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校自主招生为突破口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011-08-15王立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型大学体系

王立羽,王 芳

(南京工业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南京211816)

以高校自主招生为突破口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王立羽,王 芳

(南京工业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南京211816)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高校自主招生为突破口既能引导中学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教育转变,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而高校自主招生作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突破口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机制作为保障。鉴于此,通过分析基础教育阶段以及高校和政府应该提供哪些保障机制来配合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期推动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

创新型人才;高校自主招生;配套机制改革

在当今时代,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有创新人才,而要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基础和前提。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自主招生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突破口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素质教育虽已推广多年,但创新人才的培养却未见明显成效,主要原因还是应试教育下高考招生制度的单一。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个环节。对于高中以前的教育,高考是一个指挥棒,起着重大导向作用;对于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基础起点,起着重大制约作用。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对于创新人才的选拔是至关重要的。实行自主招生是改革“大一统”高考体制的有益尝试。多年来,统一高考体制为我国高等学校选拔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人才,对于促进人才成长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推动高教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被人诟病的弊端:由于高考的高度“统一性”,从内容到形式的“大一统”,导致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拔适合培养的人才。而自主招生使招生形式变得灵活多样,改进了传统的选拔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和选拔录取方式趋于多元化,便于综合考虑考生德智体美发展情况及获奖、特长等因素,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对考生的能力、素质的考查。因而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需要以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为突破口,来引导中学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造性教育转变。同时这一改革也使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有了自主权,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者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和发扬大学精神,符合高校自主办学的教改方向。

二、我国现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缺乏配套的保障机制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是单靠高校自主招生就能够完成的。高校自主招生作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突破口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机制作为保障。

首先,高校自主招生重在选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创新人才的来源问题,创新型人才是否是被教出来的?在我国的教育链里,中小学位于初始和中间环节,其教学是围绕升学进行的,由于社会对人才评价的单一性,学校只能让学生适应标准化考试。在一遍又一遍的考试中,孩子原本的个性天赋被同化。因而,如何确保高校自主招生的生源质量,从源头保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改变和完善中学评价体系使之与自主招生标准相配套,拓宽升学渠道使高分不再是通往大学的唯一之路,这些都是我们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作为高校培养人才来说,通过自主招生来选拔出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只是第一步。自主招生选拔的人才进入大学后的培养方案如何建立,及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正确地导向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另一方面,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拥有了在选拔人才方面的自主权,但是高校能否具备自主培养的权力也很重要。如果将选拔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又放入到一个不适合其发展的环境中,如大学里现有的多种体制会对培养创新人才起到限制、阻碍和束缚的作用。那么创新人才也就仅仅停留在选拔这一阶段,就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创新价值。

三、深化自主招生配套机制改革,推进创新人才体系建设

以高校自主招生为突破口去改革现行的高考与招生制度,会引出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政府、中小学与高校各系统之间的配套机制,一种政府与大学、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及中学之间的合作与分工管理体制[1]。通过深化自主招生配套机制改革来推进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

1.基础教育阶段

高校自主招生是衔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招收到具有良好素质的生源,这一要求内含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上[2]。因此,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具有奠基意义,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应与自主招生改革相配套。

第一,完善中学评价系统,使之与自主招生标准相配套。首先从对学生的评价来看,如何评价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怎么学与教师怎么教,当前学校把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而考试手段的标准单一、形式单一导致考试偏重于智力,强调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学生具备的技能和能力以及思想品德、兴趣爱好、社会活动能力和心理品质等。因而首先要改变分数这个实际的单一标准,实行多元化评价标准。同时要摆脱考试一次性评价的压力,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老师,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展情况,进而对今后的学习进行指导。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多次、多方面地进行评价,注重反馈矫正,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3]。另外一方面从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来看,目前的中学尤其是一些农村的高中,全校的工作都是围绕着高考分数来开展,校长和教师的工资奖金、声誉前途都与升学率有关,这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应该取消以升学率来对学校和地区进行排名,不下达升学指标,鼓励学校推出创新型人才,把创新教育的成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准。

第二,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机会。目前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由于学生的压力主要源于各科的分数要提高,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只能在课余时间去关注,因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要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提高选修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自由选择课程,并把其纳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中,同时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另一方面应该做好高中阶段课程与大学课程的衔接,使学生更早地找到自己兴趣的定位,而不是在填报志愿时盲目地选择自己的专业而进入大学后发现并不是自己的兴趣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第三,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减轻学生和家长的择校压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如果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均衡发展,解决现存的择校难的问题,从而缓解学生及家长的压力,部分程度上需要教学资源在各校之间重新分配,目前这是难以实现的,因为重新分配势必对资源雄厚的学校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如何在平衡各学校发展时维持“名校”的优势也是两难的问题[4]。当前除了国家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财政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西部不发达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以外,学校也应该整合自己的资源,明确自己的定位,朝着特色办学的方向发展。这样既可以使优秀学生分流而不是都涌向重点中学,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高校自主招生也不必只盯着名校,可以根据自己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广泛地选拔创新人才。

2.高校对人才的培养

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就业对大学生的导向性作用更强劲,学生的个人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强烈。这些因素客观上滋养了一种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力量,功利性的学习动力正在冲击着高等教育,大学的培养观念和能力面临着挑战。

第一,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多偏重以学科为中心,对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考虑不足,这使得我们的教育缺少特色和个性。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阶段,学术标准应趋于多样化,因而应突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样化的培养体系。突破传统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类型。突破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突破过去那种较为僵化、刚性的教学管理形式,设计弹性化的教学运作机制。

第二,扩大高校自主权,走市场化道路。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行改革,作为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更需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自己。这就需要高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学校就是学校,它不是政府的组织部分,大学应该按照学术规律来办事,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大学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由政府来监督指导。因而大学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够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扩大高校自主权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在高校强调特色后,中小学将不再追求单一标准,转而有积极性发现和发展各自特色。在高校没有自主权的情况下,“单色”的高校决定了中小学的千篇一律。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转变职能,遵循教育规律,尊重、落实和进一步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1]乐毅.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与改革的若干问题浅析[J].江苏高教,2008,(3).

[2]马恩,宋广文,李俊峰.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设想[J].当代教育科学,2008,(17).

[3]戴家干.创新考试制度,服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4]陈飏,陈安,武艳南.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理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9).

G640

A

1001-7836(2011)10-0023-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0.009

2011-04-09

王立羽(1984-),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生;王芳(1968-),女,辽宁鞍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型大学体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