主课,只不过是玩玩而已,不必认真;甚至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只对有要求考试的教学内容认真对待,积极练习,对不是考试的内容,则忽视。因此,在轮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时刻鼓励学生在跌倒后继续坚持练习,更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分析,使学生坚信和发挥自己的能力,从容面对挫折,遇难不惧,勇往直前。
2.建立良好的保护与帮助措施
良好的保护与帮助可以使练习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尽快确立正确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动作质量,同时能有效地去保护和帮助练习者安全,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动作保护与帮助时,应认真负责,采用正确熟练的手法及位置,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增强掌握、完成动作的自信心。此外,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保持重心平衡,这是关键,如学会“八字”停止法等,这是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之一。
3.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在教法上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使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课堂气氛较沉闷时说些得体的幽默语言来活跃课堂,可避免枯燥、厌倦的心理;同时,讲解和示范是影响学生思维和感官的有效手段,教师标准的示范可使学生通过感官获得印象,简明适宜的语言刺激能使学生运用思维获得动作的概念,这二者的结合能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轮滑动作。在进行轮滑练习前应该多做些辅助的诱导练习,例如,原地站立→行走→走→滑。在气候条件较差或动作难度较大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克服怕苦怕累心理,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不能总是一种,要让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去学习。
4.拓展知识面,积极规范标准分的动作示范
学生在轮滑课前,教师运用电影、录像等工具,向学生展示轮滑的基本知识,克服对轮滑运动理解比较肤浅的困难,并从各学科的角度进行系统地分析,如站立、转弯、停止等基本动作的力的分析,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轮滑的兴趣。另外,在实地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完整示范和分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术教学,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全貌,建立动作的完整概念,这对于掌握动作连续性很强的轮滑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复杂的轮滑技术采用分解示范,有利于学生感知和了解单个动作的细节,便于准确地掌握动作。
5.注重运动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水平
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的基础,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应该加强学生身体各素质的练习,每次课都要安排相应适量的相关练习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一般要求和个别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并做好检查工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评定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能使学生增强学习新内容的信心。对于初学者,任何一个有难度的动作,首先要抓好基本技能练习,防止学生脱离实际条件,在他们尚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情况下,不能片面追求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例如,通过练习一些复杂的动作来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或用橡皮筋等外界物体对身体施加外力来增加腿部力量及脚跺关节力量。
6.加强安全防护意识教育
轮滑课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摔倒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因此在轮滑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滑行技能,而且要始终灌输安全防护意识的教育,按照技术规范组织教学活动,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包括衣物、器材(轮滑鞋、护具)绝对完好,危险技术坚决不做,控制学生争强好胜的虚荣心,杜绝追逐打闹、两人以上挽手横排滑行及随意穿越跑道等行为。
[1]于立强.轮滑运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陈志强.对轮滑课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4).
[3]孙宏毅.论高师院校轮滑教学中的安全防护[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